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墓志铭

​列宁的墓志铭

卡尔·考茨基(Karl Kautsky)

1924年1月28日
闲汉 译

  亲爱的索尔斯基同志!如你所见,我现在不在柏林,而是在维也纳。我对此深感遗憾,因为我很想和大家一起纪念这位死去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可能对他在最后几年中所采取的政治和经济方法持严重的保留态度;我个人可能因为我们之间存在的分歧而被他深深地贬损,而且我发现,列宁对势力范围内与他观点不同的人(包括社会主义者)的迫害甚至更令人痛苦。但在死亡的那一刻,人们必须评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他生命中的几年,也不仅仅是他工作的几个方面,必须把所有的个人恩怨放在一边。我们之间的分歧不应使我们忽视他逝世时的重要性。

  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在世界历史上像他这样的人寥寥无几。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国家的统治者中,只有一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他相提并论,那就是俾斯麦——这两个人有很多共同点。他们的目的当然是截然相反的:一是霍亨索伦王朝在德国的统治;二是无产阶级革命。这就是水与火的对比。而俾斯麦的目的是渺小的,而列宁的目标却大得惊人。

  但和铁腕大臣一样,列宁也是一个意志最顽强、最不可动摇、最勇敢的人。和他一样,他很好地理解了武装力量在政治中的重要性,并能在关键时刻毫不留情地加以运用。当俾斯麦说要用铁和血来解决时代的重大问题时,这也是列宁的观点。

  当然,他们两个人都不相信仅凭血和铁的力量就能解决问题。和俾斯麦一样,列宁也是个外交大师,这是一种欺骗对手、让对手吃惊、发现对手弱点、从而推翻对手的艺术。而就像俾斯麦一样,如果他相信他所走的路不会通向他的目标,列宁就会毫无保留地立即改变他的路线,走上另一条路。就像1878年俾斯麦轻松地从自由贸易转向保护主义一样,列宁也从纯粹的(可能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RH杂志注)转向了“新经济政策”。

  但是,当然,正如不言而喻和已经指出的那样,除了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之外,它们的目标也有不同之处,而且肯定是不小的不同之处。列宁在对理论的理解上远远超过了俾斯麦,他对理论研究充满热情,而且不是为了私利。俾斯麦没有时间研究理论,他利用国家权力谋取私利。

  然而,列宁对外国的了解却落后于俾斯麦。俾斯麦仔细研究了这些国家、它们的权力以及其中的阶级关系,他的外交政策必须处理这些问题。相比之下,列宁虽然作为移民在西欧生活了几十年,但仍然没有完全理解其政治和社会特性。他的政治完全适应了俄罗斯国内的特点,他对外国的政策是基于对世界革命的期望,而对任何了解西欧的人来说,世界革命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幻觉。这里我们发现了俾斯麦和列宁之间最深刻的区别。前者通过其外交政策的成功确立了他的权力,后者通过其国内政策确立了他的权力。原因不仅在于这两个人的才能类型不同,还在于他们工作的环境不同。

  俾斯麦掌权时,民众已经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以及1848年革命中觉醒,开始了紧张的政治生活。事实证明,要把他的完全权威强加于他们,要废除他们独立的思想和行动是不可能的。在这一点上,他完全失败了。相比之下﹐列宁是在那些因战争而被激怒到极点的群众中上台﹐但他们还没有经历过独立的政治思想和独立的政治抱负﹐因此在怒气减弱后﹐他们毫不费力地服从于列宁的优越人格和他的同志们的力量。

  这里是列宁伟大成功的最深层的根源,但这里也是我对他的制度最大的保留的开端。因为无产阶级的解放首先意味着它的思想和活动的最充分的独立性。在1917年革命之前,俄国无产阶级在这方面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有希望的开端。因此,列宁一开始就给予了无产阶级最充分的自由。但是,他的方法所造成的政治和经济后果迫使他越来越多地限制了这种自由。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因为在这里我超越了讣告的范围,变成了论战。

  还应该指出,尽管我对列宁的方法持保留意见,但我并不对俄国革命的形势感到绝望。在我看来,从我的立场上看,列宁可能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在俄国取得了胜利,但他未能使革命取得成果。在这方面,俄国革命还没有结束。它不会和列宁一起被带进坟墓。

  在俄国,劳动人民群众的独立愿望也将最终被接受。到那时,俄国革命中所蕴含的一切果实,都将成熟。

  到那时,俄国的所有劳动人民和世界上的所有劳动人民,在运动中不分彼此,都会怀着感激的心情,记住他们所有伟大的先驱者,他们在几十年的斗争和磨难中准备了俄国革命,然后领导革命取得了胜利。同样,对于今天站在共产党对立面的人来说,列宁的名字也不会从这个神殿中消失。

  在我跟随列宁进入那片没有旅行者会回来的土地之前,世界上的劳动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共同缅怀他们死去的英雄,自由地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这种情况,我可能还看不到。

1924年1月28日,维也纳

  《革命史》(Revolutionary History)的脚注

  1924年1月21日列宁去世后,苏联政府报纸《消息报》驻柏林记者潘斯基-索尔斯基联系了卡尔·考茨基,请他写一篇关于列宁的纪念文章。
  作为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强烈反对者,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小册子中痛斥过他,这位德国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家对这样的请求无疑感到惊讶。然而,考茨基接受了索尔斯基的邀请,写下了下面转载的那封信/文章。这篇文章确实发表在了《消息报》上,并附有一篇社论导言,评论说,即使是考茨基这样的 "列宁主义的公开敌人 "也承认 "无产阶级革命的天才的伟大"。
  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理论杂志《奋斗》(第17卷,第5期,1924年5月,第176-9页)上。

(0)

相关推荐

  •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苏维埃缔造者——列宁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苏维埃缔造者——列宁

  • 考茨基、伯恩施坦是“叛徒”和“修正主义者”吗?

    <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全球导论> [南非]达里尔·格雷泽 [英]戴维·M.沃克尔 编 本期微信节选自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导论>一书,全文77 ...

  • 列宁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列宁是一位出色的宣传家,他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极其丰富,在列宁的论著中有许多地方论述了宣传思想工作,涉及宣传的目的.方法.手段.意义及其在党的工作中的地位作用.这些思想依然闪耀着时代价值的光芒. 列宁宣 ...

  • 世界历史大事件(1)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

    提起"布尔什维克"这个词,许多人可能都不会感到陌生.历史上,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共产党常常又被称为布尔什维克.那么,布尔什维克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呢?要讲清楚它的来龙去脉 ...

  • 【俄国近代史】俄国近代历史大事年表 俄国近代历史资料文化介绍[第2页]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 俄国伟大革命民主主义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于1862-1863年写的哲理性社会小说.刊登在<现代人>1863年三月号至五月号上,副题为<新人 ...

  • 世界历史人物——列宁

    1887年的一个冰天雪地的冬日,几个警察押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学生走在通往流放地的途中.路上行人稀少,只听见皮靴踩在积雪上发出的沙沙声.押送的警官突然问道:"小伙子,你为什么要造反?要知道你 ...

  • 杨维桢小楷《周上卿墓志铭》

    杨维桢书写此<周上卿墓志铭册>时已经六十四岁.从书法创作的功力积聚.书写状态和表现手段看,这个年龄当然是艺术创作的至佳时期.然而从传世所见的几乎皆为杨维桢行草书作品的现状看,杨氏所在乎和着 ...

  • 黄自元楷书《杨君墓志铭》

    黄自元,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代楷书家.1867年(同治六年)举人,1868年(同治七年)中进士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1870任顺天乡试同考官.1873年任江南乡试副考官,光绪间,迁河 ...

  • 黄自元的篆书楷书《曾公墓志铭》

    黄自元的篆书楷书《曾公墓志铭》

  • 罕见!赵孟頫楷书《故总管张公墓志铭》欣赏

    赵孟頫<故总管张公墓志铭> <故总管张公墓志铭>由方回撰文,赵孟頫书.这件墨迹为中楷,既具大楷沉着刚劲之气,又有小楷秀逸灵动之姿,在赵氏存世墨迹中甚少见. ▸ 这个国家的疫情为 ...

  • 墓志铭:风流难掩社稷功

    中国书法分为碑帖,历代以来也通常分为两派,一派学碑,一派习帖,故而形成碑学和帖学.碑书棱角分明,遒劲朴厚:帖书倾向于圆润流丽,婉转妍美. 碑书通常有历代遗留下来的庙碑.墓碑.造像和摩崖等,它们无一不是 ...

  • 黄庭坚《徐纯中墓志铭》韵味十足

    黄庭坚<徐纯中墓志铭>,全称为<宋故朝奉郎知洺州军兼管內劝农事上骑都尉借紫王君墓志铭>.江西省修水县黄庭坚纪念馆于1989年1月征集到一方刚出土的墓志铭,题头为:"宋 ...

  • 赵孟頫楷书《故总管张公墓志铭》欣赏

    赵孟頫楷书《故总管张公墓志铭》欣赏

  • 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王安石[宋代]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宝元时,朝廷开方 ...

  • 戚继光墓志铭

    闲情偶记 特进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孟诸戚公墓志铭(明)汪道昆 撰    闲情偶记 点校余自职方贰邦政,简记诸名将而综核之,慓者不坚,诞者不副,律之军志不偾则縻.要以为丈人,为司命,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