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孩被母亲扇耳光后跳楼,怪孩子脆弱?挫折教育,误会太深
前两天一则新闻让人触目惊心,9月17日,武汉一初三学生在学校走廊被母亲扇了二个耳光,犹豫了3分钟后,他纵身从5楼跳下,不治身亡。事情的起因是这名学生和另外两名学生在教室里玩扑克,被老师叫家长,在监控视频中,我们清晰的看到一个14岁的孩子,是如何走过人生最后的几分钟的。那一跃,毫不犹豫。
在这则新闻的评论区下,有人对母亲的这种粗暴+羞辱式的教育方式展开了反思,但与此同时,也有为数不少的另一种声音,其中“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了,承受不了任何打击”竟然获得了4500多次赞,在评论里,甚至有人拿“物竞天择”、“脆弱的人死了也是正常”这样的逻辑来为这个悲剧注解。更有不少人现身说法,说“我们小时候经常挨打也没事”。
其实这种声音从来就不少见,几乎在任何一个类似悲剧的新闻事件下面,都能看到这样的声音,可以说,这种声音在当今中国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中国社会几千年“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文化背景下,父母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所以在这条评论下,虽然有不少人反驳楼主,但是内容却不在“打骂”是否是正确的教育方式上,而是“打可以,但是应该回家打”。
所以,这里面其实有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打骂是不是一种教育方式?
第二,是不是经不起打骂的人,就是玻璃心?
第三,为孩子树立恰当的挫折教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第四,自由与规则,界限在哪里?
以上四个问题,无论哪一个单独写出来,都是一篇论文,篇幅有限,捡其中最关键和最容易引发争议和困惑的点进行论述。
01 打骂到底算不算一种教育方式?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最重要的是搞清楚打骂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可能都会回答,当然是为了教育孩子,跟ta讲道理不听,所以只能打骂。
是吗?
如果笃定自己打骂的目的是为了教育,那么可以再继续追问下一个问题:你在打骂孩子之前,心境是平和的,还是暴怒的?有没有“不打他一顿,骂他一顿心里就过不去,就像猫爪挠心一样的痛苦?”
希望你诚实。因为只有诚实,才能见到真相。
我想绝大部分回答“打骂是为了教育孩子”的家长,都曾在打骂之前,体会过暴怒等情绪。那么盛怒之下的打骂,“教育”就成了一个幌子,而“泄愤”才是真实。
在中国古代私塾里,也有体罚,戒尺打在手心,相当疼痛。我想那些认为打骂可以教育孩子家长,其依据就来自于此。不过她们可能对于戒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须知,戒尺的使用是有条件的:
第一,戒尺大多数时候只是放在那里,起到警示的作用,提示私塾里的孩子,如果犯了严重的错误,要被惩戒。
第二,戒尺的使用是严格的,轻易不会使用。在每一次打之前,都会让小孩明确被惩戒的原因,心服口服。
第三,戒尺的使用有规范,手心打三下,起到的主要作用是警示而非惩罚。所以,戒尺不用多打,几下就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反观那些在生活中随意打骂孩子的家长,在打骂孩子的时候,是随意使用“打骂”的手段,还是像戒尺一样有规则、有条件的慎重使用?我想每个人都有答案。
写到这,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首先,教育孩子有很多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完全可以不通过打骂这种方式就能教育好孩子;其次,大多数人打孩子是出于泄愤,是一个成年人,无法有效的解决困难(教育孩子遭遇挫折)、无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的表现,捆绑着“教育孩子”的的“打”,本质上是成年人为自己找的“遮羞布”;第三,“骂”是一种语言暴力,往往包含着对孩子的社会性羞辱,别再说自己想通过“辱骂”的方式让孩子改好,实际上它只是人格不成熟的家长用于泄愤的工具。
02 是不是经不起打骂的人,就是脆弱的人?
这正是那条获赞4000多的评论所持的观点。但是我想反问一句:究竟是跳楼的孩子天生脆弱,所以经不起任何挫折,还是因为遭到不恰当的抚养方式,所以心灵才变得脆弱?
给别人随便贴一个标签,下一个结论是很容易的,只需要动动花生豆那么大的脑仁,随便打几个字就可以,但是分析其中的原因,给出有建设的意见,却不是每个键盘侠都能做到的事。
何为脆弱?如果一个人选择死亡就被定为脆弱,那浑浑噩噩,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人,岂不是就是坚强?我们之所以总是轻易的评判选择自杀死亡的人是脆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中“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观点深入人心,但是深入人心并一定代表正确。抛开这个案例,生活中饱受抑郁症煎熬而选择自杀的人,也常常被人误解为“脆弱”、“没有责任心”,这样说的人,是因为不理解一个有严重心理疾患的人的痛苦,所以这种随意的评判,本质上是一种无知。
张靓颖有一次在采访中说,一个人最大的正能量,就是不要散播自己的负能量,不要总讲自己那些不开心的事。这话为并不赞同,我认为一个人最大的善意,是不要随便用自己的认知去评判别人。
说回这个案例,与其说选择自杀是心理脆弱,倒不如说是长期不恰当的抚养方式更容易养育脆弱的心灵——不过,在此我要特别声明,在这里的“脆弱”一词不具评判性,而是作为一种状态的陈述,它更恰当的表达方式是:“适应外界环境和刺激的反应较弱”。
第一种,早期溺爱,后期严苛,容易滋生脆弱。让孩子无法适应。当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心怀欢喜,确实,任何动物的幼崽都是可爱的,所以人格不成熟的人,对可爱的孩子投注了大量过剩的情感,具体表现就是溺爱。3岁之前的确应该尽量做到对孩子的无条件满足,但3岁之后就应该逐渐树立规则意识,但是很多家长没有做到,反而到孩子上小学开始,突然管理严格,这种急转直下的变化,令孩子的心理很难适应。
第二种,长期的严苛,也会造就脆弱。管中窥豹,今天是这位母亲打了儿子两巴掌,但是这两巴掌折射出这位母亲一贯的粗暴。长期以简单粗暴羞辱的方式对待孩子,会令孩子的精神内核萎缩,变得没有生命力——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个体,又怎么要求孩子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呢?
跳楼自杀,在当时是一种激情下的行为,相信这个孩子在离去前的3分钟里,内心充满了绝望和愤怒,在当时情绪之下,死,是一种解脱,也最惨烈的抗议。
那么多人认为这个孩子跳楼是因为脆弱,这本质上,是一种缺乏基本共情能力的情感隔离。
03 挫折教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简单回答,挫折教育,培养的是孩子耐受挫折的能力,其中最容易发生误区的地方,就是以为让孩子体验挫折感就是挫折教育。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很多家长这样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他将来能适应社会。我现在骂ta,将来ta到了社会上就不会因为别人骂ta而受不了。
这种思维,就是拿“挫折感”来替代“挫折教育”。这是一种无知,更是一种谬误。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有三个区域:舒适区、拉伸区和困难区。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舒适区,就会出现成长的停滞,如果长期处于困难区,就会因为总是体验到挫折感而心灰意冷,滋生退行和畏缩,所以,让一个人保持持续成长状态,最好的区域在于“舒适边缘区”,即刚刚跳离舒适区,但同时又在自己能通过努力就够着的地方。
回到教育的话题,如果一个家庭的氛围,是总让孩子体会到挫折感,那么孩子就会退行、畏缩,什么都不想做。所以,家长如果想要让孩子的心理成长的更好,又不知道怎么做,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少给孩子制造挫折感。
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孩子要吃零食,这是ta的愿望,家长说:不能吃,不健康。这样就是给孩子制造了挫折感,因为ta的愿望没有达成。
最好的方式是,先答应孩子,让孩子没有挫折感,在ta心情愉悦的时候,再继续下面的协商,这时家长会发现,协商的难度比直接拒绝要容易的多。比如家长可以说:想吃零食,当然可以啊,但是吃零食对你的健康不好,妈妈希望你身体好,所以咱们商量一下怎么吃,好吗?
这种回答与直接讲道理、拒绝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孩子首先体会到的是被允许的自由,同时,孩子从父母清晰的表达当中,明白父母希望自己少吃是本意是出于爱,所以当孩子有这样美好的体验时,ta会更容易协商并主动做出让步——因为所有孩子都有渴望得到父母肯定的愿望。而直接拒绝和讲道理,孩子感受到的是控制和挫折。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很多家长都会认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所以要由家长对其实施控制,这种思维方式,会导致家长不断的给孩子制造挫折感,在挫折感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脾气急躁、延迟满足能力低,情绪不稳定。家长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反而会误以为是自己管孩子管的还不够,于是进入更加对抗的恶性循环。
长大后,家长的斥责、挑剔、唠叨、打骂、羞辱、讲道理.......这些常见的沟通方式,都是在给孩子制造挫折感,总在挫折感中生长的孩子,往往并没有因此而增长抗挫能力,反而更加脆弱——因为家长人为制造的挫折感,就像在孩子身上不断的划伤口,伤口越多,孩子越不禁碰,一碰就会疼。
很多人误以为不轻易的满足孩子就是在进行挫折训练,其理论依据是棉花糖实验,但是他们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棉花糖实验的主体是孩子,即是由孩子自己决定吃不吃以及怎么吃那块糖果,而且不管孩子做了任何选择,都没有评判——没有人指责孩子选择立马吃下糖的错的。
而大多数家长,拒绝孩子,给孩子制造挫折感的主体都是自己,是自己说了算,而且对孩子充满评判。
所以,很多人对概念的理解都是一知半解,却拿着一知半解的知识套用到孩子身上,造成了不好的结果还埋怨孩子难管——父母看不见自己的无知,是最可悲的。
04 自由和规则,边界在哪?
在生活中,这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有的家长过于强调自由,结果给孩子造成了溺爱,有的过于强调规则,同样让孩子不断受挫。简单说,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你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两个词的全部内涵,才能在生活中精准的应用——应用的精准程度到底如何,主要还是取决于家长自身的人格成长程度。
我们可以给大家一些思路,家长可以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再依据实际的情况作出恰当的选择。
对于孩子的情绪要无条件接纳,而对于孩子的行为有规则的树立。
很多家长过于自恋,给孩子讲了道理,就幻想孩子能马上接受,而且最好是痛快的接受并且马上改变。当孩子表现出不情愿的时候,家长的耐心值就开始不断下降。事实上,孩子的任何情绪都应该是被允许的,都是在ta的认知范围的正常反应,ta可以不开心,哭、生闷气,这时候,家长应该有耐心和同理心,允许孩子的情绪宣泄,必要时可以引导孩子合理的宣泄。
对于孩子做出的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家长需要及时制止,合理疏导,正确引导ta思考更有建设性的方向。
尽可能多的赋予孩子各项自由,自由的内涵是不评判。
孩子独立做事的自由,孩子弄脏衣服的自由,孩子自主选择的自由......这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但是具体到生活中都是琐事。比如家长觉得孩子笨手笨脚,做事慢慢吞吞,就不让孩子做事,或者唠唠叨叨,这实际上是破坏了孩子探索世界和自我探索的自由,同样,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因为专注,势必要弄脏衣服,家长因为怕洗衣服麻烦,就警告孩子玩的时候注意自己的劳动果实,这实际上是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家长担心给孩子权力会被滥用,所以总是不让孩子自己做选择,这当然也是破坏了孩子的自主发展的能力........
以此类推。
成熟的家长,能看懂现象背后的规律,比如玩耍和专注力、探索的关系,而一般的家长,只能看到表象,所以,真正决定孩子发展的,是家长自身的成长水平。
树立规则有很多种方式,最高级的是无痕式引领,最低级的是打骂和唠叨,如果家长经常使用后者,那说明家长自身需要成长。
关于这部分内容,我在以往的很多篇育儿类文章中都有过详细的说明,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翻看一下,无痕式引领,简单说,就是家长用提问、对话和实操模拟的方式,和孩子看似不经意的对问题进行探讨,家长利用成人的智慧和非限制性的思维,给孩子一些问题,引领孩子自主思考,尝试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当孩子兜里的“武器”越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越多),孩子的自信心就越提升,自主能力就越强。
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家长动脑筋,寻找合适的机会,并且以孩子为中心进行探索——大多数家长的唠叨、讲道理等方式,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没有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
以上是用最简单的几句话进行了概况,其实里面包含的内涵写出一个系列的专栏也不为过,但所有的知识,最终产生效果的核心的却是思考、领悟和行动。
【写在最后】
在一个悲剧下面看到这样的评论,其实是更大的悲剧,家庭教育的理念需要普及,因为它的质量决定了一个生命的质量,一个人未来一生的发展,都离不开最初的养育环境。
然而,观念的更迭,认知的改变需要时间,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发出声音,作为一个心理教育的工作者,尽可能的科普和分享知识,是我的责任。
如果谴责有用,我们可以谴责,如果后悔有用,我们可以后悔,然而,人的成长是有窗口期的,一旦错过就很难弥补,正如人生之旅是一场单行道一样,不能重来,生命更是如此。
家庭教育如此重要,而最影响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父母的人格发展,而想要提升人格,又需要先落实到认知的改变上,这其中很重要的是概念的厘清。
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