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元代以前的古建筑80%在山西?
韩静 新京融媒
平顺县金灯寺
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早期建筑(指的是元代以前的古代建筑)尤其是木结构古建筑几乎都在山西,但不知道为什么山西周边的河南和陕西这样的历史大省存留的同时期的遗迹却不多。今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解答。
1. 山西自古就比较富裕。很多人以为山西现在经济条件不好就代表以前不好,其实山西不管是在明清时期还是元代以前都是经济相当富裕的地区,尤其是汉唐时期这里离都城西安非常近,许多的文武高官就是来自这里。南北朝时期,山西是北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唐代时太原为唐朝的北都,可见其历史的重要性;宋朝时期,山西是中国北方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所以这里留存了大量大规模的建筑遗存。现在这里留下的大型元代建筑群就有永乐宫、广胜寺。
洪洞县广胜寺
2. 地理位置封闭。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的东岸和整个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山西省境内四周山环水绕,高原内部起伏不平,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区占了整个省得百分之八十,可见其地形的复杂。即使在现在,山西的交通也不是特别的方便,外省人要想进入山西往往得乘坐较久的车,而且车次不多。封闭的地形使这里宋元以前建造的大量建筑能够较好的保存下来,而大多数庙宇处于深山之中,一般都较少受到战争或人为的破坏。
长子县崇庆寺
3. 民间信仰丰富。山西的民间信仰丰富,古代这里的人们以开放的心态信奉各类神仙,包括全国各地盛行的城隍、关帝等,也有山西本地的一些神仙,例如二仙。山西现存有45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全国第一,绝大部分是各种古代庙宇,而且是元代以前的建筑遗存。我们可以从庙宇的名字中了解到这数百处庙宇供奉的是各类不同功能职责的神仙,以长治市现存的部分元代或者元代以前的国保单位为例,潞安府城隍庙|淳化寺|北和炎帝庙|北社三嵕庙|北社大禹庙|北甘泉圣母庙|李庄武庙李庄文庙、义合三教堂、下霍护国灵贶王庙、前万户汤王庙|庄头天仙庙|中漳伏羲庙|襄垣昭泽王庙|长宁大庙|南涅水洪教院|马厂崇教寺|武乡真如寺|襄垣五龙庙|辛村天齐王庙。
潞安府城隍庙
4. 现在经济发展缓慢,很多建筑没来得及拆毁。古代时,山西地区本是非常富裕的地方,但是20世纪下半业以后,山西经济开始发展缓慢,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缓慢的地区之一。目前山西经济发展仍然主要依靠农业和矿产资源,发展很不平衡,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并不富裕。没有钱,也就没有资金去拆除原先的旧房子来建新的房子。经济的缓慢发展对古建筑的破坏相对来说也比较少。虽然山西各个城市的市区存留的元代以前早期的古建筑不多,但是在偏僻乡村和深山等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古建筑遗留较为丰富,尤其是晋东南一带。
平顺县天台庵
5. 气候干燥,有利于古建筑的保存。山西省大部分位于黄土高原上,属于暖温带、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14°C之间,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毫米,相比于很多省山西的气候属于又干水又少。中国古建筑大多是木头建造的,一怕火而怕水,而山西干燥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建筑的保存。很多建筑当多粮仓、学校使用得以幸存。过去几十年很多重要的古代建筑不幸被拆毁,但由于当时中国经济不发达,普通群众很难有资金重新建造学校或者保管粮食的仓库,于是就将以前的庙宇改造成学校和仓库使用,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80、90年代,而那时国家队古建筑的保护已经开始重视了,很多早期木结构古建筑也因此能够保存下来。
平顺县大云院
其实,不仅仅是元代建筑的绝大部分在山西,其他的早期建筑,只要是明清之前的,如唐、五代、辽、宋、金等时期,绝大部分全部都位于山西。通过文物普查发现的元代古建约350座,占到全国总数的75%以上。
元代,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战事最多、人民生活挺苦逼的一个朝代。
从建筑上来说,它的作品不像唐、宋、辽这三个王朝那样,具有恢弘的气魄和巍峨的规模。在用材上,更是没有后世明清那样严谨的法度,许多材料都是有啥上啥,甚至大梁的木构也只是稍加取直而已,并不做太多的加工,很任性。
新绛 绛州大堂(元代)
但是,元代的皇家信奉佛教,民间人民的生活受到压迫,过的清苦因此也就更尊崇宗教,老百姓都祈求通过朝拜、上香来换取来世的幸福,故建庙修寺之风盛行;尤其是在山西,稍微有点积蓄的人都会攒钱建庙,即使村里面没有什么财产的人家也会慷慨布施。所以,仅就元代宫观、寺庙这类大木构,山西有300多座;其实在之前会更多,只是由于总量大,存世量等比拉高而已。
山西芮城永乐宫(元代)大梁直接搁在普拍枋上
再者,山西地域封闭,三面环山,外省人难以进入,文化交流较少;同时由于性格耿直、厚道的原因,很多人不愿意因一时的政治运动贸然拆庙;即使战争有损毁,时隔不久也必然会原地重建,这才是山西留有如此多地上文物的根本。
一座元代木构,通常历经数百年,除了经受人为的破坏外,更会受到地震、风霜、雨雪的侵扰,但是为什么它们还能长存人间呢?
除了地基牢靠外和柱子的有力支撑外,还有中国古建筑特殊的结构---榫卯。
“凸者为榫,凹者为卯”,两者合拢,古建的结构就会异常牢靠,这可跟现代钢筋水泥浇筑不同,它既有拉力,同时又“活着”;一旦有构件腐朽,可以拆卸、更换,这才是木构真正的魅力所在。
榫卯结构
在古建筑硕大的身躯上,随处可见榫卯的存在。在柱头上、斗拱上、阑额上、罗汉枋上、柱头枋上,几乎处处有榫卯;通过这种咬合的结构,木构从一堆散乱的木头变成了一个结实的整体,可以抵御外界的几乎所有震动,这是中国人在建筑上的结构发明,独步世界。
榫卯多是事实,但是基本都不在明处,是一种神秘的内在机关。
在古代,榫卯让建筑的上下、左右连贯,柱子有了榫卯就不会左右位移;斗拱有了榫卯就不会脱落;梁架有了榫卯就不会歪斜,几乎所有的木构内外装修都离不开榫卯。
斗拱和榫卯的巅峰之作是山西应县的辽代释迦塔,简称应县木塔。多达五六百种的斗拱和数千种规格的榫卯交叠咬合,像一座硕大的、精巧无比的“乐高玩具”,称为“中国斗拱博物馆”。
营造法式
营造则例
宋代之前,包括唐朝、五代、辽代、北宋的古建做法,基本上《营造法式》上都记载过,算是一个总结。而在清代的《做法则例》上,则更多记载了明中期、晚期和清代、民国初年的建筑特点。
也就是说,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一个空白,那就是元代和明早期,而这特殊时期的实物—元代古建就是最好的学习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