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湿热与脾胃湿热区别

程志强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日友好医院

脾胃湿热是湿热内蕴中焦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泻,小便短赤不清;或面目肌肤发黄,色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而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肝胆湿热是湿热郁结肝胆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身目发黄或寒热往来,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共同点

1.病因相同: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所致;

2.都有纳呆,呕恶,腹胀等脾胃症状;

3.二者可有黄疸的症状,黄疸是由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所致.二证如出现黄疸,皆为阳黄;

4.望舌苔均为舌红苔黄腻、湿热之象。

二者的不同

1.湿热偏重不同。

虽然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之病因均为湿热,但湿热偏重不同.脾胃湿热湿重于热,湿的表现如肢体困重,纳呆,腹胀,大便溏泻表现明显.热的表现相对较轻。肝胆湿热热重于湿,热的表现如身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的表现明显,而湿的表现相对较轻。

2.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都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如腹胀,纳呆,呕恶,肝胆湿热产生上述症状是因为肝气横逆犯胃,脾胃受病,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较轻.而脾胃湿热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尝致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明显.肝胆湿热多兼有脾胃症状,而脾胃湿热则不兼胁痛、口苦等肝胆症状。

3肝胆湿热因湿热郁结肝胆,疏泄失职,肝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胁肋部胀痛不适,而脾胃湿热为脘闷腹痛症状,无胁肋胀痛的症状.且肝胆湿热有湿热下注的症状,如阴囊湿疹,潮湿,睾丸肿胀,坠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症状.脾胃湿热则无这些湿热下注的症状。

4.从治疗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疗程来看,脾胃湿热的疗程较长.愈后较少复发.肝胆湿热虽疗程较短,但屡有发作.因脾胃湿热湿大于热,湿邪致病的特点是病程较长,故缠绵难愈。

肝胆湿热一般是平时有嗜酒,饮食肥腻辛辣食物,外感湿热所致。

常见症状有口苦泛恶,腹胀,厌食,大便不调,舌红苔黄厚而腻,小便短赤等等。肝胆湿热服药需辨证,确定是肝胆湿热再服药。

在中医上有好多古方治疗肝胆湿热,如龙胆泻肝丸,现在是比较好的中成药。

肝胆双清颗粒也是治疗肝胆湿热的药物,但是,长期吃龙胆泻肝丸可以引起肾脏功能问题。龙胆泻肝丸的组成主要有龙胆草、黄栀子、黄芩、通草、泽泻、生地、当归、甘草,这些清肝火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龙胆泻肝丸里面原来含有关木通,对于肾功能不好的患者要慎用。

现在大部分药厂都把龙胆泻肝丸的通草代替了木通,因此是比较安全的。肝胆湿热平时可以口服板蓝根颗粒,金银花颗粒,可以喝黄花菜饮具有清热利尿,退黄疸的功效。

另外,茵陈泡水也可以起到祛肝胆湿热的作用,不要局限于中成药,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去调理。

饮食方面多吃苦瓜,绿豆莲子,红豆,薏米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