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4.24【2016-10-4】

#每日学论语#4.24【2016-10-4】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nè)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言语要谨慎,甚至可以到木讷迟钝的地步,但行动却要勤奋敏捷。”

【微言微感】

何谓才华横溢?

首先是博学多才,思想深刻,然后是能言善辩,多谋善断。

但孔夫子却不这样想。他虽然设置言语科,并且把它看做和德行、政事、文学一样重要,但是,言语课最好的宰我和子贡似乎并不被孔子喜欢。特别是宰我,言语科第一名,受到孔子的批评最多,是论语中最重要的反面典型(“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句话几乎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孔子对“巧言”不屑一顾最经典的,应该是“巧言令色,鲜矣仁!”

如此还不过瘾,老夫子又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什么是“巧言”呢?

直言快语吗?夸夸其谈吗?花言巧语吗?言不由衷吗?言而无信吗?

似乎巧言没毛病?关键在后缀——“令色”。孔子设置言语课,也大嘉赞赏“善哉问”,说明他并不讨厌会说,而是讨厌别具用心的说,说了不做的说。

人的聪明才智,不能聚焦在说上,而是应该聚焦在思上,学而不思则罔嘛?一个人,一心在学上,一心在思上,一心在仁义上,一心在礼仪上,那么就会呈现出“讷”的状态。

牛顿有一些木讷,别人问他是否吃饭,他都答不上来,一心在工作上;爱因斯坦有一些木讷,4岁才会说话,动作迟缓,常常望着天空发呆;陈景润也有一些木讷,性格孤僻,只会埋头做题,很少和人说话。

毛主席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是信奉: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说那么多空话废话有什么用?江山是打出来的,工作是干出来,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

在孔门弟子中,巧言的子贡,虽然有时候会被老师敲打,特别是拿他和颜回比较那一次——逼着子贡承认不如颜回,但是每到关键时候,最需要人力挽狂澜的时候,孔子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子贡。

齐国进攻鲁国,孔子很着急,让弟子们想办法救援。子路请求出战,孔子不同意;子张请求出战,孔子不答应;子石请求出战,孔子还是不答应;子贡一请求,孔子就答应了。而且子贡果然不辱使命,存鲁、灭吴、乱齐、霸越而强晋,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让天下诸侯团团转。

看来,君子讷于言敏于行,不是不要辩才,而是要慎言善言,言行一致。

多说无益,就闭嘴别说啦。

言多必失,就沉默是金吧。

说,要审时度势。该说的时候,要当仁不让,有理有据,一语中的,一言九鼎。

我口拙,特别缺乏随机应变,所以,特别羡慕那些妙语如珠的雄辩之士。但是,招聘教师,遇到那些咄咄逼人,口若悬河的,我一般会保持慎重。好斗的雄辩之才,很难成为好教师。那种斗倒斗瘫,再踏上一脚,喜欢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的风格,往往会逼得学生唯唯诺诺。我见过“口才好得无与伦比”的教师,那入木三分,刻骨剜心的话语,会让学生噩梦醒来还在检讨,许多学生会在她面前瑟瑟发抖,手足无措。

后来,读卡耐基的书,才知道最有能量的说服,不是咄咄逼人,不是滔滔不绝,而是和风细雨,而是娓娓道来,甚至于只是点头倾听,让对方敞开了说。

动画片《疯狂动物城》里面,有一个“大先生”——鼩鼱 (Mr.Big)。它个子最小,声音也不大,但是一言九鼎,说一不二,彪悍凶猛的北极熊只能俯首帖耳做保镖。

讷于言,敏于行。人们不是看你如何说的,而是看你如何做的。说了不算,多说无益,何必白说?说一句算一句,言出必行,不可更改,谁敢违背?实力,是说的本钱;行动力,是说的保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