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吃饭、脾气大、胆小,不知不觉给孩子贴的标签有什么坏处?

很多家长知道不应该对孩子贴标签,但是在门诊的时候,我会发现很多家长不知不觉就给孩子贴了标签,例如,“他就是不爱吃饭”,“他就是不爱吃肉”,“他胆子小”,“他脾气大”,“他注意力不集中”……

你可能会心里嘀咕:“这就算贴标签了?那我还能怎样描述孩子?”别着急,等看了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怎样用不贴标签的方式描述孩子,贴标签有什么坏处。

让人越来越符合标签的“标签效应”

标签效应是指你给自己或者别人贴了标签后,这个人会越来越符合标签的特征。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呢?我来讲我的经历吧。

坏标签

我妈给我贴的标签就是“不能干”,不知道有没有人也和我一样被自己妈妈贴上这样的标签。

刚结婚那一段时间妈妈经常会过来看我们,每次来之前我都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整整齐齐。

但是妈妈一进房门总是会说:“家里怎么这么乱?” 搞过几次以后,她再来,我也懒得刻意去打扫了,反正打不打扫她都是这样评价。

好标签

我女儿暑期班幼儿园老师每天晚上会给每个家长发孩子当天的反馈,我看了后都会回复一句“谢谢老师”。

有一天老师对我说:“您非常尊重和体贴老师,每次看到反馈以后都会回复,谢谢你!”

我听到后顿时受宠若惊,看到信息回复,虽然是我的习惯,但是我其实觉得漏掉了几次回复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老师发反馈的时间有时挺晚的,我第二天早晨才看到信息,早上时间特别紧张,我不一定会记得回复。

但是听到老师这个反馈以后,我就特别在意给老师回复这件事情,生怕哪一次忘记了,破坏我在老师心中体贴的形象。

从这两个例子,你可以清晰的看到外部的评价对我行为的影响,让我改变自己的行为去贴合他们给我贴的标签,请问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呢?

大家可能还看过这样一个经典的研究报告,研究者Robert Rosenthal和Lenore Jacobson对美国奥克小学学生作了一次所谓的学习潜力的测验,测验完成之后,随机选出20%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这些孩子具有突飞猛进的学习潜力。

在以后的一年半内,这部分学生真的各方面进步最明显,特别是一、二年级学生。这说明老师坚信孩子身上的“有潜力”标签,真的就能激发出孩子的潜力。

简单、扁平、僵化的标签并不准确

标签忽略了外在情境

一个人的外在行为会受他的内在特点以及外在情境的影响,贴标签就忽略了外在情境。

情形一

如果你在小区里看到一个3岁孩子用力推开另一个孩子,会不会给他贴上一个“霸道“的标签,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玩?

如果你知道他是因为特别担心别人踩到他在地上画的飞机跑道,也许就知道,他只是情急之下手快过了脑子,他平时很少会有攻击行为。

情形二

如果你在金宝贝里看到一个孩子紧紧抱住自己的妈妈,不肯进教室,会不会给她贴一个“胆小、粘人“的标签?

如果你知道她特别害怕大的人形玩偶,刚刚是被”金宝“给吓到了,还没有缓过来,也许就知道她平时并没有这样难和妈妈分离。

很多时候,我们太快给孩子贴一个标签,以为这就是孩子的特质,但是却忘了孩子们的行为常常会受外在情境的影响。

标签忽略了变化

一个1岁孩子的典型的吃饭状况是怎样的呢?

他可能一天只有一顿吃得好,另外两顿就只吃一点儿;他还有可能一连几天都吃很少,之后几天又吃很多,结果平均下来,他的进食量并不少,生长速度也是正常的

但是对孩子吃饭问题感到焦虑,生怕孩子吃得不够的家长容易给孩子贴一个“不爱吃饭”的标签,吃得少的时候觉得这个标签太贴切了,吃得多的时候觉得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是例外。

在门诊,当我和家长们详细聊了孩子吃饭情况后,常常发现一个家长认为“不爱吃饭”的孩子就是一个进食量正常的孩子。

家长却因为这个标签而担心,想方设法通过“威逼”或者“利诱”来让孩子多吃一点,反而让吃饭的习惯变得越来越差。

标签忽略了孩子的发展

1岁半左右的孩子来做儿保,常常会有家长问我孩子脾气大怎么办?有经验的读者会明白这是遇上了孩子的第一反叛期了。

在1岁半到2岁左右,孩子因为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自己的想法会更坚持,当家长没有满足他要求的时候,会通过哭闹、发脾气,甚至打人来反抗。

如果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他们会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理解规则,变得通情达理起来,可以参考下面这个视频。

如果家长给孩子贴了一个“脾气大”的标签,可能会希望通过严厉的管教来让孩子听话,这样反而可能造成更多的行为问题,影响亲子关系。

人是复杂的、多面的、会受到外部情境影响的,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是如此,一个简单、扁平、僵化的标签,往往不符合孩子的真实情况。

如果不知不觉就给孩子贴上了一个负性的标签,然后因为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让孩子的行为越来越符合这个标签,这一定不是你想要达到的效果。

可以给孩子贴好标签吗?

给孩子贴好标签会不会让孩子的行为越来越好呢?这也不一定。前面例子中幼儿园的老师和美国奥克小学的老师是真心实意地相信这个“标签”,所以发挥了正面的作用。

也就是说,你只需要像你期望孩子拥有的特质那样对待孩子,可能他们就会越来越拥有这样的品质。

例如,你希望孩子是有自理能力的,你就这样对待他,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动手,留意他们做得好的时候给予反馈和肯定,孩子肯定自理能力越来越强。

如果相反,认为孩子缺乏自理能力,觉得他们很多事情做不好索性自己代劳,总是像对待宝宝一样问他们要不要加减衣服、要不要喝水,一方面不断责怪他们不会照顾自己,一方面口头给孩子贴标签“宝宝最能干了,宝宝一定行”,你觉得孩子越来越贴近哪个标签?

你心里给他贴的“不能自理”的标签,还是口头贴的“能干”标签呢?

你有没有看到周围的人试图用口头贴标签的方式来影响孩子呢?我经常会看到:

孩子不敢滑高高的滑滑梯,外婆说:“你最勇敢了,你肯定能行!”

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奶奶说:“你最大方了,给小弟弟玩一下!”

孩子不想吃饭,妈妈说:“你最乖了,来张口!”

孩子们很聪明,很快就明白家长只是想用这样的标签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理会。

家长应该怎么做?

给人贴标签几乎是人的本能,这是我们的大脑为了更高效的工作找的一个偷懒的好法子,当然,这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失误。

我们要做的是,留意和反思自己的贴标签行为

1. 当你发现自己在给孩子贴负性标签的时候,叫停,想一想有没有别的可能。

孩子回家说:“我不想上学了”,不要急着给孩子贴“不爱学习”的标签,开始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学习多重要,想一想是不是他今天在学校过得很艰难。先让孩子倾诉,自己好好的倾听,找到真实的原因。

2. 描述而不是评价。

当孩子拒绝吃肉的时候,不要给孩子贴“不爱吃肉“的标签,而是告诉自己“孩子这餐不想吃肉”。

3. 使用中性的词描述孩子。

孩子害怕看上去有危险的东西,不要评价他胆小,而是形容他是“谨慎”。谨慎也是描述孩子的特质,但这是一个中性的词,这意味着孩子很注意安全,也意味着孩子在面对不确定的事情时候会容易退缩。这样的描述有利于你更加中肯地看待孩子。这样的词也不会让孩子有羞耻感。

4.像你期望孩子拥有的特质那样对待孩子,而不是给孩子贴一个你期待的标签。

关于贴标签这件事,你有什么样的感触?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参考文献:

1. Rosenthal, R., & Jacobson, L. (1992). 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Expanded edition. New York: Irvington

线上问诊医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