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鲁丨我看到了繁荣与衰败,也看到了机会与未来

李鲁,20岁,现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6岁出版长篇小说《我去 中学》。19岁出版英文长篇小说 Salvation(《救赎》)。现为《北京晚报》专栏作者。

在美国上大学的这三年,我每年暑假回国一次,每回来一次,总能发现一些变化。以往对于国内变化的认识基本停留在经济建设上,例如新建的购物中心、新整治的城市绿化、新修的地铁线路。尽管每次都有感官的刺激,但多看几眼也就麻木了,毕竟每年都有拔地而起的新楼,新楼高过旧楼,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常态,就像今年,我一下飞机的第一天,就看到北京CBD中的“中国尊”已然鹤立鸡群,虽然确实刷新了北京最高建筑的纪录,但是也在意料之中。

然而回来几天以后就发现,这次回来看到的变化似乎不同于以往,我所受到的刺激并非来自那些高大上的建筑,而是更多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看似不起眼,却刷新了我对中国经济形势的认识。

回国没几天,我去小区附近一家超市买东西。那家超市是我早在小学时就习惯光顾的,规模大、商品多,算是附近生意最好的一家。一年前我去这家超市,即便不是双休日也人山人海,到处有打折的、送赠品的促销人员大声吆喝着,热销的商品常常需要“挤”才能靠近,收银台前等待结账的队伍排成长龙。然而时隔仅一年,还是这家超市,场景之冷清却着实让我震惊:购物的人零零星星,货架上的商品稀稀落落,收银台前没有等候的队伍,购物的人也是不紧不慢东挑西捡,工作人员不再忙于在各个货架之间补货、整理。整个超市完全是一副萧条景象。

行业的萧条不止存在于超市这类大型综合零售业,更普遍存在于银行、手机营业厅这样的柜台服务业。我回国之前,老妈去帮我开通去年停机的手机业务,她也看到了类似的景象,大厅里空空如也,只有几人在等候叫号。银行也是如此,从前即便有金卡也要等上一两个小时的业务,如今甚至不用十分钟就办好了。前两天有人来家查水表,查完当场就在支付宝上支付了,还说以后连查都不用来查了,让直接把水表数字拍照发给他,再在支付宝上支付完事。他临走前和老妈互相加了微信,看来那个位于繁华十字路口的自来水公司收费大厅,也是可以关掉了。

无论是超市还是银行,萧条的背后是网络上的交易大大取代了线下的交易。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普及的年代,人人都开始使用基于网络的服务,从前在超市买的柴米油盐如今在网上都能买到,省得走路、拎包,价格还便宜;从前在银行柜台办理的业务如今在网上银行一样能办理,只需轻轻一点,省去的不仅是漫长的等待叫号时间,还有不菲的手续费。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和便捷,大量的传统行业都改头换面,以新的形式出现在互联网平台上,而这些行业的线下载体就像一副被架空的躯壳,日渐萎缩。

其实这个趋势我早有预见。三年前,我陪朋友去中关村海龙大厦办事,就已经看到早年人声鼎沸的手机卖场已是人去楼空,震撼之余我意识到了电商对电子产品零售业的致命打击。三年后,面对互联网的急速扩张以及它对传统行业的吞噬、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我感受到了更巨大的震撼,仿佛几年前电子产品零售业的倒塌预示了如今其他各种行业的逐渐死亡一样。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并未减少,然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使其成为了“物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遵循效率最大化的原则,在生产和供给的过程中逐渐取代了“人力”。这也就是为什么互联网平台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线下交易平台的原因。

从互联网诞生至今,它从未停止过进化,然而人们对其进化速度、程度的低估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革时感受到的震撼,以至于很多潜移默化的变革还没来得及让人思考,就已经自然发生了。

不过,变化中也有不变的东西,或者说是往反方向变化的东西。比如,饭店依然爆满,电影院甚至比过去更加兴旺,有的场次竟一票难求。我去年暑假健身的那家俱乐部,不仅没衰败,反而还重新装修,添置了更多器材。不管虚拟经济如何发达,人们还是要亲自吃饭,“吃饭”这个实体是不可替代的。看电影要亲自去看,健身要亲自去健,旅游要亲自去游,凡是这类需要人亲自去体验的行业,未来恐怕会更加兴旺。

因此,在这个暑假我寻找实习机会的时候,尽管也面试了几家银行、证券、咨询公司,和我学的经济专业也相吻合,但我最终选择了去NBA,就是美国人打篮球那个NBA。我想,哪怕未来能够生产出会打篮球的机器人,人们还是想看杜兰特亲自上场,人们还是需要亲自到球场去欢呼,去体验那排山倒海的气氛。

只要人还是人,数据就代替不了人性。我相信这一点,而未来的机遇也正在于此。

苹果用户专用赞赏二维码(作者本人收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