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用大数据研究苏轼的另一面:素质教育也是分层的

教育·美文·感悟

-1-

这几天,一篇源于清华附小六(4)班公众号的文章《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在微信朋友圈火得一塌糊涂。

这个班的小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了以苏轼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

其研究主题包括《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等等。

正如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任孟山说的那样,这才是教育的应有魅力。

他在文章里说道,让小学生动手做“课题研究”,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小学教育中,十分普遍。通常老师设置主题,学生们分工合作,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加以分析,写成“小论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陈述、“答辩”。在这过程中,老师、家长通常只是起引导作用,由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2-

其实在这些方面,清华附小早就和国际接轨。

据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介绍,这类研究在该校并不是头一例。

“今年给学生定的题目是研究苏轼,因为今年是苏轼诞辰980年。去年是鲁迅逝世80周年,所以清华附小的高年级孩子们研究主题是鲁迅。”

“学生们研究鲁迅为什么留一字须、头发为什么是硬的、为什么喜欢看电影、为什么爱吃辣椒……这样鲁迅在孩子们心中就立体活跃起来。”

清华附小从低年级就开始小课题研究,比如观察树叶;中年级开始研究生活中的现象,比如闰月的由来;到高年级就要开始进行整合主题的内容研究,以人物带动作品,打通全科教学。

窦桂梅说,这其实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该班的语文老师随班5年,数学老师随班4年,平时就对学生进行类似研究训练。

比如研究哪种共享单车最好用、北京车牌为什么会是字母和数字整合、身份证号前面的数字是什么关系……

可以说,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一种教育叫素质教育,相信那一定是清华附小现在的模样。

-3-

当然,质疑也随之而来,人们怀疑,没个“好爸爸”,清华附小的学生还能“遇到苏轼”吗?

人们找出了清华附小的招生简章,发现其招生范围是父母至少有一方是清华的教职工,或者是符合条件的清华三代,还有一部分特殊条件的人才的子女。

这样的家庭背景,本身就聚集了太多常人不具备的资源。

比如一位一线语文老师就撰文说道,清华附小的孩子查找的材料不但有各种版本的苏轼诗词全集,而且还有《东城先生编年诗》(五十卷清乾隆二十六年海宁查氏香雨斋刻本)和《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邹同庆王宗堂著)这样的极为专业的书籍,而且前者找到的居然是哈佛线上图书馆的竹纸线装扫描书,这使作为中文系本科生的自己惭愧不已。

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家长有没有提供过帮助?相信可能性不小。

-4-

另一个明显的优势是学校的师资。

笔者没有查到清华附小教师的毕业学校分布,但网上有北京一些著名中学老师的聘任信息,里面大多数都是清华、北大、人大、北外等名校的毕业生。相信清华附小也与之相差不远。

而我们知道,基层师范院校大多是压着二本线录取,其生源的高考分数,比那些名校生差了200分都不止。这些学生再经过四年不同档次的高等教育之后,他们之间的能力差距恐怕会更大。

据清华附小2015年7月官网的资料显示,学校有特级教师5人,硕士生导师21人,硕士以上学历50余人,博士生导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2000余名学生。

笔者搜索了本地师范学院的简介,发现其硕士生导师的人数居然也是21人,和清华附小的数量一样!

而我们这所师范院校,承担着为全地区输送合格教育人才的任务,学校有16000余名本专科学生,各类成人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学员常年保持在10000人以上。

如果也用大数据算一下清华附小和一所普通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恐怕中间差的不止一个几何量级。

-5-

不过有专家说了,探究式教育在哪里都能施行,农村也可以因地制宜。

比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就认为,“不一定要研究苏轼,农村的孩子可以研究放牛与天气的关系,诸如此类,从生活中问出‘为什么’。是不是形成研究报告不重要,关键是要有探究世界的兴趣和方法。”

乍一听说得非常有道理,但转念一想,就算是研究牛,农村孩子最大的优势只不过是见真牛更方便一些。

而从资料的丰富性,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家长提供的帮助水平,师资的专业素养等等,恐怕都要比清华附小差得很远。

同样是向人咨询,那里的孩子可能就近就能问到全国知名的学者,如果查资料,他们可能借用最好的图书馆。而农村的孩子,他们能使用的图书馆只有可怜的两间房子,里面的图书一部分来自捐赠,一部分来自应付检查购买的快餐式读物,根本就没有专业的书籍。而他们的老师,可能自己连个像样的论文都没写过,连个真正的课题都没做过。

很可能,同样是研究放牛与天气的关系,清华附小的孩子们最后仍然会完胜农村的孩子。

-6-

一篇《当小学生遇见苏轼》,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什么是真正的探究式学习。

我们发现,当农村师生还满足于探究式学习就是分组讨论,家长还为咬牙给孩子买了架钢琴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人家已经开始了学术课题式的研究。

而这些,是我们的孩子上大学之后才可能遇到、才有机会真正学会的学习方式。

我们努力的天花板,仍然只是别人的起点。

小学生用大数据研究苏轼让我们知道,即使是素质教育,其实也是分层的,也会受到各种外部资源的限制。

这也给农村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提了一个醒,不是实现了素质教育和探究式学习,我们的下一代就能完成逆袭。很可能,差距还会被拉得越来越大。

作者:遗君明珠,教师,时评人,自媒体平台作者。侧重于教育、美文、人生感悟。千万级阅读代表作《录取通知书也是一张别离票》、《我们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最坑老师的教育名言排行榜》。微信公众号: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