这真的是一盏省油灯
省油灯
这个物件看起来似乎是一个茶碗之类的东西,其实它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省油灯。
众所周知,“不是省油的灯”这句俗语,广泛流行于我国文学作品、口语、影视作品、声像作品之中,使用频率很高,使用面很广。此语大多情况下含贬意,暗指某人攻于心计,奸狡圆滑,老谋深算,不好对付,不甘寂寞,从不吃亏,贯于损人利己等等。
其实,这句俗语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省油灯真的存在。在《辞源》书中有“省油灯”这一辞条,按照词条解释,“省油灯”源于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所写《老学庵笔记》。
陆游对“省油灯”给予很高的赞誉:“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
大意是看书不要用铜碟盛油,用瓷碟最省油。四川有一种盛油的碟,象两个油碟叠在一起,边沿密封,侧面开一个小孔,从孔中向夹层注少量的清水,再往油碟里倒入灯油,这样可以省一半的油。
近日微主到学校阅览室翻阅杂志,看到有命题人以省油灯为背景,命制了一道创新型试题,试图实现物理学科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该题全面考察了影响液体蒸发速度的三个因素,即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与气体间接触的表面积大小以及液面上气体流动的快慢。
按照命题的本意,省油灯上面注水,夹层注油,侧面的小孔插入灯芯,上层水起到了降温的作用,而油注入夹层,既可以减小油与空气接触面、又可以减小油表面的空气流速,对减弱油的蒸发都是有益的。
纯粹从物理试题命制的角度看,该题全面考察了影响液体蒸发速度的三个因素,设计的十分巧妙。
但是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该题为学生了解古代省油灯的使用方法带来了错误的示范。
因为在真实的场景中,省油灯是上面注油,夹层注水的。
如果学生物理题做对了,但是省油灯用错了,就违背了“物理学科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命题初衷。
其实,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原原本本地以省油灯的正确使用场景进行命题,即上面注油,夹层注水,让学生分析省油原理,学生还是能够得出“降低油温,抑制蒸发”的科学结论的。
在物理课堂上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从还原历史真相开始。
| 创客焦作 |
河南创客焦作是焦作市创客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平台,以创客教育为主要研究方向,分享创客案例,讲解创新方法,启迪创意设计,开展科学探究,组织社会调查,指导论文写作,参加创客大赛和专利申请,发现、培养和成就一批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
河南公众号码:chuangkejiaozuo
河南名师博客:http://blog.sina.com.cn/up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