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字
形声字。忄表声,篆书之形像心脏,表声身心懒散;堕省声,堕有懈怠义,又表声懒散的人常自甘堕落。本义是懒惰。
“惰”和“媠”是“憜”的异体字。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墮”的本字,表示下坠。憜,篆文
(心,情绪)
(隋,即“墮”的本字,坠而不兴),表示情绪低落。篆文异体字“惰”
省去“阜”
写成“惰”。籀文异体字
用“女”
代替“心”
写成“媠”,表示女子情绪低落,懒散没精神。造字本义:形容词,情绪低落不兴奋,丧失激情。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楷书异体字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墮”
。古籍多以“惰”代替“憜”和“媠”。《汉字简化方案》用“惰”合并代替“憜”和“媠”。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憜,不敬也。从心,省。《春秋傳》曰:“執玉憜。”惰,憜或省。媠,古文。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惰,态度懒散不敬。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土”的“”作声旁。《春秋左传》上说:“手上拿着宝玉,副漫不经心的样
子。”惰,这是“憜”的异体字,省略了。媠,这是古文写法的“憜”。
“惰”的词汇分类
我评词汇分类:
网友总评: 0分
惰民 惰性 惰游 惰性元素 惰性气体 / 倦惰 懒惰
惰,不敬也。——《说文》
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左传 · 襄公三十一年》
惰,懒也。——《广雅》
佚而不隋,劳而不慢。——《荀子 · 非十二子》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 · 军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