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招知识点-想象的分类
考情分析:通过历年试题解析,想象的分类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属于常考考点,考察主要以客观题为主,即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形式出现。考察形式主要是侧重理解类反选,通过分析题干,进行想象种类的区分。
一、无意想象VS有意想象
(一)定义
按照想象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它是人们在某种环境刺激下,不自觉地想象某件事的过程。
2.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指根据预定目的,在一定意志努力下自觉进行的想象。它是人们在一定目的的情况下,需要意志努力完成任务的想象。
(二)本质区别
(三)举例区分
1.我们看到天上的云会不由自主地把它想象成大象。(无意想象)
解析:在云的刺激下,没有目的+不由自主,不需要意志努力,所以是无意想象。
2.教师组织幼儿观察天空中的云朵时问道:“你看到的云朵像什么呀?”这样的提问有助于引发幼儿的想象。(有意想象)
解析:教师的提问有利于幼儿明确观察目的,所以是有意想象。
3.实例区别:关键抓住幼儿在说云的形状像什么之前,是否有明确目的伴随;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去思考,都没有时,那就是无意想象。
(四)实战演练
【单选】看到天空中的浮云,我们会自然想到像山峦、像奔马、像羊群......这属于(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答案】A。解析:看到天空中的云,就“自然”地想到其他事物,说明没有目的,是不由自主地想象,因此属于无意想象。
二、再造想象VS创造想象
(一)定义
按照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和心理过程。创造想象具有独立性、新颖性、首创性。
(二)本质区别
注意点:二者是从独立性、创造性、新颖性的程度不同进行区分,所以再造想象也有一定创新性、独立性的成分,只是再造想象的独立性差、创造性水平低。
(三)举例区分
1.没去过滕王阁的人,吟诵《滕王阁序》时在脑海里形成一幅美景。(再造想象)
解析:读者是在语言文字的描述下进行的想象,有现成的描述,所以是再造想象。
2.吴承恩将人和猴子结合创造出争抢好胜与忠心师傅的孙悟空。(创造想象)
解析:吴承恩是写书人,是独立的创造出“孙悟空”的形象,所组合的的形象是首创的,新颖的,所以是创造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