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读书 :给妹妹的信(二)
5年前写过这个话题。
当时还在毕业实习的妹妹如今早已参加工作,成为一个荷兰媳妇,工作发展也不错,当了主管,职位越大责任越大,又要我推荐书单。除了让助理给她寄去我写的书,也想分享这几年读书的感悟。
《怎么读书 :给妹妹的信(二)》
亲爱的妹妹:
你说自己最近刚当上主管,团队里有不少中国人,从来没有做过管理的你目前发愁于如何更好地沟通和激励,
你又想让我推荐书单。
其实,组员就是你的内部客户,同样需要服务——初做管理职务,请先做好团队服务。
我想给你介绍一个人——梅贻琦先生。
20世纪上半叶,清华大学学生们经常驱赶校长,然而,梅贻琦在清华做了17年校长,任何时期,清华学生喊出的口号都是“拥护梅校长”。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1962年,梅贻琦在台湾去世,大家把他安葬在他亲自创办的清华原子能研究所(后改称新竹“清华大学”),他的墓地被称为梅园,一年一度,新竹清华人都会举行盛大的祭“梅”活动,以纪念这位杰出的教育老人。
梅贻琦受到清华师生如此崇敬,他是如何做管理呢?当然与他确立的“教授治校”的清华传统有关。在清华,做一个好教授永远是最神气的,梅贻琦说过:“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同时他还谦虚地说:“我这个大学校长是帮教授搬凳子的。”他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清华校史专家黄延复在“比较广泛的材料收集和研究的过程中,一直抱着‘苛求’的心理”,搜寻人们对梅贻琦的“异词”或“谤语”,但却迄无所获。
谁人背后无人说,尤其是一个17年当家管事容易得罪人的领导,能做到这一步,有多难得!你刚做管理人员,记得帮你的组员搬凳子哦。
从如何跟客户聊天和如何跟组员沟通,某些方面是相通的——让人们喜欢、愿意、期待跟你说话。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你喜欢跟他说话,愿意被他影响,愿意跟他分享,那些你自己其实很明白的道理,那些同样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你就愿意信服,如果有且不止一个,恭喜你,想想这样的人有什么共同点?
当然,这样的人在你人生不同阶段也会不同,但有些人在很多年里都是你愿意选择的谈话对象,找到这样的人,或吸引这样的人,是缘分,也是你的运气。如何吸引这样的人呢?努力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吧。
我认识一个老师,他每次上课讲话简明爽利,严谨缜密又优美活泼,没废话,没有“嗯啊这个那个”等等语气词,这种干净的表达能力让我非常羡慕和敬佩,我曾经请教过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很简单,先具备熟练的书写能力。写一遍,开课前又在脑子里过一遍,等到开口时自然非常流利。
那么不是从事教学的人如何训练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呢?除了阅读,这个我后面会讲到,那就是多写。
写什么?怎么写?很简单,每天坚持写日记。
从每天坚持写300-500字开始,哪怕是写当天的流水账,写当天你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一句话、一个感觉、一个画面,先写3周,然后3个月,养成习惯,以后你每天不写就难受,甚至想偷懒都会从床上爬起来写完再睡觉。
我到现在都很感谢小学老师,就是因为在小学时他们逼着我写日记,养成坚持记录的习惯,那时每天老师要检查日记,春游秋游回来都要写作文,课外活动看了书要写读后感,总之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要有记录,当时很烦,但我现在很感谢老师们逼着我养成了这个喜欢记录的习惯,你可以试试看。写3个月再看,你的书写和口头表达能力一定不一样。
如果你需要开会发言或者找同事沟通问题,建议你先写个发言稿大纲,写出关键词,写出一句能让对方印象深刻富有启发的话,如果能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当然更好,这样训练自己10次以上,你的沟通一定会有明显提升。
如此坚持,以后你不一定每次都要写下来,为了节约时间也可以打腹稿,但最好自己在脑海里先过一遍主题和层次,如何破冰、建立观点、选择有效论据和论证方式、优雅而有力地结尾等等。
有一位企业家学员想深造提升自己,曾请我推荐课程,我说很简单,不用赶时髦学那些昂贵学费的课程,我建议你去读诗、去上写作课,这不是我说的,是管理大师说的。
中国有两个以老外命名的管理学院,一个是日本人稻盛和夫,一个就是美国人彼得德鲁克,彼得.德鲁克在著作《旁观者》曾说:如果要给管理者推荐课程,我永远都会推荐写作训练和诗歌欣赏。
《大学之路》一书中提到,为了让学员有充分的选择,学员人数1万多的哈佛大学竟拥有6000多门选修课,但无论你选择什么专业,所有学员都有一门必修课:写作课。
这两个课程就是关于如何准确、优雅地表达。
写作的训练先讲这么多,会说先要会写,会写先要会读,还是要讲老话题:怎样读书?
回到“寡言君子”梅校长。梅贻琦自幼熟读经史,且善背诵。有一次梅贻琦表示,“假如我们之中有谁背诵任何中国古经传有错漏,我可以接背任何章节。”可见即便是帮人搬凳子的领导,也要有博学前提。
先说诗歌。
古今中外诗歌著作浩如烟海,除了读原著,你需要一个好导游。“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梅贻琦)。这说的是熏陶。
有两条“大鱼”你可以“尾随”“从游”,一本是国学大师王国维《人间词话》,一本书是叶嘉莹先生的先生,顾随《驼庵诗话》,王国维论词的“三境界”很多人都知道了,读一下顾先生的:
“人之聪明写作时不可使尽,陶渊明十二分力量只写十分,老杜十分力量使出十二分,《论语》十二分力量只使六七分,词中大晏、欧阳之高于稼轩,便因力不使尽;文章中《左传》比《史记》高,《史记》有多少说多少。”
评得有意思吧?
想好好说话,先学学大师们怎么说话。
这两本书都是轻松随意薄薄的小册子,写得感性可爱,木心先生说“读书就是占领制高点,不断占领制高点,不断一览众山小”,跟随大师的好处就是你可以从入门级直接站上山顶俯视全貌,真的对某些部分有兴趣再去找来细看深究,这就是最好的读书方式。歧路亡羊,羊越来越多,你的鉴赏力感受力也会水涨船高,人们请末代皇帝溥仪鉴别古书画,他常常一眼即能断真伪,面对人们的好奇惊讶,他淡淡说:从小看的都是真的,猛然看到假的,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小红帽从小听妈妈的声音,狼外婆怎么模仿,都会被识破。
读书亦然,你如果已经上去了,占领了某个制高点,就只会越来越高,想让你下来都下不来了,“曾经沧海难为水”也是这意思。
旅行可以见世面,林徽因梁思成因为年轻时留学欧美,游历各国,亲见西方古建筑保护之力、之功,所以他们后来在炮火连天中跋山涉水去考察山西的唐朝佛光寺、南禅寺,上书政府建议不要拆毁北京的古城墙......
读书也一样,你读“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杨柳岸,晓风残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长大,你怎么能喜欢“爱你一万年、死了都要爱、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这样的歌词?
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有一句台词,法语原文为Sans toi les émotions d'aujourd'hui ne seraient que la peau morte des émotions d'autrefois. 直译为“没有你,今天的情感只不过是过去情感的躯壳。”也可以翻译为“没有你,现在的感情,只是过去感情的硬茧。”都没毛病,但是不美,不雅。
片中翻译为“此去经年,便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出自柳永词《雨霖铃》,这个翻译就相当有韵味,充分感受到中文之美。
所以万事皆然,“开口奶”不要吃坏了。读诗入门以后,你慢慢会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诗人,中国古诗词都是经典,可以读一辈子,不同年龄段你会喜欢不同的人,许多无法言说难以表达的情愫,喜怒哀乐,无奈忧伤,都可以在古诗词中找到共鸣,比如陶渊明的任何一首都好,不用背,能打动你的自然就记住了。我最近又在读李清照,尤其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
你身在异国,也可以读点西方诗歌,第一本可以读《恶之花》。有闲可以读《荷马史诗》《神曲》。对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本书里引用了许多莪相(Ossian)的诗歌,优美绝伦,我少女时代读此书时曾经在笔记本上整页摘抄,那真是值得回忆的美妙时光啊。
当然了,我这次还想特别跟你说,除了诗歌,每年要读一本自己觉得很难的书,尝试去啃一本跟你的生活完全没有交集、自己压根就不感兴趣的书,哪怕一本,这对你的心智有好处,就像磁盘格式化一样,不要偏食,不能永远只用自己能读懂的喜欢的文字喂养自己,比如读点科幻、地理、机械、登山、摄影、绘画、甚至酿酒、精神分析、炼金术、拜火教之类,比如佛洛依德《梦的解析》,荣格的自传,《牛顿传:最后的炼金术士》都很好看。
还可以尝试一下女孩子都比较畏惧的哲学书,从《理想国》入门,慢慢开始读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尼采、叔本华、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汉娜阿伦特、哈耶克等等,除了小册子,每年尝试坚持啃完一本至少500页以上的大部头,读一本自己完全不知所云读不懂的书,相信我,你不是读不懂,只是还不熟练不适应。
你需要锻炼心智盲区,从读不懂开始,一年读一本就好,先粗读一遍全书,然后精读细读,甚至可以反复停留在同一章节,直到读懂一半或七八成为止,慢慢眼前就会开阔起来:
“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蓦见门窗之开启,始脱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叶嘉莹)
祝好。
爱你的姐姐:三山
2019.4.30于灯下
延伸阅读:
附2014年旧作:《怎样读书:给妹妹的信》
亲爱的妹妹:
昨天跟你通完电话后,忽然就很想给你写封信。
你说最近在政府部门实习,专门接待中国去荷兰考察的企业家代表团,你的语言自然是没有问题,德勤实习的经历也培养了你的基本职业素养,你苦恼的是:
聊完工作后不知道该和那些年纪比你大很多的几乎都是和你父母同龄的企业家们怎么聊天,常常会面临没有话题的尴尬,你第一次发现自己读书很少,很少......
你问我:姐姐,
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可以短时间内变得很会聊天,
有很多好的话题?
能不能推荐一些书单?
我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
我知道这真的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
多年前一个女友准备出国,她是文科生,本科保送研究生,这次去伦敦大学准备读教育学博士,有一次聊天我提到红楼里的一首诗词,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没看过《红楼梦》,我当时很震惊,作为一个名牌大学的文科生没有看过《红楼梦》!后来越来越多遇到类似的事情,而且都是一些成绩不错的名校大学生,我这震惊就慢慢淡了,课外经典阅读量之低让我真是为他们担忧。
可是我又不能不回答你,电话那头的你等着我解决你的尴尬。
我想,亲爱的,也许可以这样开始你的读书:
首先,作为中国人,我建议你至少读一本中国古代经典,《诗经》其实最好入手,简单又琅琅上口,意境极美,我相信你一定会爱上我们的古典文化,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可以,《古文观止》自然是极好的,《史记》《资治通鉴》有机会翻翻,总之你肚子里一定要有几篇古代的诗词和文章,身处异国他乡,你这样的年轻人偶尔能用文言文抒发总结一下一定让旁人对你刮目相看。
其次,至少看一本名人传记,只要是你自己真心喜欢的名人都可以,让你的人生有一个榜样,最好是那些历尽坎坷最终有所成就的名人,一个人一生中,不是每个阶段都能遇到良师益友,如果有一个你自己喜欢敬佩的偶像时时在心中激励你,有些困难的日子,你会更容易度过。
然后,你也许可以看一本和你的兴趣爱好有关的经典书籍,你要知道怎么“玩儿”,你要知道你的那点兴趣爱好可以“玩”成什么样儿,你就会觉得人活着其实挺有意思的,如果还能因为这点儿“玩”的心思拥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就更好了。
最后,历史或地理,哲学,天文学书籍你自己各挑一本喜欢的,可以随时拿起来就一口气读下去的,我想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不仅仅只存在你的当下,它还有许多你所不知道的,你今天听说或者经历的,过往也许早已发生过,你已经走过的地方,其实只是地球很少的一部分,更别说宇宙了,这样可以让你常常保持清醒又心怀感恩,充满期待又保持好奇,你便常常会思考一些可能和现实生活看上去没什么关系的问题,这让你和真实的生活保持一些距离,你有机会作为一个旁观者更清晰地看清楚自己的生活状态,看清楚人类的生存状态,而这对你拥有快乐的生活的能力有帮助。
当然,最好能看一两本艺术类的书籍,音乐绘画雕塑戏剧都很好,当你拥有更出色的艺术欣赏能力,你会发现你拥有更多一个看世界的角度,你的内心会更丰富,你的表达更细腻,敏锐,你对人生的理解会更多一些慈悲,你也更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生活的艺术。
总而言之,如果必须要选择,古代的书比现代的好——那些没有经过100年以上时间考验的书就尽量少读吧,人生苦短,要把你有限的时间去阅读那些无限的经典好书,我相信你会尝到阅读的乐趣而真正热爱书籍,因为这真的不仅仅是为了成为一个受欢迎的聊天对象,而是关于你可以更好地享受生命的重要的事情。
还有,如果有可能,尽量写一些读书心得,阅读过后就像和一个高尚优秀的人聊天,一定有许多感受,要马上写下来,训练你的文笔,当你落笔,你会更明白那些写作的人们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写,如此,你便会再一次和作者共鸣,阅读的快乐自此发生两次,你便比一般人更深地进入作品,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要记住,阅读和写作都不是为了别人,不是为了外面的喝采,不是为了稿费,不是为了那些短暂的虚荣,而是为你自己真正的生命不会虚度,这真的很重要。
等待你分享读书心得。
好好享受阅读。
爱你的姐姐:三山
2014.8.22夜于灯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