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龄交往中受委屈,比教孩子说“我不喜欢你这样”更好的方法是...

(本文来自家庭支持咨询记录,文中均为化名)

叶子妈妈说:

叶子(女孩一年级)昨天放学后,和同班男孩小宝一起,想爬到小区的石柱子上去玩。叶子先爬上去坐着,小宝也跟着爬上去。石柱上地方不大,我让叶子让开一点位置给小宝坐,叶子马上往旁边挪了挪。但小宝还是使劲往中间坐,挤到了叶子。我看到叶子的表情,知道她有点不开心,但并没有表达。

我就对叶子说:“你可以告诉小宝,你挤到我了。”小宝一听我这话,马上说:“叶子也挤到我了。”我就说:“那你也可以告诉叶子,这里很高,挤到会很危险。”

事实上,我看到叶子根本没有挤小宝,当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我相信叶子虽然什么也没说,但肯定很委屈。这让我事后一直很内疚,觉得自己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支持。

这种情况,我作为家长,有没有更好的回应方式呢?

平日也常有这种情况,只要是人多的集体环境,叶子就站在外围,根本不敢挤进去。有时候好不容易占了个位置,其他小朋友轻易就能把她挤开。想到这样的场景我就很难过。孩子在同龄人中间为什么总是受委屈的那一方?好像任何一个孩子都能轻易碾压她。我该如何教会孩子不被欺负?

家庭支持咨询老师回复:

咱们先来讨论后面叶子妈妈提到的问题——“如何教会孩子不被欺负”。

身边发生了某件事情,孩子在判断这件事情的性质时,会有一个重要的参照,就是大人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如果大人是镇定的,那么孩子会倾向于认为这件事不用紧张,而如果大人是紧张的,那么孩子就会倾向于认为这件事值得紧张。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乔尔哈勃博士,是专门研究青少年欺负与被欺负问题的专家,乔尔哈勃博士明确指出,7、8岁以前的孩子对于社交冲突的感受,很多时候是不确定的,他需要通过父母的感受来学习“如何感受冲突”。

真正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的欺负行为,通常都发生在8、9岁之后。如果孩子在同龄社交中受挫,我们当然应该安慰孩子的情绪,但需要避免给事情定性为“被欺负”,给孩子留下“我是受害者”的心理认识,因为这种受害者心理,正是孩子将来无法从容面对冲突、进而可能成为真正的受害者的根源。

我们再来看这次具体的事情,每个人在亲子互动中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复盘绝不是为了给大人挑毛病,而是希望寻找到进一步优化的方式,帮助我们在未来能够更好的支持孩子。下面我们来一起复盘爬石柱的事。

事情经过:

小宝挤到叶子,妈妈看出来叶子的表情有变化。妈妈对叶子说:“你可以告诉小宝,你挤到我了。”

复盘分析:

按照乔尔哈勃博士的观点,我们在教叶子说“小宝你挤到我了”的时候,传递了什么样的感受呢?

小朋友在一起玩,有肢体上的碰撞,是特别正常的事情,也是避免不了的。这种碰撞发生的时候,小朋友未必认为这是一个冲突,我们大人介入引导的时候,需要格外留意避免往“冲突”的方向去引导,当我们教叶子明确的表达出拒绝的态度,小宝其实已经接收到了这种讯号,因此小宝给予了言语上的反击。

大人介入的时候,在态度上要轻松,只需要引导恰当的行为就够了。

具体到这次的事情,叶子妈妈可以参考这样的方式:之前妈妈已经引导过叶子,给小宝留出空间,小宝爬上石柱后挤到了叶子,妈妈可以继续使用轻松的语气(语气是非常关键的)说:“小宝,你可慢点儿,别把叶子挤掉下来了,叶子要掉下来我可被砸扁了”。同时我们可以继续跟叶子说:“叶子,你往后挪的时候也慢点儿,要把小宝挤下来更不得了,我得被砸一跟头。”

我们两边都引导,双方孩子都获得关注和理解,我们带给孩子的感受是——这里不存在矛盾,只是需要小心一点。孩子从中学到,事情原来可以这样处理,减少生硬的拒绝,也就减少了同龄冲突

我们在内心中一定不要给叶子一个负面的定位,比如在社交中容易受委屈,这样的定位会让我们放大相关的表现,作出过度的反应,结果会让孩子越来越往这个方向发展。在游戏和亲子互动中,让叶子有更多的获得掌控、展现力量的机会,关注叶子什么时候展现出了这样的力量,有更多成功的体验,慢慢叶子就会把积累起来的勇气应用到同龄社交中去。

游戏力家庭支持

帮助2-8岁

在幼儿园、小学遇到明确困扰的孩子,

通过孩子、父母两个方向合力,

有效支持孩子

由内而外逐步增强对环境的适应力。

主要为有以下一种或多种表现的孩子提供帮助:

  • 容易紧张焦虑;

  • 同龄社交困难;

  • 遇到新事物、新环境时,谨慎退缩,缺乏自信;

  • 容易冲动、发脾气;

  • 情绪调节能力弱,产生情绪后很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

每个家庭都有两名老师提供支持,游戏老师支持孩子,咨询老师支持父母。

游戏课程:

专业的游戏老师每周进入家庭,和孩子展开以人际互动游戏为主的一对一游戏课程。

一方面让孩子在游戏中逐渐增强自信心、自控力和适应力,另一方面,也为家长提供了“如何根据孩子的独特需求,高质量地陪伴孩子”的直观示范。

咨询支持:

咨询老师、游戏老师与家长一起组成专属微信群,共同面对养育难题。

老师通过孩子日常的行为表现和情绪状态,分析孩子的心理需求,为家长提供建议和方法,优化日常亲子互动方式,带动和鼓励父母实践高质量陪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