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季来了】这些老中医的医案集,可不能埋没在我们手上!
大多如今德高望重的老中医,都是从基层摸爬滚打练出来的,精研经典,是他们的基本功,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他们行医几十年,兢兢业业琢磨出来的。今日,我们介绍一位浙江省的老中医——徐志瑛教授,她所练就的一身抢救急危重症的本领,至今透过书本中的文字,仍觉得惊心动魄。
推荐的第一本书是《徐志瑛治疗危重疑难病案一百例》,这本书将徐志瑛五十余年临床诊治的上万个病案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危重疑难病案,这些病案,有的是无法停服西药者,有的是术后采用西药难以控制者,有的是处于抢救状态者,其中22个病种,102个医案,每个医案辨证要点都不同,足以看出徐志瑛之医术精湛。
书中有一例中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伴有双肺重症感染高热不退的医案,这是一位60对的男性患者,颅脑外伤后曾出现过心脏骤停,经医院抢救后高热、咳嗽高达50天,书中这样描述:“神志始终朦胧,语言不清……体温38.5~39.8℃,左侧头颅明显缺陷,双下肺感染明显……暂停手术,中药配合治疗……”
从这几句摘录的病历来看,这个患者的病情是很凶险的,首先,患者年龄60岁,已经属于老年人,并且是颅脑外伤导致双肺重症感染,高热竟然高达50天,神志也不清楚,由于患者病情危急,西医甚至决定暂停手术。
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志瑛取参苏饮、止嗽散、复方菖蒲郁金汤之意,开方如下:人参叶、浙贝母、生炒薏米、炒薏苡仁各20g,山海螺、野荞麦根、炒黄芩各30g,老鹳草、云雾草、炒白芍、川芎各15g,白桔梗、桑白皮、广郁金、石菖蒲、寒水石、天花粉、川石斛各12g,苏叶、皂角刺、薄荷(后下)各9g。开药后徐志瑛的医嘱竟然是:药后可能咳嗽增加,痰量增多,大便次数增多甚至变稀。
服药4天后开始退热,咳嗽仍然不畅,神志不清,如徐志瑛所料,患者大便次数增多,尿量较少。
二诊徐志瑛对方子进行了加减,医嘱变为:“痰量仍可增多,大便烂,或有粘液。”患者两下肺感染较原片有吸收。
三诊调整方药后气急已有改善,开始想吃东西(鼻饲)。
四诊调整方药后撤除鼻饲,改半流饮食。五诊调整方药后咳嗽明显减少,因呛咳又插上鼻饲,但总得来说“痰浊已解,气道通畅,胃气亦复。”
六诊调整方药后神情,语仍不清,咳嗽消失,双下肺感染基本消失。
七诊调整方药病情稳定后转颅脑外科行第2次减压手术。
在这个病案中,小编也意外发现徐志瑛在三诊中同时用到了人参叶和炒莱菔子,两者相畏,但是人参叶有清虚热、补益正气之功,炒莱菔子有化顽痰老痰之力,用以相互制约。徐志瑛也特别说明道:“十八反”和“十九畏”中人参与莱菔子相畏,古代医家也有用此法者,现代疾病谱中气虚夹湿浊的病例很多,如此用法也可以是古为今用,属于用药创新。
这样的病案在书中不难找,并且每个病案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从寥寥几语中可以看出其凶险,虽然此书2016年出版,但在如今仍有启示意义。尤其是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大展身手后,中医药能够治疗危重疑难病症,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作为中医人,我们更应该有自信,有信心。
除此之外,小编还想向大家推荐徐志瑛的另外一本书:《徐志瑛学术经验集》,这本书对国家级名中医徐志瑛教授从医经历、临床治验、方药经验、医论医话进行了介绍,具体体现了徐志瑛教授行医50余年自己独特的治法特点,膏方及食疗治病养生的经验和对疾病诊治的思考和体会。相信各位读者读后一定有所收获。
小编通过查询,徐志瑛教授如今已经82岁高龄,网络资料显示,徐教授仍然在浙江省中医院坚持出诊半天,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老先生的不懈坚持,我们的中医才能绽放如此光芒,身为年轻一辈中医人,肩上重担尤觉沉重。
在文章的最后,小编为各位读者推荐八本老中医学术经验集,每本书都是一位老中医浓缩的一生,期待能对您有所帮助、借鉴和启迪。
宋乃光——融《伤寒论》与温病学辨证方法为一体,对疑难性发热疾病诊治甚多,多数剂而愈,擅从伏邪、蕴毒、痰饮、瘀血、积滞等综合辨治疑难病。
罗凌介——对内科疑难杂症,特别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肝癌、急慢性肾炎等有深入研究。自拟急肝二方、慢迁肝方、肾一方等临床疗效良好,由其验方制成的肝炎康、肾炎康、乙肝解毒丸等院内制剂,效果甚佳。
张天文——推崇张仲景经方和《医宗金鉴》时方,针药并施,针法独特,独创“头手足三联运动针法”,在中风病的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
邹志为——扎根韶关,《邹志为老中医临证治验》中医案多贴近临床,接地气,体现治病思路。
刘玉洁——临床致力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根据“古今异轨,病不相能”的观点,提出了中风病多发于痰的观点。《刘玉洁临证心悟》是她自己经典著作的读书笔记和临床感悟。
高玉瑃——河北省首届针灸大师,治疗中风、面瘫、头痛等针灸优势疾病有着独到的见解,《高玉瑃临证经验撷英》凝练了燕赵高氏针法流派精华,为针灸临床提供借鉴的思路方法,指导临床实践。
王灿晖——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家学,在温病学和辨证学方面有着独特的学术认识。《王灿晖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荟萃 》中医案理法方药俱备,描述详细,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邵念方——1978年率先提出“证”的诊断,明确指出每个“证”分主症和兼症的诊断标准,开创中医学对“证”进行诊断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