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与集体备人
集体备课与集体备人
作者:李广生
合作是一种技能,这一点为教师所熟知,他们还知道如何培养这种技能,把这种技能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有可操作性的技巧,通过习得这些技巧而形成合作的能力。但是,在真实的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孩子知道怎么合作,甚至也知道应该合作,但真正的、深度的合作却没有发生。这种现象和另一种现象——明明学会了知识但就是不能在实践中应用,明明懂得了道理但就是不能在行动上落实,有相似之处,让教师颇为挠头。
知识不能应用到实践中、观念不能落实到行动上,教师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通常是训练,提供大量的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制定各种规则和制度规范学生的言行。不可否认的是,训练确实发挥了作用,让教师和学生在付出努力之后看到了成果。但是,这种方法能够迁移到合作能力的培养中吗?通过合作方法的反复训练,真的能够让孩子获得合作的能力吗,或是让合作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好像天生就有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下课铃一响,他们急急忙忙跑出教室,仨一群、俩一伙,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合作自然而然的发生了。没有人指导、没有人干预、没有人评价、没有人组织,他们自动结成小组,主动承担某种角色,合作开展活动。上课铃一响,他们意犹未尽的走进教室,被教师安排到某一个小组中,和其他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教师布置一项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为了保证合作的效果,教师要指导大家如何合作,告诉每一个人在小组中承担的任务,还要鼓励大家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即便这样,合作依然进行的很艰难。
没有干预,合作自然发生;有了支持和指导,合作反而难以发生。这是为什么?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在我们的基因中就有融入集体、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本能需求。合作像一粒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里,一旦环境适宜它们就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合作技能的培养固然需要,但合作文化的建立更加重要。
合作是一种文化,“生命课堂”追求有合作文化的课堂。
技能可以通过训练获得,文化的培植和涵养虽然与训练不是对立的,但也不能寄希望于训练。教师是课堂文化建设的主导者。教师致力于建设一种什么样的课堂文化,意味着学生向哪方面发展、接受的什么样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明确这一点: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他们可能听不懂、学不会、用不好,但是我们营造的课堂文化,却在无时无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当学生在合作中遇到困难时,教师有必要反思自己:我真的热爱合作吗?如果教师都无法和学生形成合作,那又怎么要求和指导学生与学生形成合作呢?
“今天我学习了比的概念。相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比这个词。下面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认真阅读教材,并相互讨论,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方案,能够更好的理解比这个概念。”一节课就这样开始了。坐在教室里听课的我对旁边的教师说:孩子们的合作学习一定非常精彩。他说:为什么?我说:不信你就等着看。
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合作学习进行的很深入,不少孩子提出很有意思的方案,由此可见他们对比的概念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在讨论这节课时,有人把成功归结于教师的学习任务设计的好,不是从认识概念的目的出发,而是从应用概念的活动入手,让思维向高阶发展。同时,让学生设计方案,成为自己的老师,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深度学习的体验。
“这个学习任务设计的确实好,”我说,“我们是不是采访一下这位教师,这个设计的灵感从何而来呢,你是怎么想到这样设计的?”
他非常谦虚的说:“我想的很简单。既然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或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怎么学为何不跟学生商量商量呢?他们知道怎么学了,自然也就学会了。”
“商量商量”,我请大家注意这个词,并提醒大家有个人的课堂经常提到这个词。大家一下子想到吴正宪老师,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一个能在瞬间点燃课堂的神奇的老师。这位教师也表示,他确实受到吴老师的启发。
“商量的意义何在?”我们聚焦这个话题讨论。
商量是一种态度,这态度的背后蕴藏着民主、平等、尊重,是教师主动向学生抛出的合作的橄榄枝。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合作文化的存在,孩子们合作的热情被激发,合作自然发生了。
教师能否敞开胸怀平等的与孩子进行合作,能否营造合作的课堂文化,是建设有合作的课堂的关键。孩子从未停止对教师的模仿,包括那些不服管教的孩子,因为他们要通过模仿来获得自我认同,从而确立自己并融入环境。如果教师以合作的态度和方式开展教学,那么学生就会以合作的态度和方式进行学习。教师能够与学生商量,学生之间就能够相互商量。合作正是建立商量的基础上,也是在商量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我们多么希望这个世界多一些协商和对话,是合作而不是对立让世界更加美好。课堂理所应当成为培养这种文化的土壤。
让教师拿出商量的态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实际上教师在工作中并不擅长合作。同时还有一点也非常值得注意,教师更习惯在知识教学上合作,而不习惯在人的培养上合作。学校会把同一学科的教师分配在同一间办公室,而不是把同一个班级的教师组织到一起。几个教师教授同一个班级,他们很少交流。几个教师教授同一个学科,他们经常研讨。是人的培养重要还是学科教学重要?我们经常口是心非。教师之间少得可怜的合作,基本都是围绕学科进行的。大家集体备课、共同研究,主题是教什么、怎么教,手捧着教材、心想着课标、眼睛盯着成绩,便形成带有功利色彩的合作文化。教材挖掘的那么深入了、知识整理的那么系统了、教学设计的那么完美了,他们还有必要跟学生商量吗?而虚情假意的商量再怎么伪装也瞒不过孩子的眼睛。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计划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但几乎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有计划的开展“集体备人”活动。这种带有功利倾向的合作文化被教师带入课堂,严重影响课堂合作的发生。
教师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与学生合作,而不是如何让学生合作。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