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有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惩罚(chěng)         炽热(chì)          蓦然(mò)         汗流浃背(jiā)B.倔强(jué)           筵席(yán)          拙劣(zhuō)       戛然而止(jiá)C.祈祷(qí)            遒劲(jìng)         针灸(jiū)         信手拈来(niān)D.翘首(qiáo)          周济(jì)           纤维(xiān)        锲而不舍(q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辐射        挖墙角        形销骨立        格物致知B.安详        孺子牛        走头无路        周而复始C.座落        候车室        别出心裁        金榜题名D.瞭望        顶梁柱        心无旁骛        根深蒂固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宽厚里夜市一派繁荣的景象,各种摊位摩肩接踵,给济南带来了久违的烟火气息。B.如果你在阅读《儒林外史》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我定会鼎力相助,毫不惜力。C.在飞速发展的电子行业,研发与生产、市场的紧密衔接程度可以说是间不容发。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不我待,青年一代要勇立潮头,只争朝夕,放飞青春梦想。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民族企业能否拥有自己的品牌文化,是其获得市场认可和消费者肯定的关键。B.我国高铁建设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满足载客、物流货运。C.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担负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D.据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济南的蓝天成了常态化。5.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到了唐代,拜师礼被归入国家官方礼仪典制。②据《礼记》记载,新生进入学堂,首先要双膝跪地叩拜先师孔子的神位,然后向老师叩拜,并赠送带有寓意的芹菜、桂圆等束脩六礼。③拜师,是古代新生入学的必要环节。④因为在古礼中,东阶为下为卑、西阶为上为尊,并且须行“三揖礼”。⑤在清代,国子监学生初见老师要“自东阶升堂”。A.③①②④⑤B.③②①⑤④C.②①③④⑤D.②③①④⑤6.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文人作品集的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如以籍贯命名的《柳河东集》,以作者的字命名的《范文正公集》,以官职命名的《王右丞集》。B.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耄老指年老,“八十九十曰耄”。C.古代常用“阴”“阳”表示地理方位,山北为阴,水北为阳。D.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泛指文章辞藻。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志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成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轾、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广故数言欲亡           数:屡次、多次B.尉果笞广               笞:竹鞭,竹板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宁:难道D.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同“披”,穿着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士卒多为用者              为坛而盟B.夺而杀尉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C.祭以尉首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陈胜佐之                  吾妻之美我者9.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并杀两尉的描写非常精炼,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显示出陈胜、吴广的机敏勇敢。B.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是:为坛而盟、并杀两尉、动员起义。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出陈胜强烈的反抗精神和非凡抱负。D.“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体现了陈胜、吴广起义策略的正确性。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昔舜耕于历山,期年,而田者争处境埆①,以封壤肥饶相让;钓于河滨,期年,而渔者争处湍激,以曲隈深潭相予②。当此之时,口不设言,手不指麾,执玄德于心,而化驰若神。使舜无其志虽口辩而户说之不能化一人。是故不道之道,莽乎大哉!夫能理三苗,朝羽民,徙裸国,纳肃慎③,未发号施令,而移风易俗者,其唯心行者乎!(选自《淮南子·原道训》)(注释)①境埆:土地贫瘠。②曲隈:水湾。③三苗:古代部落名,本在江淮、荆州一带,后作乱,被迁往西部。肃慎:古氏族名。10.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使舜无其志虽口辩而户说之不能化一人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是故不道之道,莽乎大哉!12.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舜不发号施令而移风易俗的原因。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菩萨蛮·书江西造口①壁辛弃疾郁孤台②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注释)①“造口”即造口镇。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南下,一直深入到造口。②郁孤台,古台名。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词人把眼前的清江流水和在兵荒马乱中逃难的人们流下的眼泪联系在一起,表现当时人民受到的极大痛苦。B.“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抒发了词人对收复中原的壮志受到阻碍、无法实现的感叹。C.“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表达了词人内心苦闷,只能寄情山水,逃避现实。D.词人在上阕抚今追昔,抒发了对中原论陷区的深切怀念;下阕词人目睹抗金事业受到重重阻力,不禁又愁绪满怀。14.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表达效果。四、句子默写15.根据原文默写。(1)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2)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6)崔颢在《黄鹤楼》诗中蕴含浓郁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临危受命,勇于担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名著阅读16.学校开展《儒林外史》名著阅读成果交流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任务一:品人物形象,赏讽刺笔法《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的故事连缀而成。作品中既有不慕功名富贵,成为全书的理想人物典型的      ①      ;也有迂腐愚昧、恪守礼教、支持女儿为死去的丈夫殉节的      ②      和因中举而疯的 ③ 等深受科举毒害的反面人物形象。要求:在横线处填写相关人物名字。(2)任务二:理故事情节,悟批判精神鲁迅这样评价《儒林外史》“威而能谐,婉而多讽”。《儒林外史》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叙述中,针砭时弊,揭露某种社会现象背后的荒谬本质。请你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具体情节分析。A.严监生          B.周进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中华文化异流同源,中国传统食学和医学在不同层面有着相通之处。古人认为食物和药物一样具有性味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很多中药材与食物同源,如龙眼肉、枸杞、山楂、杏仁、赤小豆等。此外,中药材炮制与食材修治,方剂中的“九、散、膏、丹、汤”之分与烹饪中的“蒸、煮、煎、炒、炸”之异,以及中医学中的七情和食学中的合等,无不体现了“医厨同道”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谓药膳,简言之即药材与食材相配而成的美食。有着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药借食力、食助药功的特点。目前,在5000多种常用中药药材中,有500多种可用作药膳原料,而其中使用安全无副作用、不用炮制且味道可口的有60种左右。材料二:北京市药膳文化研究项目组,对社区居民进行了药膳食疗相关内容认知度的调查。表1社区居民对药食同源物品认知[人(%)]物品人数百分比物品人数百分比大枣11391.10海参(非药食同源)7762.10枸杞9375.00燕窝(非药食同源)7459.70桂圆9375.00白果(小毒)5141.10山药9274.20芦荟(非药食同源)4838.70山楂9274.20何首乌(长期用有毒)108.10百合8467.70全蝎(有毒)75.60莲子7762.10蜈蚣(有毒)75.60表2对药膳和药物之间关系的认知情况[人(%)]选项能否加入有毒中药控制药物用量和频率中药配伍原则能不能不了解都需控制都不控制不知道严格遵循不犯禁忌即可不必遵循不确定频次19654071133358201135百分比15.352.432.357.310.526.646.816.18.928.2材料三: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而药膳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强调“三因制宜”,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所谓因人,是指个体有年龄、性别、体质等差异,选用药膳时不可一概而论。随着四季寒热的变化,施膳也有所区别。春宜升补,多食温补阳气、养肝护肝之物;夏宜清补,可食解暑利湿清心火之物;秋宜平补,应食滋阴润燥、养阴润肺之物;冬宜温补,宜食温肾助阳之物。我国地域宽广,由于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人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也有不同,故药膳的使用也要有所区别。药膳还应讲究药材、食材的合理搭配。所选原料应尽量避免毒性较强的原料药物制作药膳。食物的搭配,其属性要与药物相一致。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的药性,配制药膳必须根据药物的属性来定,不可随意,否则会降低药效或适得其反。“饮食有节”是中医重要的养生保健原则,药膳食疗同样应适量而有节制,不可急于求成。应根据自身状况,经常少量服食,久之定有成效。值得注意的是,药膳虽有不少好处,但属于调理性饮食,其针对性和治疗效果远不及药物,只有两者配合应用,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更好效果。17.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照“药食同源”的观点,很多食物和药物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同样可以防治疾病。B.药膳是一种特殊膳食,不能用不适合做药膳,甚至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制作药膳。C.根据中医因时制宜的原则,寒冷季节施膳,宜多采用性质温热之物,少用性质寒凉之物。D.制作药膳需要合理搭配药材和食材。食材的搭配属性要和药物一致,也要讲究寒、热、温、凉,不可随意。18.材料二图表反映了北京市社区居民对药膳食疗的认知情况,请根据表1、表2概括两条主要信息。19.药膳文化研究项目组计划提高社区居民对药膳食疗的认知度,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给项目组提出三条建议。七、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手①看见这只手,他心里咯噔一下,尘封的记忆就像发黄的电影胶片,徐徐展开了。②这只手不白,肤色还有些黝黑,想必这人小时候也是个“淘气鬼”吧。那时,村庄前流过一条河,每年一到暑假,吃过午饭,趁大人们午睡后,他和小伙伴就像脱了缰的野马,跳进河里抓鱼、嬉戏、游泳,不亦乐乎,玩到夕阳西落,一个个被晒成了一条条小泥鳅。母亲常被气得火冒三丈,一边拿鞋底追他,一边责骂:“我让你淘气!我让你淘气!③这只手不大,食指明显要粗一些,这人大概曾经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吧。虽然顽皮,但他天资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他尤其喜欢写作,作文屡屡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上朗诵。他还有写日记的习惯,每天睡觉前,趴在床上把一天发生的事情认真记录下来,先后写满了十多个笔记本。久而久之,他握笔的食指关节就显得有些突兀。④这只手不滑,手掌上还有一层厚厚的茧子,看来这也是个吃过苦的人。上初一那年,母亲上山采药时,意外跌落山谷,不幸去世。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父亲一个人肩上。上有卧病在床的奶奶,下有弟弟妹妹,懂事的他每天放学后就飞奔回家,喂猪、放牛、劈柴、做饭,然后辅导弟弟妹妹做作业。他要用稚嫩的身躯,帮父亲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⑤这只手小心地向前游走,显得有些踌躇不定。高考后,他跟着村里的大人进城打工,因为学历不高,又没有技能,找工作四处碰壁。在本家叔叔给包工头买了一包好烟后,他进了建筑工地做小工。第一天下来,他累得全身都快散架了。晚上,躺在工地简易的木板床上,他流下了酸楚的泪水,他想放弃……但一想到家人,他又咬牙告诉自己,要坚持!⑥这只手轻轻一拉,慢慢打开了一个黑洞。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个叫黑皮的老乡,黑皮开着豪车,穿着名牌衣服,问他想不想发财。他点点头。黑皮带他去了一个偏僻的小区,说是公司的“培训基地"。听完第一堂课,他就什么都明白了。他内心很挣扎,但讲台上那一叠叠厚厚的人民币,就像一个诱人的漩涡,把他的欲望搅得蠢蠢欲动……⑦这只手缓缓伸进了黑洞,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第一次“执行任务”,他万分紧张,虽然身边站满了“同事”,但他还是害怕不已,仿佛周围有一万只眼睛在盯着自己。黑皮递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他深呼了一口气,借着公交车的颠簸走上前……没想到一切那么顺利,他成功了。“不错,是个好苗子!”黑皮拍拍他的肩膀,讪笑着把一叠钱塞进他手中。⑧这只手忽然停了下来,似乎找到了想要的东西。在黑皮的带领下,公司的“业务”越做越大,他的腰包也越来越鼓。渐渐地,黑皮开始不满足于街头巷尾的小“业务”了,而把目光盯向了别墅区。最后一次行动,他们做了周密的计划,收获丰厚。可刚出小区,就被埋伏的警察一网打尽——原来警察早就盯上了他们,人赃俱获,无可狡辩。戴上手铐的那一刻,他猛然间觉得整个世界都塌了……⑨这只手开始慢慢抽出,一个黑色的皮夹露了出来。三年后,他出来了。回到老家,父亲朝他叹气,弟弟妹妹看他的眼神有些怪异,亲朋好友们也都有意无意地疏远他。那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时光……一个月后,他简单地收拾了几件衣服又返回城里,从最初的搬远工、泥瓦匠,到酒楼洗盘子工、销售员,再到如今,自考本科,开了一家广告公司,有了家庭和孩子,他才更真实地懂得遵纪守法的重要和脚踏实地的珍贵。⑩这只手继续往外抽,皮夹的大半个身子都出来了……他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儿。⑪“嘿,兄弟,真是你啊!”突然,他一把抓住这只手,假装寒暄道。⑫这只手一惊,皮夹又滑落了回去,一双清澈而又充满惊恐的眼睛看向了他。“你不认识我了?我是你表哥啊!”话音刚落,车到站了,他拉着这只手飞快地下了车。⑬“大哥,我是第一次,真的!我发誓以后再也不会了……求你千万别报警!”他感觉这只手在颤抖。⑭“好好做人,人生的路还长!”他用力握紧了这只手,然后松开了。⑮望着这只手渐渐消失在人海中,他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曾经,他也有这么一只手。(选自《2019中国年度微型小说》,作者王世虎,有删改)20.这篇小说,作者从“他”的角度来写,有什么好处?21.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1)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这只手轻轻一拉,慢慢打开了一个黑洞。(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⑫段画线句。这只手一惊,皮夹又滑落了回去,一双清澈而又充满惊恐的眼睛看向了他。22.“他”的内心由最初的“咯噔”到后来的“如释重负”,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3.这篇小说在结构安排上很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具体说明。八、命题作文24.按要求作文。请以“走过中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惩罚”的“惩”读作“chéng”。C.“针灸”的“灸”读作“jiǔ”。D.“锲而不舍”的“锲”读作“qiè”。故选B。2.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挖墙角”的“角”应为“脚”。B.“走头无路”的“头”改为“投”。C.“座落”的“座”应为“坐”。故选D。3.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摩肩接踵: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语境讲“各种摊位”,使用对象不当。B.鼎力相助:意思是大力支持帮助。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用于“我”,敬谦不当。C.间不容发:意思是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语境用于形容行业之间的衔接紧密,望文生义。D.时不我待:意思是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珍惜并充分利用时间。语境强调需要珍惜时间,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速度,使用正确。故选D。4.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搭配不当,前面“能否”为两面,后面“获得”为一面,两面对一面,可以在“获得”前面加上“能否”。B.成分残缺,缺少与“满足”搭配的宾语,可以在“货运”后面加上“的需求”。D.结构混乱,“据数据显示”将“据……”和“……显示”两句杂糅,可以去掉“据”。故选C。5.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材料主要讲“拜师”,③介绍“拜师”是什么,应该为首句。排除CD。后面需要按照时间顺序介绍“拜师”,先是“据《礼记》记载”,然后为“唐代”,最后为“清代”等。“④”中有“因为”,是对前面“自东阶升堂”的解释,顺序为“②①⑤④”。排除A。所以正确的排除顺序为“③②①⑤④”。故选B。6.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以作者的字命名的《范文正公集》”错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 。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应该是以作者的谥号命名的。故选A。7.B8.C9.B【分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竹鞭,竹板”错误。译为鞭打。句意:将尉果然鞭打吴广。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为”,介词,被;/动词,做,做成。B.“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C.“以”,介词,用。D.“之”,代词,他;/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选C。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是:为坛而盟、并杀两尉、动员起义”错误。结合“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分析,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是:并杀两尉、动员起义、为坛而盟。故选B。参考译文:吴广一向爱护士兵,士兵大多为他所用。一天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屡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他折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们。将尉果然鞭打吴广。将尉拔剑出鞘,吴广跳起来,夺过利剑杀了他。陈胜佐助他,一起杀了两个将尉。于是陈胜召集并号令部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是要杀头的。假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必定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部属的人都说:“愿意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就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愿望。个个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个将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他们攻打大泽乡,收编大泽乡的义军之后攻打蕲县。攻下蕲以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军攻占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则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来。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好几万。攻陈县时,那里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同起义军作战。守丞不能取胜,兵败身死,起义军才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才能出众的乡绅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乡绅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诛灭残暴无道的秦王朝,恢复建立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陈胜于是被拥立为王,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10.使舜无其志/虽口辩而户说之/不能化一人11.因此不言说的治理方法,广大而深远啊!12.示例:种田的人把肥沃土地让给别人,打渔的人把利于捕鱼的深潭让给别人的风气,是因为效仿舜谦和礼让行为,舜用实际行动感化别人,主动放弃自己的利益,谦让别人,社会便形成谦和礼让的风气。参考译文:过去舜在历山亲自耕种,一年后,耕田者都争着要耕贫瘠的土地而把肥沃的土地让给他人。舜在江边钓鱼,一年后,渔民都争着要在水浅流急的地方打鱼而将河湾深潭让给别人。那时的舜既不喋喋不休地说教,也不指手划脚地干预,他只是保持自然无为的信念和德行而感化民众无比神速。假如舜没有这种信念和德行,即使能言善辩而挨家挨户去劝说,也不能感化一人。因此,不可言说的“道”,能量真是浩大无限!舜帝能治理三苗之乱,使羽国民众都来朝见,徙移裸国的习俗,接纳肃慎人,都未曾发号施令便能移风易俗,大概就是凭着这种自然无为的信念和德行来做事吧!13.C1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滚滚的江水,冲破了重峦叠嶂,奔腾向前。它象征抗金而正义事业,必将克服一切阻力,取得最后的胜利。这里表明作者对恢复中原充满信心。【分析】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只能寄情山水,逃避现实”错误。“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两句说:傍晚,我在江边徘徊,正在为了不能实现恢复大计愁苦着呢,可是恰巧,又从山的深处,传来鹧鸪鸟的哀鸣。这叫声听起来,仿佛是“行不得也哥哥”。从鹧鸪的悲鸣声中,恰好透露出作者想收复失地,但又身不由己的矛盾心情。15.贫贱不能移    会挽雕弓如满月    老骥伏枥    谁家新燕啄春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雕”“骥”“啄”“暮”“奉”。16.(1)①王冕        ②王玉辉(王秀才)        ③范进(2)示例1:选A:严监生弥留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咽了气。这些细节用夸张手法讽刺了严监生吝啬到极致的性格特点,揭示出了当时人性泯灭的黑暗的社会现实。示例2:选B:周进中举前撞号板,悲伤得要寻死,这一细节讽刺了周进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之深。作者通过周进发迹前后士人群体对他的态度变化,从而揭露和讽刺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和整个封建道德的虚伪。【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1)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不精通;而又安于贫贱,以卖画为生,不与权贵相与,不慕功名富贵。作者通过他的嘴,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王玉辉的人生遭际比周进、范进更凄惨。周、范二人苦熬几十年毕竟终于都考中了,而王玉辉却年年考试,年年落榜,一生穷困潦倒。他的终生未中并不可悲,那是他咎由自取,是他的宿命。但最可悲的是他对女儿的所作所为。翻看全部四十万字《儒林外史》,王玉辉实在是最可憎、最可悲的人物。范进中举前,饱尝了科举制度迫害下落第文人的辛酸苦楚。50多岁仅是个童生,家中穷苦不堪,12月的天气还穿着单衣服,“冻得直发抖”。范进的形象是一个出身卑微,软弱卑微,渴求功名利禄,情感脆弱,坚持追求梦想的可怜书生。他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让人读后难忘。(2)需要选取典型情节,分析社会现象背后的荒谬本质。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这细节说明了严监生对自己的吝啬。由于他没有家族优势,至死也怕严老大,他活得卑微,死得窝囊。揭示出了当时人性泯灭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周进,作品将其设定为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但又懂得感恩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周进前半生生活在社会底层,地位卑下,事事仰人鼻息,形成逆来顺受的性格。暮年飞黄腾达后,同情提携同样出身下层、同样屡试不第的范进,表明周进秉性忠厚,迂而不恶。写出了他性格的复杂面。在这个醉心于科举,而心术并未大坏的读书人身上,更可见出科举制对士子灵魂的侵蚀之深。17.B18.①社区居民对多种日常药食同源物品辨识度较高,但对有些非药食同源物品和有毒药物存在着错误认知。②约有半数的社区居民对药膳与药物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的认知。19.①加大药食同源物品和有毒中药的宣传。②普及药膳知识。如药膳如何配伍更有效果,怎么减少药材毒性作用,药物用量和频率如何控制等。③培养居民科学正确的药膳养生观念。如按照三因原则、适量有节制地使用药膳、药膳不能代替药物等。④建立社区专门的药膳食疗咨询门诊。【分析】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甚至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制作药膳”错误。结合“在5000多种常用中药药材中,有500多种可用作药膳原料,而其中使用安全无副作用、不用炮制且味道可口的有60种左右”“所选原料应尽量避免毒性较强的原料药物制作药膳”等分析,原文说“应尽量避免毒性较强的原料药物制作药膳”。20.这篇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叙事视角。“他”是故事讲述者,见证者和参与者。①小说以“他”的眼光来观察“这只手”,进而联想到过去“他”的“那只手”,现实和回忆交织穿插。“他”视角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自由灵活地呈现了故事内容。②以“他”为叙述视角,可以更好地放大“他”内心的真实感受。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后半部分“他”挽救“这只手”的行为和动机,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21.(1)黑洞,有多重意蕴。在这里既指“这只手”打开了被盗者的包,又指他在金钱漩涡的诱惑下,误入歧途,走上偷窃之路,堕入黑暗之中。(2)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写出“这只手”被发现时惊慌害怕的样子。“清澈”写出其涉世未深,暗示其应该是第一次扒窃。22.最初的“咯噔”是“他”看到“这只手”正在行窃时,触动内心,想起自己不堪回首的往事,担心“这只手”会重蹈“他”覆辙的担忧;后来果断并机智地制止了“这只手”误入歧途,及时挽救了失足青年的轻松;也是“他”在对他人人生的修正中完成自我救赎后的释然。23.①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的布局技巧。一条是“这只手”的行窃过程。一条是“他”的人生回忆。②小说借对“这只手”特征和动作的观察,展开“他”误入歧途,又改过自新的人生回忆。两条主线并行展开,使现实和回忆交错重叠,相互对照,串联起了时空交叉的八个片段,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层次感和节奏感,使小说情节紧凑,内容丰满。③小说后半部分,“他”机智地制止了“这只手”误入歧途,两线汇合,既丰富了“他”的人物形象,也集中鲜明地传达了小说的意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