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石盆景的艺术表现(二)
“主”可以是盆景作品中的主题,也可以是为了主题而设置的主要形象:“宾”的作用是为了衬托和丰富“主'的存在,以克服和避免“主”的单调、孤立。主宾关系也是相互依存的,主无宾不立,宾无主不成。在盆景创作中,主宾关系贯穿造型、构图的全过程。树木要有主干、主枝。两株树需一主一宾、一高一低。三株则需要两聚一散,突出主宾关系。点石同理,两块必一大一小,三块也要两密一疏。丛林需要主树、宾树分明,山有主峰,水有主流一主大客小在空间处理上,主景高度和体积要突出,占据较大比例:客景相对弱小,占空间也小,依次类推。同理主树宜高大,客树次之,从树则更小。图1的主树和主石就可见一斑。作树石盆景,先确立主宾的位置,次定远近之形,然后才能宏观定位、布置高低。在制作顺序上也要先主后次,不宜颠倒,如水旱盆景制作以树为先,先布置丛林,后布石造景。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虚“与“实'被广泛地运用于审美领域的各个方面。盆景被誉为“立体的画”,在具体空间布局及表现手法上同绘画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妙,“虚实“这一矛盾关系在盆景中的灵活、巧妙运用,会丰富作品画面的生动性和灵动性及作品内涵的外延。盆景中的'实“通常是指有形的物象,“虚”指无物的空白,二者关系是感观上相对而言的,有时也是可以转化的。虚则空灵,实则充盈,虚可将观者引入无限境界,实则能反映物象的具体变化。盆景是造型艺术,制作过程表面是对有形物质的塑造(如树木盆景中大枝的弯曲布局、枝片的层次分布,水早盆景的地形营造、驳岸的石头安排等),实际这些布局当中无时无刻脱离不了对虚空的布设,绘画中叫作“留白”,树木盆景若没有空白的穿插渗透,就不会有层次变化,也体现不了树体前后的深度空间。所以说盆景多变的景致效果一定是在空间的虚实变化中得以展示,“无虚不以显实,无实不能达意”,可见虚化空间的重要性。盆景中的“虚“与“实“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渗透,互相转化的,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相辅相成,这样的盆景作品才能给观者留下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如作品“高山流水'中林木、石头、摆件、土丘是实,水域、天空是虚:水域针对陆地是虚,但对于松林是实:驳岸是水域和陆地的分界线,相对与土丘和水面,驳岸是实,后二者为虚。通常布景要在土丘和水域中加点石,这些石头的布设则为“虚中有实',虽然只有数块,但使陆地、水域交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丰富了画面变化,又显山林之野趣,这便是“虚实相生'。
盆景的创作过程中,“虚与实“的空间处理贯穿始末,但它不是独立存在的,通常与“疏密、聚散、向背、轻重、险稳、弛张'等相伴而行,因此在布局时,要着眼全局,并且要拿捏好分寸,做到虚实有度,方能虚实相生,虚实相应,妙造自然,回味无穷。
201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