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奇案:大婚日新娘猝死,开棺女尸变死猪,一场偶遇揭开真相!

清朝初年,苏州府昆山县某地有户人家,主人姓董,妻子姚氏,中年才得一子,取名董传书。董传书长到二十岁,成了远近闻名的一位出色后生:相貌出众,举止潇洒,加上知书达理,为人耿直,上门作媒的人陆续不断。几经挑选,最后同百里之外的一名富家千金订了亲。

这个富家主人姓柳,千金名叫柳青青,年方十八,长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颇有姿色。虽是大家闺秀,却是心灵手巧,描龙绣凤,缫丝织绸,无所不会。

柳青青是柳家的独养女儿,堪称掌上明珠。柳家又是当地首富,女儿出嫁,自然大忙了一阵。筹办妆奁,制作首饰,缝绣新衣……完婚这一天,十里红妆,一顶花轿,在鼓乐声中缓缓行进,轰动了沿途的几十个村庄,成千上万村民,极尽风光体面。有人夸赞,有人眼红,也有人挤眉弄眼,暗动心机……

董传书家此时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新娘一到,男宾女客齐夸这是郎才女貌,戏水鸳鸯,天作一对, 地成一双。席间,杯盏交错,笑语阵阵。新娘柳青青含羞带惭,低首垂目,拣菜扒饭,也是脸不敢抬,跟不敢启,筷子往菜碗里一夹,不管拣来什么,就往嘴里送。

正在大家猜拳行令的当口,突然有人“啊”地喊了一声。众人闻声望去,只见新娘柳青青双眼向上一翮,两只拳头一捏,“砰”一下倒在地上了。

众人纷纷上前,拖起她摇着喊着,但她双目紧闭,不省人事。一会儿,脸色发白,双手松开,再不呼吸了。唤来当地的一位土郎中,折腾了好一会,也无济于事。最后,他翻翻眼皮,按按脉挟,叹口气说:“料理后事吧!”众人忙问死因,他双手一摊道:“富贵在天,死生由命,命啊!”说完就走了。

新娘猝死,董家哭成了一团。董传书顿首捶胸,哭昏了好几回。来贺喜的男宾女客有的劝,有的陪着哭,有的动手把张灯结彩的客堂改成凄凄惨惨的灵堂。当时正值盛夏,董传书的父亲怕尸体容易腐烂,就买来一口棺材,差人将柳青青落棺收殓,因柳家人未及通知,就没有盖死棺盖。只是怕尸臭殃及左邻右舍,就把棺材抬到露天坟地置放。当即差人前去通报柳青青的父母。等待他们一到,见女儿一面,就举行葬礼,盖棺入土。

这个时候,外地有位姓牛的铁匠在这一带做工,此人年过四十,还未婚娶。当时看柳家千金到董家的十里红妆,他便垂涎三尺。现在听说新娘猝死,落棺露天坟地的消息后,不禁怦然心动。他想:当日柳家千金有那么多陪嫁的东西,如今猝死入棺,陪葬的东西还会少吗?恐怕捋捋她的金银首饰,也够我快活一辈子了!于是,待到夜深人静,他偷偷地来到坟地,推开棺材盖,拉起柳青青,左右翻动,胡摘乱剥。

可是,正当他在剥柳青青衣服的时候,耳朵里传进了“呼,呼”的声音。细一听,竟是从柳青青嘴里发出来的。牛铁匠大吃一惊,伸手往柳青青的嘴上一探,柳青青果然在大口吸气,接着还“唉”地喊了一声。牛铁匠呆住了,心想:难道死人复活了?

事情果是这样。原来,柳青青在酒席上低首垂目地夹菜,竟把一块鸡骨头夹进了嘴里,用力一哎,鸡骨头卡痛了牙床,嘴又不敢张,鸡骨头直往下咽,竟在喉部卡住了。一时间,吞不下,吐不出,脖子几伸,再也接不上气来了……刚才,被牛铁匠一阵翻动,喉中的鸡骨头竟咽了下去。慢慢地,呼吸道畅通,就透过气来了……

牛铁匠经常串村走户,不是信鬼之人。如今盗尸碰着了怪事,便想问个清楚了。一会儿,柳青青已完全苏醒。经他一问,便告诉了事情的经过,接着哭哭啼啼地哀求起来,要牛铁匠送她回家,一定重重有谢。

牛铁匠的心乱极了。他借着月光,举目细看,但见柳青青长得娇小玲珑,花容月貌,楚楚动人。如果将错就错,将她扼死,虽说可以天衣无缝,但他实在难下毒手;如果将她送回, 自己盗宝之事便会暴露,别说到手的金银首饰会付之东流,弄不好还要坐班房。再看看柳青青,不觉心中一动,生出一计:自己年过四十,还未婚娶,遇上如此年轻女子,岂不是天赐良缘!不如把她带到远处隐居下来,也了却我一桩终身大事。盗尸得妻,真是三生有幸!他暗暗地笑了。

牛铁匠主意一定,便扶起柳青青,骗她说要送她回家去。把她背在肩上,连夜向外乡逃走了。趁着坟地附近有只死猪,他将它扔进了棺材。无奈柳青青一直是闺房小姐,从未出过远门,也就稀里糊涂地让牛铁匠背走了。

再说柳青青的父母听得女儿的凶讯后,真是如雷击顶,肝肠寸断,哭了个死去活来。次日一早,差人备轿打马,一路哭哭啼啼地直奔董传书家。

翁婿见面,凄惨之情,自不必说。先是一阵寒暄,劝慰,然后一起来到露天坟地,叫人启开棺盖,一看,全呆成了泥塑木雕。棺材里不见柳青青的尸体,却是只臭烘烘的死猪。柳青青的父母岂肯罢休,都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女儿新婚猝死,可说命中注定,可人死要见尸,如今弄只死猪来哄骗他们,其中必有不可告人之处。董传书此刻昏昏沉沉,如堕梦境,连连哀哭解释,旁人也为其作证,但柳青青的父亲连连摇头,说耳闻是虚,眼见为实,女儿是否死得明白,待等验了尸再讲;不见尸体,空口无凭。他一定要董家把尸体交出来。然而,董传书能到哪里去弄尸体呢?一时乱了方寸,慌了手脚。岳父见女婿如此模样,更疑心女儿有被谋财害命的可能,于是一状告到了县衙。

知县姓王,是个糊涂官。接状后不分青红皂白,便断定是谋财害命案,立即派人前来拘捕董传书。董传书是董家的单丁独子, 自幼生性懦弱,父母俱知如被这位糊涂官捕去,定是屈打成招,凶多吉少。况且这尸体变死猪,定然是他人所为,日后总有水落石出的时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与其白白送死,不如冒死逃命。董父便嘱咐董传书逃走, 自己也奔往别处避风头了。此后,董传书只得沦落异乡,靠乞讨度日。

衙役们扑空而归,王知县更加认定董传书杀人无疑。于是让人串村走户,到处张贴印有董传书画像的缉捕令。董传书因为缉捕令到处都是,他就把自己弄得蓬头垢面,弯腰曲背;伸手乞讨时,从不敢抬头举目,总是畏畏缩缩,提心吊胆,生怕被人认出来。

一日,他来到一个叫应家坞的小山村,在一家小屋的后门口站定,低头递碗乞讨饭食。有人闻声而出,一双小脚在他面前站了好一会儿,才把一铲饭倒进他的碗里。小脚移动时,又对池低声添了一句:“明天这个时候,你再来吧!”

董传书没有抬脸,不知说话的是位大嫂还是大妈,只当是她可怜他,让他第二天再来要饭。所以第二天他应时而到。低目一瞥,门槛旁已立着那双小脚。他匆匆上前,递过碗去,那人却低声问道:“你能告诉我吗?家住何处?因何讨饭?”

董传书早已背熟了一套诓人之词,胡诌了一个村名,说是大火烧屋,家破人亡……那人听后,又问一句:“此话当真?”董传书微微一怔,忙说绝无半句虚假。那人又说:“既然如此,我给你饭吃,你答应我—个条件。” “什么条件?”那人压低声音说:“抬起头来。”

董传书一听这话,就像当头挨了一棒,周身抖得厉害。他想,此人大概见过缉捕令上的画像,已经怀疑我了,要我抬起头来,恐怕是为验证一下。如此险地,不可久留。于是二话不说,转身便走。

谁知,他前脚走,那人后脚跟来了。凭脚步声判断,他走得快,那人跟得快,他走得慢,那人也跟得慢。董传书吓得浑身冒出了冷汗,拼命加快了脚步,走出村口,转上山路。可是,那人紧追不放,一路跟踪而来。

这时已近傍晚,暮色苍茫。董传书肚中空空,一阵紧赶慢走,已经精疲力竭。好在前方出现了一座凉亭,十分幽静。他想此时此地恐无人烟,一个女流之辈大概也奈何他不得,于是奔进凉亭,牙齿一咬,壮着胆子一个转身,昂头举日,向这跟踪之人看去。

这一看,直叫他魂飞魄散,四肢发软,差点瘫下去。因为来人已直挺挺地站在他面前,而且不是别人,竟是他新婚猝死的新娘柳青青!他先以为是做梦,接着以为是遇上了鬼魂,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头纳拜,说:“青青娘子,我……我……”话没说出来,冷汗已淌下了一地。

此人正是柳青青。她被牛铁匠弄到这深山坞后,方知已落入虎口。一年多来,欲死不能,欲哭无泪,但时时思念着董传书。昨天见了这讨饭之人,觉得身材、口音有些像董传书,无奈当时牛铁匠正在堂前,不能多说,而他今天要到邻村做工,便想背着他再验证一下。现在见跪在面前的正是董传书,不禁悲喜交加,泪如泉涌,“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接着,扶起董传书,说,“你是官人,这就好了,这就好了……”董传书呆若木鸡。柳青青便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董传书听后,酸甜苦辣,百味在心,他抱住柳青青,好一阵痛哭。

本来,柳青青该跟着董传书走了,可她的那些金银首饰还在牛铁匠那里,再说此地离县府路远迢迢,没些盘缠;也不行。于是两人约定,让董传书先在凉亭等着,柳青青回去弄些盘缠和吃的来,再一起上县衙说明真相。

谁知,隔墙有耳,事情又生出了枝节。

这隔墙之人正是牛铁匠。他刚好从外村做工回来,走近凉享时,听得里面呜呜咽咽,便隐至一旁偷听。听得真情后,他大吃一惊。但他毕竟是个奸猾之徒,眉头一皱,毒计上心。当时不动声色,待柳青青离开后,火速归家,请一位朋友把柳青青带走,自己又返回凉亭, 绑了董传书,再撕来一张缉捕令,一起送进了县衙。王知县一见董传书归案,好不高兴,当即发给牛铁匠赏银。牛铁匠领了赏银,立刻告辞。

董传书被缉拿归案的消息,很快传到董、柳两家。两家人同时赶到县衙,相对无言,各怀心思。公堂上,董家人悲悲切切,柳家人义愤填膺。王知县不问青红皂白,先将董传书打了四十大板。董传书忍着伤痛,诉说事情真相。王知县全当狡辩之词,拍案喝道:“大胆凶犯,当年你弄只死堵哄人,今天又编套鬼话骗人。该当何罪?再打四十大板!”董传书自知不见柳青青,纵然有一百张嘴也讲不清楚了。灵机一动,生出一计来,便向地上一跪道:“大人,我招!”

董传书想了想后说:“柳青青确实未死。当年是他贪图钱财,将她卖给了一位处牛的铁匠,为遮人耳目,才弄出了新婚猝死的假象……”

王知县喝问:“此话当真?”

董传书说:“如若不信,可速将牛铁匠,柳青青拿来问证。他们现住应家坞。”

此供一出,柳青青的父母早已气昏在地,董传书的父母只当儿子是害怕再受皮肉之苦,在胡乱招供,不由得老泪横流,泣不成声。

正当王知县要派人前往应家坞取得人证时,随着门外一声“大人啊”的尖叫,一位年轻女子冲进了公堂。众人一看,正是柳青青。

原来,柳青青一被牛铁匠的朋友带往别地,就料知事出蹊跷,董传书要落入虎口了。一路上,她绞尽脑汁想着脱身之计。经过一村时,恰巧看到一堵墙上贴有缉捕董传书的告示,就佯说她知道董传书的下落,要牛铁匠的朋友送她去县衙告加。那朋友不知牛铁匠做下的背人之事,又见此举能得到一笔赏钱,便把她送来了。现在,柳青青见公堂上皮开肉绽的董传书,再也来不及喊爹叫娘了,一声“官人”,扑向董传书,随后声泪俱下,向县太爷诉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真相大白,两家人百感交集。王知县如做一场大梦,瞠目结舌了好一会,才命人去捉拿牛铁匠归案。

经过这场悲欢离合,董传书与柳青青更是情深义厚。他们的这段奇闻,也很快传到民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