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迄今发掘数千汉墓(图)

制图:严明

2011-04-03 10:07:00 来源: 扬州晚报

  这些年来,蜀冈一带、丘陵之上,都陆续发现了很多古墓,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称,扬州考古发掘的墓葬以汉唐时期的为主,汉代流行厚葬,考古发掘的大大小小汉代古墓迄今为止有数千座,而且规格等级齐全,有王侯陵墓、列侯墓葬、汉代刘氏家族墓、士大夫墓、平民墓;且沿袭时间长,400年没有间断。

  扬州汉墓分布

  随着曲折的蜀冈蜿蜒分布

  随着蜀冈曲折的走向,汉代墓葬也随之蜿蜒分布。就已出土的汉墓地点所知,主要集中在仪征市的胥浦、曹山、大仪等乡镇;邗江区的杨庙、司徒庙、甘泉山等乡镇;扬州市的东风砖瓦厂、城北乡、农科院等地;江都市的艾菱、邵伯等地;高邮市的天山乡、湖滨;宝应县的射阳、范水等地。

  扬州的汉代墓葬,有的规格等级很高,属王侯级的墓葬有好多座,如已经考古发掘的有西汉第一代广陵王刘胥夫妇的合葬“黄肠题凑”木椁墓,有东汉第一代、也是最后一代广陵王刘荆多重券顶砖室墓;有列侯等级的墓葬,如邗江甘泉的“妾莫书”汉墓、巴家墩汉墓、老虎墩汉墓、军庄汉墓、仪征龙河烟袋山汉墓、宝应九里一千墩汉墓等。没有发掘的有仪征庙山汉墓、周山汉墓、甘泉老山汉墓、汪家山汉墓、吴家山汉墓、姚湾三墩汉墓、张家墩汉墓等。特别是两座汉广陵王墓,其墓葬形制、建筑、工艺、随葬遗物方面,都填补了丧葬汉代文化中的诸多空白。

  甘泉王侯冢

  比赵州桥更早运用力学原理

  千年古镇甘泉,距古广陵城仅10余里之遥,素有“汉墓之乡”之称。这里星罗棋布耸立着大大小小30余座土墩,均是两千年前刘氏王侯家族的葬身之处。在甘泉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见的和已发掘的汉墓有几十座,有人统计是上百座,也有人说是38座,这些数据都说明此处汉墓众多。

  目前已发掘的大型墓葬有:甘泉双山一号、二号汉墓,据考证二号墓是东汉第一代广陵王、也是最后一位广陵王刘荆夫妇合葬的砖室墓。多数人认为,隋朝建成的拱形结构的赵州桥,是最早运用力学原理的典范,而事实上早在两千年前,广陵人就已将力学原理用于墓葬的建筑中。广陵王刘荆墓采用的拱顶结构就是有力的佐证。

  另外,还有宝女墩、汪家山、吴家山、双墩、三墩、张家墩等多处大型土冢墓没有发掘。可以说甘泉镇境内是扬州一处汉墓密集、规格等级高、出土文物精美的刘氏帝王家族的陵墓区,是他们永久安息的风水宝地。

  庙山汉墓

  曾被认为是江都王刘非墓

  庙山位于扬州古城汉广陵城的西南20多公里处的仪征市新集镇的北部,海拔47米,是一座人工堆积的覆斗型土山。1990年9月,南京博物院协同南京地震局专家对庙山、团山、舟山及周边的几座土山进行了地磁遥感勘测。从勘测的资料得知,现存庙山土墩下11.7米处,有一座大型木质结构的建筑,南北长32米,东西宽18米;团山地下9米处有3座边长为8米见方,呈“品”字形排列的大型地下木质结构建筑。团山已发掘4座汉墓,为何还有3座木质结构建筑呢?这个谜有待今后考古发掘来解答。

  遥感测量的数据表明,庙山的大型木质结构建筑是大型汉墓无疑,但这是谁的墓葬呢?当时就曾有专家推测,庙山大墓可能是西汉第一代江都王刘非的陵墓,不过随着大云山汉墓越来越指向刘非,庙山汉墓的真正主人也更加神秘,主人到底是谁,还有待于今后的考古结论,相信总有一天庙山汉墓之谜定会大白天下。

  九里一千墩

  现存仅百座,50年锐减700余座

  从宝应城沿宝射河东行60里,在天平乡的王家大桥,向东远眺,一片茫茫的田野里,星罗棋布地分列着许多醒目的封土墩,这就是宝应县内最重要的历史文物遗存射阳九里一千墩,历史上又称为“射阳墩”、“射阳阜”、“箕山”。

  宝应县射阳镇为汉代射阳县治所在地,在其故址的西、南侧的平原上,分布着众多的封土墩,俗称“射阳九里一千墩”,民间流传着“射阳三千六百墩,不知谁是楚王坟”的传说,据夏梅珍《汉陵苑》一书分析,其实它是江苏省境内一处规模较大的汉代墓葬区。

  从地理位置看,射阳的北部和东部为湖泊水网地区,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不宜安葬。县西部和南部地势相对高坦,故人们死后都选中这里为葬身之地。由于该处地下水位较高,掘地尺许即有水渗出。所以,这里的墓葬不能掘坑深埋,只能浅穴起封或平地起封。通过调查和考古发掘证明,这里两汉时期的木椁墓和砖室墓都建置于平地上,然后担土来包覆坟墩。

  射阳究竟有多少座土墩至今仍是个谜。1960年统计尚有大小墩阜800余座,占地1280亩。根据两次调查,现存的墩阜仅有百余座了。 (资料来自夏梅珍所著《汉陵苑》)

  作者:资料来自夏梅珍所著《汉陵苑》

 本文来源:扬州晚报 责任编辑: 王晓易_NE001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