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吃三食、做三事、重三防,不生病,省下药钱过大年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
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
在这样的气候里,人是很容易生病的,还有一个月左右也就过大年了,没人想在此时生病,自己遭罪不说,药钱也要花不少。
所以,小寒时节更要注意养生,从各方面做好身体的保养,争取不生病!
今日小寒,吃三食、做三事、重三防,不生病,省下药钱过大年
吃三食:
1、羊肉
小寒节气时,温度比较低,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身体中有充足的能量,身体才会温暖。
因此,小寒节气时一件优质的羽绒服抵不过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建议每周吃一次,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2、鸡汤
鸡肉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烟酸、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小寒节气,补冬的时候,不妨吃些鸡汤。
鸡骨鸡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营养成分大多会溶入汤中,极易于人体吸收,是冬季补气补血的进补佳品。
经常喝点鸡汤,还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升身体的免疫能力。
3、糯米饭
一些地方在小寒时节有吃糯米饭的传统。
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乎乎。因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
中医理论上来说,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做三事:
1、起居保暖
冬季睡眠的保证,对维持身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小寒时节更是如此,要做到避寒就应尽早入睡。夜间11点到凌晨1点之间,是一天之中最为寒冷的时候,也是最适宜的入睡时间。
睡觉前要注意颈部的保暖,尽量不要裸露在外,以免引发落枕。
此外,中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也需要进行午睡,这有利于身体在一天之中的平衡过渡,补充精力。午睡以半小时为宜,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2、出行防滑
人们的关节在冬季僵硬了许多,加上厚重的衣物,使得行动十分不便。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时常大雪纷飞,路面变滑,外出时很容易摔倒受伤。
因此,建议穿着宽松保暖并且具有一定运动性能的鞋子,女性朋友最好少穿高跟鞋,以免摔倒伤及筋骨。
3、适量运动
俗话讲:冬练三九,小寒节气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大好时机,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室外气温过低,容易造成体表血管遇冷收缩,流速减慢,肌肉的粘滞性增加,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柔韧性降低,如果此时马上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极易造成运动损伤。
因此,运动前要做一些准备活动,慢跑、擦面、拍打全身肌肉,或是双手抱拳虎口相接左右来回转动等。
这样可以增加手指的灵活性,预防冻伤。
冬季注意不要剧烈活动,减少精气消耗。锻炼以动作缓慢、轻柔、运动量不大的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健身方法为佳
重三防:
1、防肠胃病
小寒时节天气寒冷,胃肠道的活动增加,腺体分泌旺盛,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往往频发上腹痛、反酸、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多数发生在这个时候。
一种颜色:黄色
五行中,黄色属土,入脾胃;因此我们讲,肠胃不好的人,可以多吃一些黄色的食物。
小米: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老少皆宜;同样适合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的人群食用;
玉米:其纤维含量较高,可以刺激肠道蠕动,缓解便秘;黄豆:促进肠胃蠕动,起到通便的作用,还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
南瓜:富含维生素A,可保护胃黏膜;香蕉:含纤维素,有较强的通便作用,还可以保护肠胃健康。
一杯茶水:木山药柑皮茶
木山药,俗称婆婆丁,入肝、胃二经,擅长清胃热,治胃痛,还可消炎杀菌,对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木山药,还可杀灭幽门螺杆菌,减少胃溃疡的发病几率,对于各种类型胃脘痛,也有改善之效。
柑皮,味辛、苦,入脾肺二经,可理气健脾,调中和胃,擅长治疗脾胃气滞证。
此外,柑皮所含的挥发油,可刺激胃肠道平滑肌,促进消化,排肠道积气,增强食欲。
二者配搭在一起,泡水喝,养胃杀菌,消炎止痛,杀灭幽门螺杆菌,改善胃炎、胃溃疡,健脾和胃,效果尤佳。
2、防上火
冬季天干物燥,人体免疫力低下,加之人们穿的衣物厚重,极易引发上火症状,并引起口腔溃疡。
下面介绍3种简易疗法:
蜂蜜疗法——
将口腔洗漱干净,再用消毒棉签将蜂蜜涂于溃疡面上,涂擦后暂不要饮食。15分钟左右、可用蜂蜜连口水一起咽下,再继续涂擦,一天可重复涂擦数遍。
木耳疗法——
取白木耳、黑木耳、山楂各10克,水煎,喝汤吃木耳,每日1~2次。
苹果疗法——
取叶苹果(梨也可以)削成片放至容器内,加入冷水(没过要煮的苹果或梨)加热至沸,待其稍凉后同酒一起含在口中片刻再食用,连用几天即可改善病情。
3、防冻疮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
产生冻疮的根本原因是体表远端皮下静脉毛细血管内的平滑肌遇到低温发生痉挛时,便会降低血管的通透性,使血液产生滞留现象。
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预防。
增强抗寒能力: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皮肤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慢性病患者除积极治疗相应疾病外,还要增加营养,保证足够的热量供应,增强耐寒能力。
做好防冻准备:
外出时注意戴好手套、耳罩,穿厚袜和棉鞋。
平时常揉搓脸、耳、鼻和手,以加强局部血液循环。
寒冷敏感者多吃些热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胡椒、生姜、肉桂。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