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继亮:“三句话”解读,教学改革如何在“深化”上做文章 | 专业
民小编说
10月23号,教育部在山西长治召开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教学工作会议。会上,教育部成立了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陈宝生部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对下一步教育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2019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这一系列信息给我们一个提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正转移到教学改革上。因为当前,我们的普及工作基本上完成了,硬件建设基本上趋于达标,师资配备也基本上趋于完善,所以真正要把事业发展转向内涵发展,要聚焦于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不同于其他方面的改革。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育人最关键的要素。在其中,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教学改革并不是今天才提出的,而是伴随着事业发展在整个教育改革过程中一直提及的。所以,我们今天谈教学改革,我觉得关键要把准两个字——“深化”。
深化教学改革,需要我们在“深化”上做文章。也就是说,我们的育人目标、育人方向、育人要求都是明确的,那么我们要思考教学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代表了我们教育者的直接责任,而教学是落实这两句话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现在,我们的整体课程建设可以说是“基本健全”。自2000年以后,2001年、2011年,我们每十年进行一次课程标准修订。当下,义务教育阶段正在进行第三次修订,预计明年完成。
再回顾高中阶段的教学改革,自2003年启动到2012年,广西是作为最后一个省进入高中教学改革路程,我们历时多年才实现了新课程的全覆盖。在十八大之后,我们对高中课程进行了修订,2017年底,印发了新的高中课程标准,随后将教材修订完成。2014年,国家启动了新一轮的高考改革。
所以,无论是课程、教材,还是考试改革,都有了顶层设计并且在积极推进中。而推进这些工作的关键是要解决好教学问题。
刚才提到教学如何“深化”的问题。在过去这些年的课标修订过程中,我们也做了很多思考。我想和大家分享三句话。
“要提高教学站位”
有人认为,教学的站位已经很高了——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有很多类似要求,有很高的认知。
但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提高教学站位是从具体的教学活动这一角度来谈的,而不是简单的思想层面、理论层面的教育,一定要从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来提高我们的站位。
而如何提高教学的站位,我希望大家能考虑到三个“超越”。
01
超越学科
现在,无论是修课标还是编教材,都存在一种现象——学科本位。例如在修课标的时候,每个学科都觉得本学科的课时不够;编教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需要增加内容。实际上,这是没有摆脱学科本位的体现。
我们要超越学科,首先需要做到眼中有人。
我一再讲一个想法:我是教数学的,我首先想到的不是这个孩子数学成绩怎么样,数学学得怎么样,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这个孩子是个怎么样的孩子,勤奋的?认真的?敢于拼搏的?……
我觉得首先眼中要有完整的人,再考虑我们的教学是为了什么。而教学为了什么?恐怕是为了教会他喜欢学习,如何学习。所以我们要站在一个全人的角度,超越我们本学科,我认为这是第一个超越。
02
超越教材
关于教材,我们一直有两种说法:“教教材”和“用教材”。无论是哪种说法,我们首先要研究透教材,不能就教材讲教材。
为什么强调这一点?
因为教材的内容是经过概括提炼,通过找到共同点后编出来的,而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样的,所以超越教材要求我们一定要将教材与孩子的现实生活充分联系。这也就是我们当前在提的“真情境”“大任务”等。
03
超越课堂
在课堂之外,孩子会怎么样?学生离开了学校会怎么样?我们今天教的孩子在10年、15年、20年后会怎样?
我们一定要考虑到未来,因为教师今天的一句话很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发展轨迹。
所以提高教育站位,除了刚才提到的“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认识外,我们在实践操作上也要实现“超越”。
“教学要找准定位”
找准定位,即考虑这一门学科、这一节课到底应该实现怎样的目的。这一个问题不考虑清楚的话,我们讲的“核心素养为纲”“高效课堂”等就难以落到实处。
如何强调教学的定位?我也建议大家思考三个“对照”。
01
对照教材
从具体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到一节课的目标,再到整体的培养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把目标作为我们备课、教学的参照、对照,而不是漫无目的。
我经常讲一个想法:我们选教材内容的时候,为什么要选这一课?教学活动中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活动?课上完了,活动结束了,学生会有什么变化?“核心素养为纲”实际上就是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这一学科的育人功能、育人价值是什么?是要围绕素养来组织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要把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打通。这是第一个对照。
02
对照学情
我们一定要看到孩子的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都不一样,能力类型不一样,生活经历不一样,上述这些内容是我们实施教学的参照和依据。我们过去讲“备学生”,备什么?其实就是备学生的基本特点。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中职的教材编写,期间有人提出一个观点:中职的学生学习不好,所以教材要编得容易一点。
我说:错,这种说法中的“好”,是用普通高中的尺子来衡量的,如果论动手、交流、沟通、表达、组织活动等其他方面,普通高中孩子的水平未必有中职的孩子水平高。
他们的类型不一样,有的善于动手,有的善于思辨。我们看到的应该是类型的差异而不是仅以水平的差异为主。
怎么理解“差异”?
“差”是指水平的区别,而“异”是类型不同。我们要看到水平的不一样,更要看到类型的不一样。只有我们将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特点把握到位了,才能真正的因材施教。所以要研究学情、对照学情,同时,反对同质化的做法。
我觉得,当下我们要在讲标准时,警惕标准化。如果什么都统一规范,会导致学校没活力、课堂没活力,学生没精神,要对照学情,尊重个性。
03
对照经验
无论是教书1年,还是教书10年甚至15年,教师都在经验积累。我们都可能遇到过似曾相识的教学情况。我们过去是怎么处理的,处理的效果如何?这都需要我们对照经验。而之所以希望大家对照经验,是为了不断地创新教学,不能千篇一律。
所以要找准教学定位,我一直在思考能否实现这三个对照。
“落实要求要到位”
怎样的教学算好的教学?实际上,我们难以找出一堂好课的统一标准。首先,学科不同;其次,课程内容不同,例如新课、复习课等,都存在差异。所以我们常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贵在创新。
那么,我们怎样将这种没有统一标准、没有统一尺度的东西落到实处?要知道,评价教学是否落到实处的最根本一点,是要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这是我们用以检验教学改革是否到位的标准。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也在进行考试评价改革,进行命题改革……多方面内容都在改革,这些都非常重要。但到了具体的环节,例如一节课上完了,怎么来看待这节课?这既是一个比较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在此,我也想和大家探讨三个“转化”是否实现了。
第一个“转化”是指我们的课本和现实之间是否实现了相互转化,即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内容,是否能在现实生活中也实现这样的学习成效。
就像我们学科学的目的无非是用科学去解释一个现象、去描述一个现象。比如学了地理,我知道地球是圆的,可以用地球自转来解释昼夜交替,用公转和自转解释四季交替。在此基础上,甚至可以达到控制现象、改变现象的最高层次。我们在课堂上学了半天时间,目的就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时,能够对现实社会做出解释、预测和改变,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从现实回到课本里,看我们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经历,变成教育的资源和手段。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在现实中是否能概括规律、找出规律,而不是简单地学完知识就万事大吉。这就是课本与现实之间的相互转化。
第二个“转化”是具体和抽象之间的转化。
小朋友刚入学时,一定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要进行形象化的教学。但是,单纯的形象化教学并非我们教学的目的。我们谈论思维型教学,那么思维最根本的特质是什么?是概括。
所以我们如何通过具体的现象、事例去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问题。同时,我们也需要用学到的抽象概念、用案例对现象予以解释。换句话说,小朋友学了一个概念后,能不能用他的话或凭借他的生活经验讲给别人听。
在此,我要提一个需要重视的事情——数字化。刚才提到标准化不能被泛化,其实数字化也不能被泛化。当下教师使用的很多教学手段,实际上剥夺了孩子由具体到抽象阶段的思考过程。过去,孩子可能需要想象,而现在,若我们直接把过程展示出来,孩子就没有思维和想象的空间了。如果过度用媒体手段来助力教学,我觉得是有一定风险的。
但我不是反对现代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我们融合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去认知世界、去思考,而不是替代孩子,压缩他的思考过程。所以我们要注意实现抽象和具体之间的转化。
第三个“转化”是问题和答案的相互转化。
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问题解决能力,找到问题的答案。但如果仅限于此,科学创新就会失去原动力。为什么?因为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当下而言更关键。
反思当前教学,我们常说“三多三少”:
解决其他人提的问题多,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少;
解决有确定答案的问题多,解决开放性的问题少;
解决单一要素或是结构良好的问题多,解决条件不良的或者条件不确定的问题少。
面对“三多三少”,最关键的是我们要形成一个良性的、闭合的循环——由问题解决出答案,由答案提出新问题。这才是我们培养能力,落实思维型教学的基本表现。
当然,这三个“转化”不一定能概括全部,仅供大家思考。
最后,我还想重复一点:教育教学是艺术,贵在创新。相信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自己的辉煌。
文章来源 | “思维智汇”微信公号
微信编辑 | 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