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时光倒流,青春不是距离
编辑 / 陈明
晨起, 没有开电脑, 随手从书架取来《目送》阅读。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目送》的精髓就是三个字:不必追。譬如今晨的事实上, 多数人不懂目送的真正内涵,总在追,追着追着追失了自我。
今天宅在家里看书,朋友发信息问:天气这么好,为什么不出去走走?我答:节日里,路上都是人。我是行者,平时都在路上,占了很多便宜,将这个便宜让给别人,为路减轻点负担,也算替国家做一份贡献。回完信息,我继续看书,书名叫《在路上》,里面有一句话:不是身体在路上,就是心灵在路上。
有些文字看起来轻松,其实写起来含泪。无论是写给别人还是写给自己的文字,都暗含着某种情愫,都是你某种情绪的表达,哪怕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无不附着主人的思想。沉重的思想即使以轻松的方式表达,真正读得懂的人依然能够咂出个中真味。轻松不是轻飘,轻松中有凝重。
读书:一次如厕读一篇千字短文,一年就是厚厚的一大本。说没有时间读书,是谎言,自己骗自己。
我年近不惑时,每次和父亲见面,还是免不了和他习惯性打嘴仗,临了,父亲照例会说一句:书上的理是死的,人是活的。直到父亲去世的那一天,我才忽然明白他这话的意思:原来我一直就是个吊书袋的杠头。父亲一生没读书,我读的书不算少,到头来却没有父亲懂的道理多。读书是好事情,读死书就另当别论了。
我常常假设,如果我能活八十岁,还有三十年,正好是一个壮年的距离,我是不是还可以开始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如果我能活七十岁,还有二十年,正好是一个青春的距离,我是不是依然该有一些自己的梦想呢?如果我能活六十岁,还有十年,正好是一段少年的距离,我难道不该继续保持自己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吗?想着想着我就朝气了。
倘若时光倒流,我要做一个携笔仗俭的游侠,策马扬鞭,追随风的脚步,踏遍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用诗歌和朝霞灿烂每一颗心灵。这一世,百年太短,要是能借,我愿以所有的未来付息,贷一百年的青春。追随晨光旭日,传递爱与上善,需要青春的激情与力量。如果借无可借,我也要让余生燃成青春的烈焰。
【作者简介】林清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一世安详》、《人生没有草稿》、《晨语》、《禅思微箴言》、《禅眼看尘世》、《禅心贯日月》、《清平智慧书》等11部文学著作。
开阔人生视野,提升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