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水煮鱼”
重庆的“水煮鱼”
刘昆山
重庆是紧邻四川盆地的直辖市,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重庆素有“山城”之称。群山环抱,三面临江,江山相依,倚山筑城。城在山上,山在城中,建筑层层叠叠,道路盘旋而上,参差巍峨,状如仙境。星夜山城,灯火辉映,江上游光,异彩纷呈,置身其间,如梦如幻,美不胜收。
重庆菜与成都菜虽然同属川菜系列,但两者相差迥异。就说吃辣子,重庆菜辣得直率,辣得无法无天;成都菜辣得委婉,辣得中庸和谐。重庆菜像高山流水,气势恢弘;成都菜如竹林潺溪,秀美俊雅。重庆菜像豪爽健男,放荡不羁;成都菜如小家碧玉,恪守闺秀。重庆吃客喜欢标新立异,崇尚刺激;成都食者喜爱循规蹈矩,讲究正宗。重庆厨师敢于弃旧图新,独辟蹊径;成都厨师囿于尊崇师传,墨守成规。重庆菜越做越豪放,成都菜越做越精细。
“水煮鱼”就是重庆菜的创新代表。
“水煮鱼”起源于重庆渝北地区,距今也只有二十几年的历史。发明这道菜的人是一位从小在厨房中长大的川菜世家出身的师傅,此人聪明好学,年纪轻轻就有了很深的烹饪造诣。1983年重庆地区举办厨艺大赛。这位厨师以其烹制的“水煮肉片”参赛,结果以色泽、品相、口味等诸多方面的特点得到评委的一致赞赏,因而获得大奖。获奖后,亲朋挚友纷纷前来祝贺,每次款待来客他必要亲自下厨烹制金牌菜“水煮肉片”。一日,一位发小的朋友前来探望。朋友生活在嘉陵江边,每次来都要带几条刚刚打上来的嘉陵江草鱼,这次也不例外。时近中午,厨师犯了愁,只因好友从小忌吃大肉,而他又想让朋友分享一下大赛获奖的菜品。突然,木盆里活跳乱蹦的草鱼提醒了他,何不用于同样烹饪方法来个水煮“鱼肉”呢?就这样,创新的第一盆“水煮鱼”诞生了。
但见,端上桌来的是一盆奇馔佳馐,热腾腾香气四溢,浓艳艳五味俱全。鱼头鱼尾各枕盆边,白生生鱼肉块似琼脂像玉雕,红彤彤灯笼椒如宝石像玛瑙。执箸品尝,鱼肉外酥里嫩,鲜美可口,麻辣味道醇厚,回味无穷。朋友赞不绝口,厨师本人亦为之一惊。
从此以后,这位厨师开始潜心研究“水煮鱼”的烹饪,鱼肉的特性,麻辣的搭配、色型的创新等诸多方面力争做到精益求精。经一年多努力,1985年“水煮鱼”基本定型,开始餐厅供应。鱼肉的口感鲜嫩,肉质的爽滑和鲜美,麻辣味型的浓烈和稳定,以及作为配料的初发黄豆芽的清香脆爽,都得到了顾客的充分肯定。“水煮鱼”的鲜活口感与平日久炖入味的鱼肉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这位厨师坚持做到“三不变”:第一,鱼的品种可以是草鱼、鲈鱼、鲤鱼或者是鲶鱼,但必须是活鱼现宰,鱼肉现片,保持鱼肉片的薄而匀,鲜而美。第二,选料正宗,用的辣椒必须是重庆产的一种叫“子弹头”的干红辣椒,这种辣椒是立秋前后采集的鲜品干制而成,此时的辣椒身长、肉厚、色鲜、籽少,辣味正并略带甜,质量最佳,煮在高温的红油之中也不会变黑发焦。闻之浓香,辣而不燥。第三,坚持两种导热介质烹饪,完成两次加热,即先用水煮,再用油淋的做法,先将鱼片在沸水中汆至三成熟,放入装有黄豆芽的器皿中,然后将油烧成七成熟,放入辣椒、花椒等作料,一起淋到鱼片上。很快“水煮鱼”引领了当地的餐饮市场,经过时间的雕琢和从业人员的不断改良,到90年代中期,在当地形成了“水煮鱼”一条街。现时,重庆渝北区被誉为是我国的“水煮鱼之乡”,目前主营兼营“水煮鱼”的餐馆已有1480多家,年经营额高达10亿元之巨。
我赞美“水煮鱼”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召唤。享誉环球的中华餐饮文化,正是历朝历代的大师们不断创新烹饪的丰厚积淀。菜肴的创新大致分为原料的拓展创新、口味的变换创新、配料的搭配创新和烹饪的工艺创新。从“水煮肉片”到“水煮鱼”的创新,似乎仅仅是菜肴主料的改变,好像很简单。 其实,任何创新都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的质变。“学到无穷自出神”,只要不断的用各种知识来装备头脑,创新才能在“灵感”的触发下“呼之欲出”。这位厨师如果没有“水煮肉片”得奖的历史和对“水煮”烹法的深刻领悟,是很难将肉片换成鱼片,将鱼类久炖入味的烹法改为“水煮油淋”。“水煮鱼”不仅包含主料的拓展创新,而且还有烹饪工艺上的创新,以及配料搭配创新。“水煮肉片”的配料一般是蔬菜嫩叶,“水煮鱼”则用初发黄豆芽。在品尝鲜嫩滑爽的鱼片之后,吃一点略有嚼头的脆香豆芽,在麻辣的基味上,会增添些许豆之香,蔬之美,成为一种绝佳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