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叮嘱:家祭无忘告乃翁!多年后有人哭泣:如何告乃翁

宋朝是词的巅峰时代,但有一位文人却坚持不懈地写诗,他就是被誉为“亘古男儿一放翁”的陆游。他的寿命非常长,活了85岁,在当时是高寿。但是,陆游的一生,却并不顺遂。

刚刚出生的第二年,他就遇到了靖康之变。宋高宗时期,他参加科举考试,却因秦桧的阻扰而受挫。宋孝宗时期,已经名满天下的他被赐予同进士出身,并且担任了一些小官。

然而,陆游的志向远远不是在官场上混口饭吃。他见证了江河破碎,国难当头,一生都致力于抗击金国恢复河山。然而,仕途的不得意和南宋苟安的大环境,让他只能在奔波中吟唱。他最遗憾的事,就是活了那么长的时间,却没有见到宋军收复中原故土。所以,他在临终前,满怀不甘地写下了《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非常出名,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必学课程。它的基调是悲伤的,但却流露出看淡生死的情怀,通篇洋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小珏认为,如果论起思想性,中华古诗词无有出其右者。

诗人在临终前,自知大限已到,却并没有半分儿女情长,唯有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和未能收复旧地的遗憾。然而,陆游并不气馁,他始终坚信,最后的胜利是属于大宋的,未竟事业会有后来人完成,总有一天,后人会以捷报告慰九泉之下的他。

鉴于陆游的名气和这首诗本身的感染力,它迅速走红,在南宋军民中传唱。它如同一首战歌,唤醒了无数沉睡的仁人志士,为着国家兴亡而努力。

24年后,陆游的愿望看起来就要实现了。南宋与蒙古结盟,灭掉了宿敌金国。这本来应该是件大好事,然而,南宋本身并不比金朝好多少,主要是借蒙古之手来实现的。更可怕的是,前门驱狼,后门迎虎。远比金朝更厉害的蒙古崛起,对南宋造成了绝大的威胁。

必须承认,南宋比北宋争气,面对更强劲的对手,硬是坚持了44年。结局依然是遗憾的,华夏确实实现了一统,却不是由陆游的大宋完成的。“九州同”,却同在蒙古,宋地尽失,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跳崖的身影,成为南宋最后的尊严。

多少人经历了南宋被灭后,再读陆游的《示儿》,越发感伤。如果天下百姓都能像陆游那样,先国后家,将自己的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富强,蒙古再强,又有何惧?元朝初年的诗人林景熙只能写下《书放翁书卷后》,表达无比复杂的内心感受: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已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这首诗是《示儿》的唱和之作,意思并不复杂。它抒发了江山易主,国破家亡的伤感,更是表达了后人对无法实现陆游遗愿的愧疚之情。一句“家祭如何告乃翁”是整个南宋对陆游的道歉。

其实,陆游的家族对于南宋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在陆游的爱国感染下,他的后代表现得非常有骨气。他的玄孙陆天骐就跟随陆秀夫在崖山跳海自尽,孙子陆元廷、曾孙陆传义听说南宋灭亡后,郁郁而终。其余的后代们,谢绝了元朝的邀请,全部归隐林泉,拒绝出来为官。然而,汉民族再次实现“王师北定中原日”,还得等到近百年后朱元璋的横空出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