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3.5【2016-8-21】
#每日学论语#3.5
【原文】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wú)也。”
【译文】
孔子说:“落后的夷狄都有君主统领,不像中原,虽然有君主,名存实亡。”
【微言微感】
“夷狄”,指的是华夏神州周边那些野蛮而缺乏教化的少数民族,习惯上我们称之为“北狄”“西羌”“南蛮”“东夷”。
中国的战争史,很大程度上都是和这些少数民族打打杀杀。基本规律是此消彼长,中原强大周边就消停一段时间,中原皇帝羸弱了,周边那个少数民族出现了强悍的首领,就会折腾折腾,企图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秦始皇霸气十足,汉武帝英明神武,唐太宗文治武功……天朝兵强马壮,四周宵小只能慑服,否则就只能像匈奴一样被揍个鼻青脸肿,落花流水。中华昌盛,才敢底气十足说:“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周幽王昏庸,西戎入侵;宋徽宗羸弱,大金国猖狂;等到了南宋,积重难返,腐朽不堪,就成就了成吉思汗的霸业;明太祖朱元璋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于是八旗兵马一涌而至,入主中原,几乎阉割了中华文明。
按道理说,小数民族毕竟是少数,总共才多少兵马?怎么就能“小蛇吞大象”呢?
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wú)也。”意思是:“连蛮荒之地,因为有君主的雄才大略,都能迅速强大。不像当今周天子,整个暮气沉沉,不思进取,所以才造成礼崩乐坏,天下大乱。”
原来,打败我们的,不是敌人,而是我们自己。连夷狄都从我们这里学会了君臣之道,我们居然自己荒废了。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君不君,臣不臣,一片混乱,哪里还有大国气象?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能够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其实都是华夏文明的学生。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知天下。
大周朝八百年,靠的是封建制度和礼乐制度。
大汉朝400年,起初靠的是萧何的“约法三章”,后来靠的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唐盛世290年,虽然整体上是道家的思想,但是唐太宗提出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实也是源于儒家文化(出自荀子)。
宋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夷狄之有君”,有什么样的君?雄才大略,志向恢弘,深谙中原文化。特别是后者,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一定是它的开创之君,对中原文化是有研究的。魏孝文帝、成吉思汗、忽必烈、皇太极、康熙大帝……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谁重视礼法,重视秩序,君明臣贤,顺应民心,谁就能笑到最后。
制度很重要,人才更重要。“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好的制度,一定是贤者掌舵,能者撑篙,人尽其才,众志成城。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和负责生产的平民阶层。术业有专攻,各个阶层,所受教育不同,分工不同,职责不同,各安其位,各尽其职,才能保障国家机器平稳前行。否则,眼睛盯着别人的工作,对自己工作应付了事,这是永远也不可能共同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