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伯鲧传 治水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十方:伯鲧传 治水
第二章 治水
伯鲧还不知道帝尧对他的忌惮,还以为帝尧给他争取了立功的机会,是啊,如果能率领大家,驯服洪水,那将是多大的功绩,怕是能跟爷爷帝颛顼相比了。伯鲧越想越兴奋,越想越激动,用力拍着胸脯,对帝尧说:
“哥哥,你就放心吧,我一定竭尽全力,治好洪水,为哥哥你分忧。”
帝尧满脸苦笑,摆摆手说:
“好好去吧。”
伯鲧接受了治水的任务,开始热火朝天地做事。他到四方考察洪水的现状,发现暴雨导致江河湖泊都满了,水从江河湖泊中漫出来,淹没了平原,甚至一些比较低的山坡也被淹没了。伯鲧有一天看到猫头鹰筑巢,伯鲧是个喜欢观察喜欢学习的年轻人,他见猫头鹰用草、树枝、泥巴等就能围成一个坚固的窝,让里面的鸟蛋和小鸟平平安安,不由对治理湖泊有了想法;他又看到乌龟在泥地里爬过的痕迹,乌龟爬过之后,是一道深深的印痕,水自然在印痕底部流淌,不由对治理江河也有了一些想法。他召集众人,说出了自己治水的策略,那就是给江河湖泊修上堤坝,让河水不再溢出来,人们自然就能获得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众人都认同了伯鲧的观点。伯鲧见大家都没有异议,便说干就干,率领着军队、民众开始修建堤坝,要将洪水束缚在堤坝之内。
伯鲧这一干就是九年,这九年中,在大河以及大河的一些支流上,修了长长的河堤,也把一些湖泊用围堰围了起来,大大缓解了洪水肆虐的程度,说明伯鲧的治水策略是有效的,照这样持续下去,彻底驯服大河,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这帝尧来说,可就要出问题了。伯鲧为治水付出的辛勤努力,可谓有目共睹,而洪水在他的围堵下,也减轻了许多,各地方领袖们与他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军队在他的带领下也如臂使指,真是让帝尧心惊胆颤啊。
这个时候,帝尧的女婿,东夷族的舜,已经取得了帝尧的信任,并积极准备接帝尧的班。而在皇帝以来,首领世袭的制度下,一个女婿,又是东夷人,要想接班,无异于天方夜谭。舜要上位,前提要么是排在大舜前面的那些人统统死掉,要么是舜手中掌握绝对的实力。前者可以通过帝尧的手来实现,后者可以通过发到战争来掌握军队,而军队,目前可是掌握在伯鲧手中。
就这样,伯鲧不知不觉间,不仅成为了帝尧的心腹之患,也成了舜的首要目标,而他自己竟没有这样的觉悟,还带着众人为治水忙得不亦乐乎。
舜终于动手了,在帝尧委任他代为巡视全国之后,他向帝尧报告,国家已经处在灭亡的边缘。帝尧听到到这个结论,十分吃惊。舜便向帝尧一一说明,西北共工一族虽然被打败,但远没有臣服,仍然蠢蠢欲动;政府内的执政丹朱,尸位素餐,只吃饭不干事;伯鲧无能,治理洪水快十年了,耗费了国家无数人力物力,洪水还没治好;南方的三苗还在独立状态,而且时刻打算为祖先蚩尤报仇。真是内忧外患啊。
帝尧听了舜的报告,深获于心,是啊,伯鲧的威胁太大了。于是果断罢免了丹朱,流放到南方的崇山,代之以舜来执政;又解除伯鲧的职务,流放到东夷的郯;随后派人巡视共工一族,将他们的牧迁到幽州;又下令三苗族继续南迁到三危--三苗已经被从中原赶到了荆楚,好容易安顿下来,三危在更南的蛮荒之地,迁过去的话,估计也剩不下几个人了。
不出舜的意外,三苗抗命,而舜也顺理成章地率领军队南征,从此接过了军权。而在舜执政后,又对政府进行了一番清洗,大量任用东夷人替代黄帝后裔,即那些既威胁帝尧又威胁舜的人。待帝尧沾沾自喜地将所有威胁打倒之后,他也终于发现,原以为没有什么势力,可以轻而易举掌握的女婿,已经根深蒂固,无法拔除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