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可以组出很多个词,但是“缺水”可是当年的一种真实现状。六十年代,林县红旗渠开始修建,用了近十年的时间1969年才完成“引漳入林”。红旗渠也成为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现在还是5A级旅游景区呢。我出生在七十年代末,到了八十年代,村里依旧缺水,人人把水当成了命根子。村里的几个水池子分别供应着就近的家户。挑水成了那个时候的必修课。池里的水不是那么的清澈,里面像是浸泡了绿色的叶子,挑水时用桶底先把表层绿色荡去,再下桶灌满,每个人都是如此,每一次都是用同样的方法。挑回家的水倒在水缸里,让它自然静止后,里面的杂质沉入水底,才可食用。我也学会了挑水,这个过程很艰难,两桶水还是很重的,勾担前后一定要平衡,否则会倾向于一端,无法前行,倾向前面,前面的桶会离地面很低,倾向于后面,后面的桶会离地面很低,一不留神还会跌倒。在掌握这个平衡后,一次两次下来,右肩又被磨的通红,疼痛难忍。第二天再挑水时,一路得歇上好几歇,才能勉强回到家。就是这样,每个孩子都学会了挑水。大人们倒是不让孩子们挑水,一是考虑到不安全,再者就是心疼,不让孩子们过早的去干体力活。家里的水缸永远是满的,有时候不等我和妹妹去挑,父母早已挑满,他们挑担子很快,一趟一趟的像是有人在后面推着走。水池边最热闹的时候就是阳春三月栽红薯芽的季节,这个时候就不单单只是挑水了,更多的是推水,在小推车上面绑两个长水桶,灌满,上地。那一条路也就变成了水路。几天下来,池里的水见底儿,还没有栽完红薯芽的家户就会去到别的池子里灌水,直到栽完为止。有一年,出现了凭票挑水,池子周围圈上了栅栏,留个木门仅供挑水的人,可见水在当时是多么的珍贵。有一户人家在城里生活,回家探亲时说到了水龙头,一拧开,水就流到了锅里,村里的人听的是目瞪口呆,不用晃着两只桶去找水,水就到了锅里?随后又问那个城里人,你们家有没有水缸?没有。从那以后,她们知道了水龙头,知道了城里与农村的区别。再后来,村里打了机井,机井完工那一天,村民们欢呼雀跃,就如当年红旗渠放水的第一天。他们结伴去看,清凌凌的水比池里的水干净多了,终于又有了水吃。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成熟。各家各户又在自家院子里打了水井,一池水可以让一家人吃上一年,可以从机井抽水到自家水井里,也可以接些雨水,总之家里有了水,方便多了。只是还不能和城市相比,毕竟水没有直接流到锅里。不过对于庄稼人来说已经非常满足了。九十年代中期,电视剧《红旗渠的故事》热播,也从剧中了解到了五十年代人们生活的现状,一滴水可以救活一个人,一滴水也可以致一个人于死地。全剧围绕水,每个人的名字也都带着水字。可见盼水到了哪种地步?身为林州人,同情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父辈们小时候挨饿受冻,缺衣少食,更为缺水犯过难。每次回家路过太行山,都会想到那首脍炙人口的歌——“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你想想,把山河重新安排,那得多大的决心啊,哪来的决心呢?缺水了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米指的就是水,没有水,还谈什么下锅、温饱?于是就有了誓把山河重安排。林县人创作的歌曲当中,我个人认为《推车歌》和《定叫山河换新装》可以成为榜首,定会经久不衰。水可以组出很多词,“缺水”是一个,还有“引水”,“活水”,“爱惜水”,“节约用水”等等。林县早已成了林州市,那个年代也早已成为历史,但水在林州人的心里永远都是幸福水,生命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