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档离婚综艺里,“天才式教育”下长大的男嘉宾说: 这种东西就是很害人……

最近这两个月我在追芒果台的一个综艺节目,叫《再见爱人》,是国内第一档“离婚综艺”,就是离婚或者在离婚冷静期的夫妻一起旅行。挺推荐大家都看看的,从里面会对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有很多思考。

但我今天想说的倒不是婚姻,而是里面一位男嘉宾,我们就叫他老王吧。

老王在节目里展现出来的,和自己前妻的“打压式”相处,已经在网上被喷成了筛子。

比方说吧,他对前妻只有批评,从没什么表扬。

他的前妻朱雅琼是歌手,喜欢音乐,第一首歌就是写给老王的,但他说:“歌词不行,如果换下歌词就能红了。”

他说从来不喜欢听朱雅琼唱歌,觉得她写歌写词的方向都是错的。

朱雅琼为人处事的方式、选衣服的品味等等,没有一个能得到他的肯定。

感受一下他们之间的窒息式对话——

朱雅琼问老王:“我得不到你的肯定和尊重,我想知道为什么?”

老王说:“因为你做的不够好。”

朱雅琼又问:“你认识我20年,只夸我不到10次,就是说我其它的都做的很糟是吗?”

老王说:“倒不是很糟,但没有达到我足够夸奖你的程度。

在朱雅琼做错一件事的时候,他会喋喋不休,一定要对方认识错误,把这个问题想清楚。

其实,老王也不是坏人,他只是陷在自己的逻辑里。

他觉得,只有这样对方才能改正,才能变得更好啊;

我不喜欢她做的这些事,我总不能骗她喜欢吧。

老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生活,只有工作、工作、工作。

出来录节目,旅行期间,看到一个舒适的地方,他想到的是:这里安静,适合工作;

和朱雅琼刚发生完矛盾,把朱雅琼扔在一边,很快找了一个地方开始工作;

以前和朱雅琼不办婚礼、不旅行,不愿意配合妻子的小情小趣,因为觉得对方是在“霸占我的时间”。

虽然说朱雅琼也有各种问题,但是老王的这种与人相处和对待生活的方式,看着确实让人窒息。

这别说和一个人过不好了,和哪个人也过不好。

我在看的时候就在想,这是什么样的原生家庭,才能培养出这样的性格啊。

后来有一期节目里,老王说起了自己的父母。

他说:

“从小父亲对我的教育是天才式教育,5岁就开始上学了,8岁就开始上初中了。

我没有任何娱乐生活,每天都是在学习。”

寥寥数语,就仿佛看完了老王的童年。

我心里想的是:果然!

老王对待前妻的方式,应该是完全复刻了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

就连老王自己都说:

“我的性格其实有很大的问题,后来在对待婚姻的时候,不知不觉会带上我爸的影子。”

想象一下,把老王对待朱雅琼的方式,照搬到一个孩子身上,那是多么可怕和窒息的童年。

老王现在是一个编剧,普通的人,过着普通的人生。一个一心想培养出天才的父母,天才没有培养出来,倒是成功的把孩子和人相处的能力,悦纳他人、悦纳自己的能力,关爱他人、关爱自己的能力,好好生活的能力,都给培养没了。

节目里的嘉宾分析老王的性格,分析的挺透彻的:

“老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没有接受过任何情感教育的人,这一块完全缺失掉了。

他有一个特色,从第一期到现在,他只有一种表情——微笑,哪怕在很伤心的时候,他都只有一个微笑,因为他没有学会别的表达方式。”

更可怕的是,这些小时候被阉割掉的情感的、生活的、通往幸福的能力,是很难再生长出来的。就像我们的脑神经元一样,小时候用不到的,就被修剪了,很难被修补。

说到父母对自己的教育,老王这样说:

这种东西就是很“害人”。我能理解到自己的性格问题,可是没有这个能量去跨越。

看完老王的故事,你可能会想,天才式教育是不是里面的原罪?

这让我想起两个天才研究计划。

一个是美国智商之父路易斯·特曼搞的。

他从1921年开始,在美国加州招募了1500多名智商超过135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追踪了他们之后的事业和人生发展轨迹。这个追踪计划一直持续了35年。

但让人失望的是,他的天才军团中,大部分人长大后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其中有30%的人,甚至没能够大学毕业。

但是,50年之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启动的另外一个天才计划却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这个天才计划叫SMPY,他们在45年里追踪了美国大约5000名超常儿童的职业和成就,结果这些孩子很多都成了一流的科学家、世界500强的CEO、联邦法官、亿万富翁等等。里面包括陶哲轩、扎克伯格。

这两个计划有什么区别呢?

与第一个计划相比,第二个计划有两个不同之处:

首先,它没有使用IQ测试,而是用SAT的数学考试来选拔超常儿童。

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止步于发掘天才,而是设计了针对超常儿童心智特点的特殊课程与方法,并且非常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交情感能力。

如果要用几个字来总结第二个计划的原则,我想就是:

先成人,后成才。

SMPY总结了8条教导孩子的黄金准则:

1、给孩子经历丰富多样人生体验的机会;

2、不要只满足孩子的智力发展需求,更要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3、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表扬孩子付出的每一分努力,而不是他们的“能力和才

干有多高”;

4、鼓励孩子接受挑战,去经历失败,并在失败中成长;

5、当发现孩子在某方面兴趣特别浓,或是能力特别强,要给孩子充分发挥这种兴趣和能力的机会;

6、千万别给孩子贴上“天才”“神童”这种标签,这会成为孩子巨大的压力,久而久之会不堪重负;

7、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探讨孩子的需要;

8、对孩子的能力做准确的评估与测试,这样不仅能帮助你认识孩子的能力,也能尽早发现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阅读障碍、多动症、社交与情绪方面的挑战)。

事实上,“先成人,后成才”,是现在很多超常儿童教育的共识。

像新西兰资优教育中心除了核心的教学任务以外,会把大量时间用在对孩子的情绪引导,以及和他们讨论各种有意义的话题上,比如富有和快乐,你会选哪个?有一个好工作,和好好做一份工作,你又会选择哪个?

因为“成人”了,不是天才,也是个人才;不“成人”,是天才,也能给毁了。

回到文章一开头老王的故事。

其实,天才教育不是这个故事里的原罪;想要孩子成才,也不是这个故事里的原罪。

这个故事里的原罪是:把“才”,放在了“人”的前面。

对孩子寄予厚望并没有什么问题,认真的去培养孩子,也没有什么问题,只要是在一个前提之下:把“人”,放在你希望他取得的成绩前面。

这包含3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优先培养孩子作为一个“人”的能力,那就是情感、情商、社交,与人相处,热爱生活的能力;再在允许范围之内,去培养孩子作为一个工具人的能力。

记得前几天有个读者留言,我是这样回复的:

在我看来,数学启蒙固然重要,但社交却更为重要,因为这是孩子作为“人”的能力,是他融入世界、接纳世界的能力。

第二层意思是:当孩子的情感需求、情绪健康和成绩起冲突的时候,选择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情绪健康。

说句大白话,人都不好了,要其它的有什么用。

第三层意思是:看见孩子这个“人”,对他的期待要符合他的特点,给他的挑战要适应他的能力。

中科院心理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主任施建农曾经说:

“在中国,关于超常教育最大、也最危险的误解就是,通过超常教育,可以把一个普通儿童变成超常儿童。

但是,你研究的越多越知道,一个人的心理,包括认知、智力,都是跟生物性密切相关的。

通过营养,可以提高孩子的身高,但它是有限度的。智力也一样。”

先成人后成才,这个准则不仅适用于天才儿童,更适用于所有孩子。

毕竟,不管是天才儿童还是普通孩子,最终的目标都一样: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而不管是天才儿童还是普通孩子,通往它的路径也一样: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快速了解帝呱呱星球,可以点击下方专辑哦~

后记

最近我有时会想,我们这一代家长,是不是对教育给予了过高的期望,对孩子的关注也过度了,有时觉得是矫枉过正了。就像这两天看到迪迦奥特曼被全网下架,就有些哭笑不得,照这种逻辑,我们小时候看的葫芦娃、黑猫警长不是都很暴力吗……
这让我想起以前看到过的纽约杂志特约编辑Jennifer Senior的一个TED演讲,里面有一句话我很赞同:
可能我们只需要遵循最古老的原则,培养孩子的正直、职业操守以及爱就够了。如果我们这样做,孩子们依然会很好,父母也会很好——说不定,会更好。
Nora剪了其中最精华的部分给大家,推荐可以听一听,结合今天的文章一起,希望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思考。还有,别忘了点赞转发哦~比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