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省的重点中学,滕州一中不仅现在有规模宏大的东西校区,历史上校区规模也不输现在。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滕县一中校区南邻古滕县北城墙的杏坛路,南侧紧傍护城河,横跨杏坛巷、解放街,北靠北大仓(县粮食仓库)的前、中、后三大院校区,几乎占距了县城面积的六分之一。
其中面积最大的后院,建国初期曾是鲁中南行署直属子弟小学。建国初期的头两年,鲁中南行政区曾是辖六个专区、49个县的山东最大的行政区,所以鲁中南直小建设规模也不一般。随着1950年鲁中南行政公署建制撤销,鲁中南直小也随之撤销,在原址成立了解放街小学。据我一个原在原鲁中南直小读书的叫王书宝的发小介绍,原来的直小实行供给制,学校除了负责学生的食宿被服学习用具之外,每人还发一个小皮箱,就学条件可谓优越无比。1957年秋天,在原解放街小学原址上,几乎同时各办起了两个班的干部子弟私立中学和两个班的工商联子弟私立中学。主要招生对象是面对当年小升初的落榜生。教员是从社会知识阶层人员招聘的,包括一中当年的部分高中毕业生,其中教代数的褚俊亭老师和教体育的张振喜老师就是当年一中的高中毕业生。
1958年随着国民经济大跃进的形势发展,原来滕县县域范围在4个中学的基础上,一下增加了7个中学。原滕县中学改称滕县一中,校门由原来在前院杏坛路朝南的大门,改到新开通的新街北延线(现在的新兴路)中院朝西的大门。
后院的大门朝南的原解放街小学校区遂交给一中使用。由于后院校区是继承了鲁中南直小的规模可观的校产,所以院内除了东面有六排教室和办公室及北墙相邻一排整齐的学生宿舍之外,在庞大的体育场西邻还有一个体量不输当时的县委礼堂的大礼堂。当时该礼堂不仅是滕一中,同时也是济宁地区所有中学唯一的学校大礼堂。因此1960年该礼堂曾经成功地承办过济宁专区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
直到1961年秋天以前,滕一中的初中部全部在北院上学。由于大跃进时期无论农业和非农业家庭的学生,户口和粮油供应关系都转到学校,加上1957级的公办的初中各年级和私立的初中四个班都在后院上课,因此供应初中三个年级十六个班师生一日三餐的伙食,对伙房压力不小。好在由于有原来鲁中南直小的学生和教职工伙房较好的硬件建设基础,所以后院初中部相对于中院高中部九个班的师生食宿,压力相对稍轻一点。记得当年师生主食多是是地瓜干,中晚餐每个班一笼屉蒸熟的地瓜干,用来填饱肚皮是家常便饭,偶尔一次蒸玉米面和白面的夹心糕在每周食谱上被冠以“黄金糕”好听的名字,而小米煮胡萝卜的稀饭也被美其名曰“鲤鱼穿沙”,更令人可笑的是每周菜谱上时而出现的“金钩挂玉钱”,盛到每人碗里才发现是黄豆芽炒苤蓝片,加上每月一次“大闹包子周”等,都给缺肉少油的艰苦年代留下难忘的回忆。到了1961年我们高一三个班的同学,有两个班搬到前院过街天桥东面邻北墙的教室上课,一个班在在前院东部的教室上课。由于当年后院的大半包括部分教室和礼堂都交给县委党校,新招的初一新生也改在前院老校门东面的教室上课。当时前院靠北墙的跨街天桥两边仍保留着华北神学院(俗称北大洋楼)时期遗存的两座欧式洋楼,西边的是图书馆(现在的校史馆),东边的是钟楼,尽管当时的钟楼已被确定为危楼,但每天仍有一个叫华子的校工准时到三楼阁楼的阳台上为前院和中院的学生敲响上下课的铃声。五十年代的欧式石楼(现校史馆对面路东,很可惜于九十年代拆了)1961年在三年困难的最艰苦时期,国家经济政策作出了调整,凡是农业家庭的学生户口和粮油关系一律转回农村,学校食堂只供应非农业家庭的学生和教职工。所有农村家庭的同学每周从家里带煎饼和咸菜,学校三餐只能保证开水供应,用于泡煎饼和用家里带的炒糊盐冲汤喝。在1961年至1964年的高中学习阶段,非农业家庭的学生,最远的有的从东面的桑村、西边的望冢(现在的滨湖)公社每周步行往返三四十公里从家里带干粮和咸菜。尽管如此,我们城里的非农业家庭学生还羡慕农业家庭的同学能用地瓜干煎饼填饱肚子,而我们非农业户口同学在学校里每月粮食定量,尽管比市民的23斤半定量指标高一些,初中定量27斤,高中28斤,但处于长身体的阶段的我们,每顿饭只有三两馒头,加上无肉少油的煮菜,在“盐水萝卜白菜帮,苤蓝叶子冲菜汤”的艰苦学生年代,无论如何也无法填饱饥肠辘辘的肚皮的。
1962年以后进入高二的我们就搬到中院教室上课。当时中院进大院越过一片花园,左手边是两排办公室和校领导和教师宿舍,右手是一排物理化学实验室及手工劳动用房,往里走左手是前后两排高二高三的教室,右手边是校卫生室和勤杂用房,再往里走就是华北神学院时期保留下来的砖砌洋楼(上图),当时学校各教研组在里面办公。过了教研组的洋楼右手边不远处有一个通往杏坛巷的朝南的便门,左手边就是带讲台和400米跑道的大操场,县里和学校的运动会有时在中院大操场里举行。至于大操场东南角的师生伙房和后院原来的伙房比起来就显得简陋和寒酸了。滕一中的前、中、后三个院落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模样大变:前院除了还保留了原图书馆的洋楼外,最具欧洲建筑风格特色的唯一石砌墙体钟楼已被拆除,前院的大半交给了教育局和盖起了几栋宿舍楼;后院交给党校后仅保留了的东南角的地块盖起了教学楼和小操场;中院除了新盖的几栋教学楼和宿舍楼之外,在正对大门深处拆除了原教研组的砖砌洋楼,盖起了规模宏大的综合楼,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仅有三座洋楼的情景,确实是今非昔比了。
尽管如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一中三大院的的点点滴滴,仍留在我深深的记忆里永远难以忘怀。
作者简介: 周元淦,籍贯山东,1945年出生,1964年滕县一中毕业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70年分配海军北海舰队入伍,1988年授予中校军衔,1991年晋升上校,1993年高级工程师转业,青岛海牛、海利丰足球俱乐部职业化改革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之一,2005年从青岛市政府华侨服务中心处长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