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学越傻?
为什么越学越傻?
作者:李广生
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讲书呆子的故事,大致是:一个书生,酷爱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了最后非但没有成为人才,反而成立了废物,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生活都不能自理,闹出很多笑话。大人给我们讲这些故事,主要目的是告诫我们不要死读书、读死书,否则就会读书死,必死无疑。
当时我觉得很吊诡,为什么大人一再强调读书很重要却又一再警示死读书很危险,到底要不要我们读书?
这种吊诡的事情依然在当今的课堂中延续。
学习可以让人聪明,同样的,学习也可以让人变得愚蠢。思维的灵活深刻和思想的狭隘僵化都是学习造成的结果。大脑具有可塑性,脑科学的这一研究成果让人们不再迷信其实并不靠谱的智商测试,重新树立对后天努力的信心。大脑是基因和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个人都是自己大脑的雕刻师,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经历塑造着自己的大脑。
学习很重要,但学什么和怎么学更加重要。
读书、写字、做题等活动当然是学习,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这些活动大脑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发生着微妙的生理上的变化。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对功能产生影响,表现为对某种信息更为敏感、对某种思维方式更为擅长、对某种技能更为熟练,等等。脑成像技术已经证明,从小接受音乐训练的人其大脑结构与常人有微妙的区别,而他们刚出生时拥有和别人一样的大脑。学习不只是通过获得的知识而主要是通过获得的体验对大脑进行塑造。于是,这样一个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是把大脑塑造成装满知识的容器,还是把它塑造成能够灵活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指挥中心?这取决于我们给它们创造什么样的体验。
曾几何时,“讲、背、练”被认为是学习的三大法宝,课堂上千篇一律的重复着这三件事——讲知识、背概念、做习题,学习体验是如此的单调且枯燥。这样做确实有利于短时间内高效率的获得知识,在相关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真的有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吗?有些人会不以为然的说:即便现在的学习枯燥一点,哪怕学到的知识没有用处,那怕什么?先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再学自己喜欢的东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迟。表面看这样想很有道理,毕竟要先渡过眼前的难关嘛。事实上这种盲目的乐观、短视的行为会产生极大的恶果。长期接受这种枯燥乏味的训练,孩子的大脑发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会越来越僵化、越来越机械、越来越狭隘,只会背知识不会用知识,只会做题不会做事、做人,只会听讲不会批判。这就是越学越傻。
“生命课堂”正是处于这种担心才积极倡导建设有体验的课堂。不仅是知识,学习中的体验同样进行着对大脑的塑造。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丰富的、积极的体验,让孩子们在各种各样的体验中增长知识并让大脑更加聪明。
“生命课堂”提出教学的逻辑: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对于许多一线教师来说,在逻辑起点上就陷入了误区。毫不夸张的说,还有很多教师不能明确的回答“为什么教”,就像很多学生对“为什么学”懵懵懂懂一样。教师“傻教”、学生“傻学”,所以越教越笨、越学越傻。
为了传授知识仅仅是教的一方面,为了丰富体验是不能缺位的。“我要把那些知识教给学生?”这是教师在备课时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实际上教师还需要更加认真思考另一个问题:我给学生创造什么样的体验?课堂上教师问学生:你理解了吗?学生摇摇头说不理解。教师责怪道:你怎么还不理解?学生无言以对,因为他真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不理解,如果他知道的话恐怕就不会存在理解的问题了。他们因此而自卑和焦虑,甚至自暴自弃。老师要是这样问: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简单的调整对话方式,孩子就从挫败的体验中走出来,进入到直面问题积极探索的体验。就像过程往往不结果重要一样,这种体验要比理解这个问题更加重要。
《苏格拉底之死》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一篇文章,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思。文章难度较大,教师不好讲,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前来为老师送行的学生中的一个,看到老师即将饮下毒酒,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对他拒绝出逃和认罪你是否支持?教室安静下来,大家陷入了思考。一个学生站起来交流他的观点,一个高中生、一个大男孩,居然泪流满面。多么美妙的体验!这一份独特的感受将深深地印在他的生命中。
不是知识越多越聪明,是体验越丰富大脑被激活的机会和区域越大,孩子们独具潜能和创造力才有可能得到开发。
切记:学习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没有体验的话。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