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为气

​阳为气,阴为味

精食气,形食味

味厚则泄

味薄则通

治病重在

气味配伍

《内经》

气味阴阳厚薄

类比四季阴阳

阳为气,阴为味

药物和饮食的气味

气有,寒热温凉

味有,酸苦甘辛咸

四气五味

寒热温凉之气

或说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

也可叫气

饮食或药物都有

寒热温凉,之性

五性,平性

寒热温凉平

四性即

寒热温凉

即系叫气

味,五味

酸苦甘辛咸

因为四气

或者五气

对味而言

气就属阳

五味

酸苦甘辛咸

对应那四气

五味属于阴

阳为气

阴为味

即等于规定

气相对活跃

味是有形质

阴为味

下边即又有

若干个“归”字

“味归形,形归气”

归字二义:

一是“充养”

二是“仰赖”

充养供给

仰赖接受

一个“归”字就有

两个方面的意思

味归形

味是

饮食药食的五味

酸苦甘辛咸五味

饮食物都叫五味

笼统说归形

充养着形体

吃了东西后,身体强壮

吃了饮食物,充养形体

“形归气”,仰赖

形体

仰赖气

仰赖着气

对它的支持

气,水谷精微之气

形体仰赖

水谷精微之气

的补充、滋养

“气归精,精归化”

气归精,充养

第三个归即

充养的意思

供给的意思

气,水谷之气

充养着人体的精气

人身的精需要

水谷精微之气的充养

所以叫气归精

精归化

就是生化,就是化生

就是蒸化,就是气化

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

精归化,仰赖

精气的产生

仰赖着气化

才产生的精

精相对而言属于阴

阴的产生需要阳气

才能够化生为阴精

所以精仰赖着气化

“精食气,形食味”

食读成【shi4】

反过来说

精又供给气

食就是饲养

给别人,给它

这属于叫做食

精是饲养气

气需要阴精的化生

气的产生

需要不断的

由阴精化生

阴者,藏精起亟

阴精不断的化生

化生阳气,“精食气”

形食味,这个食

读成[shi2]亦可

形体消耗五味

“化生精”

和前面的

意思相同

“精归化”

精气需要

仰赖气化

气化就能

生成阴精

生成精气

精即就是:

“阴精”

“精气”

“气生形”

气,水谷精微之气

即可充实人的形体

跟“形归气”是同义

又再说明“形归气”:

形仰赖着气的充养

气生形,气生长着形体

“味伤形”:

味即饮食五味

伤形,味可养形体

“味归形”,味充养形体

五味

不当、失调、太过

反而伤害形体

阴之所生

本在五味:

形体五脏

它的产生

它的形成

它的活动

仰赖五味

饮食五味

阴之五宫

伤在五味

五脏之气也会受

饮食五味的伤害

失调了,太过了,偏嗜了

都可以伤害形体,伤害五脏

“味伤形”

正常调和,养形体

不能调和,伤形体

“气伤精”的“气”

还是水谷五味之气

本是归精充养精气

失调、不当

寒热温凉太过

同样的伤害

人体之精气

“气伤精”

“精化为气”

阴精不断地

转化为阳气

阳气散失

散失来源

绝对不行

来源即是

阴精转化

精化为气

“气伤于味”

气又可伤于味

由于五味太过

损伤人体之气

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

前面这几句话

是确定下来的

后面这几句话

都是讲的转化

用一个“归”字

一个“归”字有

不同的解释

中间几句,比较费事

解释起来,比较费事

掌握它的阴阳、形气、精气

它是互相转化的基本观点

我看可以了

这个不需要背

背起来会很难

背着背着就岔

但要掌握

基本观点:

阴阳之间

形气、气味、精气之间

互相转化,互相依赖

但失调的时候

又互相有损伤

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

不用背了

也能记住

阴味出下窍

阳气出上窍

味属于阴

它的作用

因为属阴

所以它即

有向下的作用

有出下窍的作用

所以大苦

苦寒大黄

即就泻下

阴味出下窍

阳气出上窍

温热性质的药物

有向上升散的作用

从上窍而出的作用

所以有宣肺的作用

阳气出上窍

上窍、下窍

清阳出山窍

浊阴出下窍

味属阴,所以,阴味出下窍

气属阳,所以,阳气出山窍

味厚者为阴

薄为阴之阳

从这段的开始

到这段的结束

需要熟记

甚至背诵

这个又是一个

最基本的理论

味本来就是阴

味厚即阴中阴,味为阴,

阳为气,阴为味

味属阴,厚味

阴中阴

“薄为阴之阳”

味薄,阴中之阳

阴阳中又有阴阳

气厚者为阳

薄为阳之阴

气本来就是阳

气厚即阳中之阳

气薄即阳中之阴

味厚则泄:

味厚能泻

大黄苦寒

能够下泻

“薄则通”:

味薄:

猪苓

茯苓

能通

利小便

跟下泻

不一样

“气薄则发泄”

寒热温凉

气薄发泄

向外发散

麻黄发散

“厚则发热”

气厚阳中阳

可使人发热

附子、肉桂

气厚大热药

大热之药

用得不当

使人发热

虚寒、阴寒

大热之药

使他发热

就不阴寒

气味阴阳

阴阳之中

又有阴阳

分出厚薄

壮火之气衰

少火之气壮

壮火、少火

看来同样是

讲饮食气味

饮食和药食的气味

壮火,大热,气厚

乌头、附子大热药

大热药食人正气

消耗人的正气

壮火之气衰

少火之气壮

少火即,温性的药物

人参、当归之类温性

跟乌头、附子不一样

乌头、附子大热药

弄不好特别容易

消耗人的正气

少火温性

助长正气

人参、当归之类温性

它可以补养人的气血

这个气即人体的正气

壮火之气衰

可以使气衰

温性补养的药

滋养正气

少火气壮

“壮火食气”的“食”

又是销蚀的“蚀”

壮火食气

第一个“食”字

壮火食气的食字

是腐蚀的蚀

是销蚀的蚀

壮火是大热的,厚味的,大热的东西

跟前面所的“壮火之气衰”是一个意思

销蚀正气

“气食少火”

注意读成

饮食的食

就是吃的

气食少火

就是正气

需要少火

给它滋养

第二个食字

气食少火的‘食”

也读【sh i4】

从张介宾解释

读成【sh i2】

少火可以

滋养正气

和前面的

少火之气壮

是一个意思

壮火散气

少火生气

又解释了

壮火食气

壮火食气

销蚀正气

少火生气:

少火可以

生长正气

前面的气食少火

或者少火之气壮

后面这句

前面这句

意思相同

前面是讲,药食气味

接下来谈,壮火少火

壮火少火解药食气味

气味纯阳,即是壮火

气味少阳

之气温暖

叫做少火

乌头、附子

可以说是

属于壮火

当归人参

是温性的

可叫少火

从本段前后文义

联系起来是这样

但是在后世的医学家

对少火,壮火的解释

还有另外一种的解释

把它看成人体中的火

壮火就是说过亢的火

少火是说正常的阳气

少阳,生生之气

少火是说,生理之火

壮火是说,过亢,邪火,病理之火

这是医学家们

进一步解释引申

成为了这样两种

一种是说

药食气味,纯阳之品

那时大热,叫做壮火

温暖的,温性的药物

滋养人体,那叫少火

第二种

把生理之火叫做

少阳生生之气

即少火

把病理过亢之火

消耗正气之邪火

即壮火

第一种属《内经》本义

第二种是引申、发挥

也是对的

解释人体正常的

生理、病理问题

解释符合

临床实际

所以对于

这个问题

应要记住

过去经常

在这上面

发生含糊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实际虽然是气味

但是重点是说味

辛味和甘味药

能够发散

叫做“阳”

属于阳

五味都属于阴

但是五味当中

还可以分阴阳

五味

对于四气

都属于阴

但阴阳中

又有阴阳

所以五味当中

辛甘发散为阳

辛味药能够发散,属阳

甘味药也能发散

甘味有滋养的作用

甘味药属于脾土

甘味入脾土

脾土

脾为中央

灌溉四旁

东西南北

上下左右

滋养四脏

滋养全身

后天之本

从中央布散四方

也可说属于布散

所以叫辛甘发散

都属于阳

而酸苦味,它就有涌

涌是催吐,泄属泻下

酸苦药水

涌吐泻下

有形之物

涌吐痰涎

吐的宿食

泻下二便

酸苦

或者上涌

或者下泻

涌吐有形之物

酸苦涌泄为阴

它在药味

的分阴阳

酸苦味属阴

说是五味

咋成四味

其他文章

“咸味渗泄为阴”

咸味为阴,还有淡味

《至真要大论》还有淡味

咸味不是渗泄,还是涌泄

咸味也是涌泄,淡味是渗泄

淡味渗泄为阳

咸味涌泄为阴

淡味渗泄为阳

这不是本篇的

本篇只是说:

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内经》

其他篇章

也谈到了

咸味涌泄为阴

淡味渗泄为阳

就补充了五味

甚至加了淡味

就出来六味了

淡味可以

比如茯苓

也属淡味

能够渗泄

有没有咸味的?

咸味也有涌吐

淡盐汤催吐

从基本性质上

从药物的气味

这里重点是说的味

不同的作用可以大体上

把它划归为属阴,属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薄味阳之阴

等等,到末尾

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应该是背心来

【理论阐释】

1 气味形精的,阴阳属性,及其生化关系

这段是重在,阴阳转化

知道这个理,就可以了

精化为气

气生于味

知道关系

但是在这个第一个问题里头

有一个气味形精的阴阳属性

及其生化这个里头

药食气味,充养形体精气

过度摄入,伤害形体精气

这个是讲

精化为气

气伤于味

味伤形

气伤精

这都是讲

摄入过量

不当反而

伤害精气

这又引了后面

可能要提到的

教材上也有的

五味入胃,各归所喜,

酸先入肝,苦先入心,

甘先入脾,辛先入肺,

咸先入肾

久而增气,物化之常

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先入”

酸味先入肝

最后结论

久而增气

物化之常

一种气味用多了

它增长有关的气

那是可以肯定的

久而增气

物化之常

比如你老吃酸味药

酸味药老助长肝气

那肝气可能盛

这是正常现象

气增而久

夭之由也

还给它增,增得过久

那即就是,灾殃来由

夭即灾殃

所以任何事物都要

掌握一个适当度数

饮食五味

用药同理

适当度数

过分的用

好吃天天吃

营养天天补

补出毛病的

并不是少数

久而增气,物化之常

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尽管开始

是好东西

如果用过度了

同样有害身体

“夭”也可以

理解为早亡

早亡的原由

灾害的原由

观点很重要

所以在本段当中

也提到这个问题

“气生形,形生精,气伤于味”

这是第一点

2 少火、壮火的两种解释

注家的话,串讲一下

比如在这个问题当中的第三行

关于壮火、少火含义的第三行

引了马莳的解释

马莳举了一些的

具体药物的例子

气味太厚

火之壮也

故发热

气味之温

火之少也

少火之品

吾人之气

渐尔生旺

而益壮矣

少火之品

人身之气

可以逐渐

旺盛起来

而益壮矣

少火气壮

参归之类

气血渐旺

解释少火生气

是用药食气味来说

重看一遍

气味太厚

火之壮也

壮火之品

吾人之气

不能当之

而反衰矣

乌附之类

吾人之气

不能胜之

故发热

气味之温

火之少也

少火之品

吾人之气

渐尔生旺

而益壮也

参归之类

气血渐旺

乌头附子

壮火之品

所以可以

引起发热

马莳把

壮火、少火

从药物来讲

另一种解释

认为少火

是正常的

生理之火

即阳气

或把阳气当中

有温煦作用的

叫少火

壮火是指

亢烈危害之火

阳气过分地亢盛

而是产生的邪火

阳热之火

温养阳气

亢旺之邪火

不仅消耗阴津

而且损失阳气

引证的正即是

张介宾的注释

火,天地之阳气也

天非此火,不能生物

人非此火,不能有生

万物之生,皆由阳气

阳和之火则生物

亢烈之火反害物

火太过则气反衰

火和平则气乃壮

壮火散气

故云食气

犹言火食此气

少火生气

故云食火

犹言气食此火

此虽承气味而言

天地有阳热之气

万物才能够生长

所以“火,天地之阳气也”

阳主生,此虽承气味而言

虽然是,接着气味来说的

因为原文上是

在讲气味之后

才讲的

壮火之气衰

少火之气壮

“承”是接着

这一段话虽然

接着气味来说

但是

造化之道,少则壮,壮则衰

自是如此,不特专言气味者

也就是说,少则壮,壮则衰

万物都有

这个过程

不单气味

所以把它引申到人体的

生理和病理之火上来了

下面谈到后世

后一种解释是

从生理病理角度

阐释气火的关系

对于中医学术理论

作出进一步的发挥

这样的观点

不单张介宾

其他医家也有

比如李东垣:

“相火元气之贼”

李东垣是在

张介宾之前

从他们的

生卒年代

李东垣在前

张介宾是明朝

李东垣是金元时代

只是从学术观点上

张介宾解释比较好

解释很透彻

李东垣

也有这样

一些观点

“相火元气之贼”

所说的相火

那就是指的

咱们教材的

或后世引申

所说的“壮火”

元气之贼的

相火上壮火

朱丹溪所说的

“气有余便是火”

那个火

当然也是

过亢之火

气有余

有余的

即壮火

这即是关于这个

壮火、少火的含义

从理论阐释方面

教材这样点出了

一个问题

研究理论

还有很多

值得研究

这一段中

谈了不少

理论问题

只不过从重点的来说

从气味形精的阴阳属性

及其生化,或者第二个

从壮火、少火的

含义方面

给予提示

【临证指要】

药食气味

性能的

指导意义

临证指要,重点谈到

药食气味性能的指导意义

即气味厚薄

气薄则发泄

气厚则发热

味厚则泄

味薄则通

这是说气

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药物学的

基本理论

在中药的使用

指导临床实践

意义很大

所以教材

就举出来

后世医学家

在这方面也

做出了贡献

重点点几下

一个是张元素

金元医家张元素

《医学启源》

“用药法象”

取类比象的思想

《阴阳应象大论》也是叫做象

《医学启源》它这写的名字

用的就是“用药法象”

有段论述

举了很多

药物例子

特别提到了

医圣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创制的经方

基本上说

笼统的说

张仲景的用药和《内经》的理论

特别是《阴阳应象大论》全篇的

不单是

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全篇治疗理论

都出自于这篇

都可以找得到

也就是张仲景

所用的113方

《伤寒论》还有《金匮要略》

的若干方,从用方的理论来说

可以说基本上出自

《阴阳应象大论》

咱们教材上提到了:

桂枝汤是辛甘发散

承气汤是味厚则泄

乌头汤气厚则发热

猪苓汤是味薄则通

都是秉承了这个

《阴阳应象大论》

我们本段的例子

张仲景这样的制方

又为后世医学家们

所师承

教材的:

桂枝汤,承气汤,

乌头汤,猪苓汤

之类等等之外

再提一个方子

瓜蒂散有两个药

一个是甜瓜蒂

一个是赤小豆

瓜蒂散就两个药

甜瓜蒂味苦之极

赤小豆味酸

瓜蒂上是涌吐

涌吐上焦实邪

张仲景配方子

用甜瓜蒂

和赤小豆

《内经》这个

《阴阳应象大论》

酸苦涌泄

涌是涌吐

泄是泄下

酸苦涌泄为阴

有形之浊邪

所以属阴邪

临床用起来

瓜蒂催吐

但张仲景

设这个方

要用瓜蒂

不只是瓜蒂

还要赤小豆

赤小豆味酸

酸苦涌泄为阴

赤小豆益脾

对苦味瓜蒂的毒性

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所以酸苦涌泄为阴

撰用

《素问》

《九卷》

《八十一难》

《胎胪要录》

等等

但把

《素问》

《九卷》

摆在第一位

而且据我看

张仲景的制方

就制方这一点

完全可以说在

《阴阳应象大论》

里头都找到了

张仲景的依据

这是第二段

关于阴阳转化的

一些应用的问题

要熟悉的要背

要记熟:

阴味出下窍

阳气出上窍

“酸苦涌泄为阴”

重点的,理论问题

重点的,阴阳精气的转化

第一了解

第二理解

甚至于

需要掌握

少火壮火

的含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