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文化溯源——孝道教育的出路在哪里(一)
当前社会上,各个教育口存在一个共性的现象,普遍比较重视和突出“孝道教育”和“感恩教育”。
这种带有共性需求的社会现象,是在整个社会道德素质明显滑坡以后必然最先凸显的共性现象。
因为“孝道”和“感恩”这两项内容最贴近人们的生活,最容易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这种急需的“功利性”,常常会阻碍人们对治病要治本的认识,过分重视治标就会轻视治本。
精神世界的治疗,同样需要标本兼治。
虽然古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说,但是在精神文化领域之中,并不能与治疗人体的疾病雷同。
如果不坚守标本兼治的原则,只是片面满足人们对治标表现的需求,孝道教育建设就可能会被世人的急功近利之心毁坏。
1. 析“孝”字,了解孝道文化内涵
“孝”字无比精深。
“孝”字的结构,上边是“老”字的主要部分,下边是个“子”字。“老”“子”二字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孝”字。
上“老”下“子”,上慈下孝,尊老爱幼之情跃然纸上,可以说“老子”思想就是孝道文化之根。
孝道是中华民族家庭关系特定的文化瑰宝,也是修德过程中通往完成修身齐家使命的桥梁。
西方各国文化中都没有孝道的学说和思想,仅从一个“孝”字就可以界定东方道德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
现代中国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中华孝道精神已经开始淡漠,这是非常可悲的现象。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修身的第一场所。
没有家庭孝道,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德治心身和德治社会。
孝心与孝行,是仁德、义德、礼德的真实考量。一个人在家庭中如果没有孝心孝行,就不足以讨论修身和修心。
很多人对孝道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觉得它与高层次的修身境界相距非常遥远,认为它不值得一提。
但是“九成之台作于羸土”,没有以“孝”为基,就无法到达老子的境界,要想走近老子,非孝而不能近。
中华文化中的“孝”字,除了含有“老”“子”共同表意上慈下孝的意思之外,“老”字下面的“匕”,在古代不是“短剑”的意思,而是古代的一种取食器具“饭勺子”,意为老有所养。
古人的智慧非常高,早在几千年以前造字时就观察到可能未来会发生孝道缺失的现象。
当人老了以后,就不能够自食其力了,在父母年老需要子女奉养的时候,如果连吃饭和穿衣的问题都不能解决,那就失去了“老”字中“老有所养”的内涵和本意。
古代造字的时候,用“子”来代替这个“匕”,寓意非常深刻,给人们一个明显的启示,那就是老人年轻的时候养儿育女,把自己的心血全部花费在子孙身上,而当自己老了没有能力自食其力的时候,就需要子女用孝道之心,践行上慈下孝,来解除父母生活的饥寒和精神上的无助。
当今社会,为人父母者的“上慈”常常是盈余的,但是为人子女者的“下孝”却是缺如的,“老”字本有结构中所形成的“孝”的完整内涵,在社会当中严重缺损。
人老了却没人赡养,人们只知道溺爱自己的子女,对父母却毫不尽孝。
要想根治这种现象,需要再次走进道德根文化,找到孝道文化的根源,在根文化井泉当中再次吸取精神营养,来重振民族文化和整个国民精神。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很多事例,都能给人们以警醒和鞭策,使我们明白其中的原理。
要想真正树立起孝道文化和孝道教育,就需要全面掌握根文化的原理。
孝道是修身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
当巴比伦文化沉没以后,当埃及文化消失以后,当玛雅文明被摧残以后,中国古文明是硕果仅存和系统最完善的古老民族文化,它没有发生严重的文化断裂,可以迅速恢复勃勃的生机。
传统根文化,不外乎伏羲、黄帝、老子的文化,三者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三生万物的格局,构成了民族文化坚实的根基。
在历史长河当中,伏羲黄老的道德根文化,毫无疑问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是各家学说、各个学派的最高境界和共同归宿与理想目标。
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以及后来的理学等,都是从道德根文化大树中派生出来的枝干文化。
目前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受汉代史学家的影响,受汉武帝政治思想的影响,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影响,对这一事实难以认同。
事实上,只要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在静虑、静定当中走进历史,能够真正走入汉代文化历史当中,走入到2500年以前中国的历史文化当中去进行精心研究,中肯地评价祖国的文化和根文化,就能够得出相同的认知。
无论是孔子的原儒学,还是伏羲黄老文化,都诞生在“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内修实践当中。
很多人认为《易经》只是一部预测的书,其实并不是这样。
《易经》最重要的内容,正像《周易参同契》里面所揭示的,它是一部“修之身,其德乃真”的书,是指导每个人按照道德观念、理论、方法进行“修之身”从而产生“内文明”的书,是一部能够在体内生成图像思维的书。
伏羲的易道文化,就是中华道德根文化中文理基因的原生点之一。
“一”,既是八卦阳爻的表述,更是最初“德一”的象形描画,是内求法的发现。在内求中,灵台深处出现的三光,这三光各自的断和连以及在体内体外化散、变换演制成卦的现象,才是由内转外记录成爻和卦的源起。
虚无生万有,“德一”是一切有相的源起。
“一”的断裂,形成一生二,才是阴爻的表述。而三个爻构成一个卦,则是对事物精神的表述,“三生万物”的本义就全在其中,只是后天智识不易解读而已。
《易经·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
“内文明”是指体内必须要达到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的“文明”,甚至每一个骨节都要内观清楚明白,能够慧观出现彩色的图象。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所说的“自知者明”,也就是指“内文明”。
如果“自知”做不到“内文明”,那么“外柔顺”也是盲目的,“外王”的展现可能就成为魔王、霸王了,而并不是真正的“柔顺”之王,不能体现内圣的本质之王。
《易经·乾卦》:“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黄帝四经·道法》:“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
《黄帝四经·姓争》:“其明者以为法,而微道是行。明明至微,时反以为几。”
《黄帝四经·君正》:“天执一,明三,定二,建八正,行七法,然后施于四极,而四极之中无不听命矣。”
《德道经·守母》:“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
我们要想将孝道文化弄明白,想将道德根文化弄明白,前提和基础都离不开“修之身”的“自知者明”。
“内文明”和“自知者明”,是我们实现身内和谐、具有道德文明、具有孝道思想的根本。
如果“自知”做不到“内文明”,我们就不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既不知道身心健康的要素,也不知道人际关系互动之间思维能量的正负作用。
很多人片面认为孝不孝是次要的问题,人生要及时行乐,照顾好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就行了。殊不知,父母遭受的磨难将来必定会反馈到自己身上,自己要去承受。
因为能量流动是不灭的,这点符合唯物辩证法,只是我们难以清晰观察到这种能量流动的变化和运动规律而已。
一旦我们知道了这种规律,一旦我们有了“自知之明”,那么自己就会把“孝”作为做人的准则主动去践行。
文章先自《德道行天下》 中国言实出版社 熊春锦著
配图:赵玉萍,张雪玉
美编: 小左
欢迎分享留言与评论
,这样你就不会错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