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荣荣:小 巷

01

35年前,我的父母搬了一次家。两年后,我上初一,学校离新家很近,穿过一条宽宽的巷弄或是走过一条窄窄的小巷,就到了。我喜欢走小巷。

小巷不长,东西走向。在正中处有两次拐弯,相当于在中间折了一下,但走向未变。所以,从这头不能直接看到那头。小巷的两旁是老屋的砖墙,墙皮剥落得厉害,墙基上爬满了黯黑的苔藓,时光的印记清晰可见。两旁的砖墙高高大大,走在其间,逼仄得很,一个魁梧的成年人把双肘平抬,两手指尖相抵,肘部就能触到两旁的砖墙。如果是学生的话,勉强能并排而行。抬头看,蓝天一线,白云像白驹过隙般溜过,有坐井观天的感觉。小巷幽静,平日少有人走,野狗家狗都常常来这里撒野,留下它的污秽。我有很多次,不幸中招,破坏了原本愉悦的心情。

放学的时候,有时和伙伴结伴走,就想找点乐子。小巷的折叠处,有一个烟囱口,此时,正是做饭时间,浓烟滚滚,呛得我们有些恼火。于是,一人捡了一块石头,顺着烟囱口丢了进去,屏息等待。在听到墙里的骂咧声起,一声高过一声时,才笑着一哄而散,快乐在小巷和心底飘散开来。

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走。十几岁的年纪,在小巷的寂静清幽、孤独落寞中感受着难言的心境,说不清,道不明,就这样沉在心底,陪伴成长的少年时光。

初一下学期,隔壁邻居家来了一位女学生。这位女学生是隔壁邻居的亲戚,从屯溪来,因学习成绩不好来我上的这所中学借读。年纪十五六岁,短发,身材很窈窕,脸庞也长得好看,比我们班任何一个女生都好看。我不敢正眼看她,是胆怯,或是难为情,说不清楚。在她背对着我的时候,才敢仔细打量。在学校我们互相看见过几次后,我知道她读初三,她也知道我读一。到了周六,她就搭车回家,周日下午再回来,这两天,看不到她。每到了她回家的时候,我就盼着周日下午的到来。守在房间里竖起耳朵,听着隔壁的动静。随着敲门声和她的说话声响起,我的心才踏实下来,愉悦在心底晃荡。但是我不敢开门,像一个胆小的猎手,把自己隐藏起来,悉心捕捉着她的一举一动。

有一次,我发现,她也走小巷。那一天,我在转过小巷的折叠处,突然看见了前方她的身影。她走得不紧不慢,我有点紧张,立即放慢放轻脚步,保持着距离,不敢让她发现我在她的身后。在她进了家门后,我才眼朝地,轻着脚步回家。那一次在小巷遇见后,就常常遇见了,每一次我都紧张,小心的保持着距离,不让她发现。没遇见的时候,心情虽不紧张,却有了暗暗的失落。

有一回,没看见她,正自遗憾,捡了块石头正准备扔进烟囱口里时,后面传来了脚步声。我吓了一跳,赶紧丢掉石头,偷偷回头,就看见了她。她把挎着的书包搭在身前,微微倾斜着头,步伐优雅从容。我顿时加快了脚步想逃,却被她轻声唤住了。

“你读初一吧?”

“嗯,是的”

“你上下学常走这条巷子吧?”

“嗯,是的”

“我也常走这。以后,我们一起结伴上下学吧?”

我很意外,心很慌,没有回应她。我们并排走着,俩人的衣角时不时碰在一起,像两只翩飞不离的蝴蝶。雪花膏的香气在空气中淡淡弥漫,可我不敢深吸一口。

她笑了笑,沉默了会,我们就都到家了。我摸了一把脸颊,有点烫,心跳得厉害。

我被她的邀约搅得心神不宁,一晚上没睡着。思来想去,决定不能接受她的邀约。

第二天,我特意比往常提早出了门。放了学,也是一溜小跑回家,生怕撞见她。躲在房间里听她跟人说话,觉得她跟往常一样,没有不高兴的样子,才安下心来。

几天后的晚上,我和哥哥在客厅的桌子上写着作业,她敲开了我们的房门,我意外而高兴。她客气地问,你们有考试用的夹子吗?我明天要考试,借用一下就还。所谓考试用的夹子,就是一块硬纸板上安着一个弹簧夹,夹住试卷垫在硬纸板上书写,就很平整,不会戳穿试卷,我们兄弟俩都有一个。我正要拿出自己的夹子时,哥哥却抢先一步,把他的夹子递过去了。那一刻,我很是失落,我的夹子保护得好,比哥哥的新,我是真想把自己的夹子借给她啊。

她如期来还了夹子。为了表达谢意,她发出邀请,“屯溪建了一座十层高的大楼,叫花溪饭店,你们若是来屯溪,我带你们去看”。十层的高楼,在当时是很新奇的事物,我们都很想去看看。

很快就到了中考,她的借读生涯结束了,从此没有再来,也再没有她的消息。偶然一次听隔壁邻居说起,她中考成绩不好。

小巷又恢复了原来的寂静。我依旧每天走过它上学下学,春来冬去,寒来暑往,读完了初中,又读完了高中。大都是我一个人静静的走,渐渐的,我习惯了没有期待,也没有了遗憾和失落。

花溪饭店,这座十层的高楼,后来我到过许多次。甚至在我大专毕业那年,还差点在里面工作。我在屯溪工作多年的期间,常常在想,她还记得那个邀请吗?如果遇见,怕是相逢不相识了。

六年前,我听到了花溪饭店被拆除的消息。小巷还静静的躺在那。她在哪呢?当年她继续升学了吗?她是否回来过?

回父母家的时候,我总会去小巷走走。我的少年青年时光都凝固在这幽静和冷清里了。我担心有一天它也被拆除,我就找不到青春的记忆和答案了。还有,她回来时的呼唤也听不到了。

作者简介:

叶荣荣,男,安徽黄山人,公务员。爱好写作,常以练笔为乐。文字包含情感,抒发生活的真善美。作品散见于报刊及微信公众平台等。

主        编:刘云宏

(0)

相关推荐

  • 顺流而下:屯溪汇流

    顺流而下:屯溪汇流

  • 这事受理了|农户购房是否有补贴

    清凉一夏 有拍友反映: 农业户口买房有没有补贴,如果有是怎么领取,去哪里领取. 每日一则小故事 [曲突徙薪]从前有个人去拜访他的朋友,看见朋友家的烟囱竖在灶前,灶前还堆着不少干柴,就建议主人把烟囱改成 ...

  • 遇见老街

    因为老街邮局项目,从去年3月份开始多次出入老街,渐渐有了感情,吃的喝的玩的,都找到些门道.算是给兄弟们带个路,下次想去吃记得带着我. 屯溪老街,美在有山有水.北依烟雨葱茏的华山,南伴山水画廊新安江,街 ...

  • 阿荣旗小隋的精美彩玉作品

    中国嫩江玛瑙石论坛推荐 阿荣旗小隋作品

  • 叶向荣篆刻

    叶向荣 简历 1957年出生,原籍浙江省温州市. 浙江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温州书画院专职画师,温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温州市鹿城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温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会文书社社员. 受方介堪老先 ...

  • 叶厚荣:《音配像纪事》(全集)

    <音配像纪事> 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1985年由李瑞环同志提出并组织人员在天津试录了7出戏,1994年开始批量录制,并委托已故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操办此事.到2002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共 ...

  • 叶厚荣:《音配像纪事》(63)结束语

    <音配像纪事> 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1985年由李瑞环同志提出并组织人员在天津试录了7出戏,1994年开始批量录制,并委托已故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操办此事.到2002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共 ...

  • 叶厚荣:《音配像纪事》(62)瑞环同志对我的教诲与关怀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音配像纪事> 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1985年由李瑞环同志提出并组织人员在天津试录了7出戏,1994年开始批量录制,并委托已故京剧 ...

  • 叶厚荣:《音配像纪事》(61)总结表彰会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音配像纪事> 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1985年由李瑞环同志提出并组织人员在天津试录了7出戏,1994年开始批量录制,并委托已故京剧 ...

  • 叶厚荣:《音配像纪事》(60)与谭元寿先生的一次对话

    <音配像纪事> 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1985年由李瑞环同志提出并组织人员在天津试录了7出戏,1994年开始批量录制,并委托已故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操办此事.到2002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共 ...

  • 叶厚荣:《音配像纪事》(58)制片人谢国祥同志

    <音配像纪事> 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1985年由李瑞环同志提出并组织人员在天津试录了7出戏,1994年开始批量录制,并委托已故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操办此事.到2002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共 ...

  • 闵桂荣:小平同志说 “人造卫星好”!

    温馨提示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閔",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閔氏家族文化"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闵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闵氏宗亲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