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诗话(写汨罗江的古诗词大总集)第一卷|诗词里的磊石山
汨罗江诗话|第一卷:诗词里的磊石山
磊石山|汨罗江的地标之山
图解(黄松柏图):四面环水的磊石山,
《拾遗记》中所记载的洞庭山。
怀王在此作仙乐,屈原在此披香草,
在此沉江,楚人把屈原奉为水仙,
在此为之立庙,汉未犹存。
大家也许很奇怪,汨罗江诗话为什么要从磊石山开始?
历史记载,中国第一座屈原庙就是磊石山上的磊石庙。
《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载:天福二年(937年)夏五月“丙辰……磊石庙旧封昭灵候(907 年),进封威显公。”昭灵候、威显公都是屈原的封号,是唐代重视屈原所致。
这是历史上见于文献之中的第一座封号的屈原庙。说明磊石屈原庙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设立屈原庙的地方。
东晋王嘉(?~390年)《拾遗记.洞庭山》,记载,屈原在此隐居,屈原在此沉江,“楚人为之立庙,汉未犹存”。《湘阴县图志》也记:“磊石庙,汉建。”但一些“专家”把洞庭山记入某山,把屈原庙考出“原地址无考”,磊石山的屈原源头,就如此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之中。
贾谊、司马迁说:“屈原自沉汨罗。”这是历史上最早的汨罗名记载,按照郭嵩焘的观点是“汨罗哀屈原也。”而这个汨罗指的是屈原潭,所以《水经注》将屈原潭记为汨罗;而汨罗江是由此“汨罗”演变而来的江,见于宋代《方舆胜揽》:“屈原沉沙处曰汨罗江。”所以,汨罗、汨罗江一直就是屈原潭(罗渊、罗汭)之固定的名称。
北魏郦道元(466年~527年)《水经注》载:“湘水又北,汨水注之。”“汨水又西径罗县北,本罗子国也。”“水亦谓之罗水。”“汨水又西,径玉笥山。”“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沉于此,故渊潭以屈为名。”“汨水又西径汨罗戍南,西流注于湘。”“湘水又北,枝分北出径汨罗戍西,又北径磊石山东。”
宋“屈原沉沙处曰汨罗江。”是历史上第一次将汨罗渊称为汨罗江的记载。
《一统志》记:“汨罗,江名。一支北水谓罗水,一支南水谓汨水。在屈潭复合,故曰汨罗。”
这是权威国史最后定名汨罗江的解说。
《一统志》特别用汨、罗两水“复”合“屈原潭”才叫汨罗,可能是纠正清代民间的一些误传,以恢复《水经注》《方舆揽胜》的定论。
今称罗水、汨水汇合在双江口后称汨罗江,称汨罗江是从修水开始,均是无文献依据的讹传,或者说是为纪念屈原扩大屈原精神传播的一种泛指,这些当然能理解,后面的话就在不言中了。
《荆洲记》云:“屈原潭去罗县城三十里。”
罗县城就是罗子国城,在屈原管理区河市镇古罗城村。三十里的地方在河泊潭春江嘴。《湘阴县图志》记:“正古屈原潭也。”屈原潭左边(东边)是玉笥山,这是一个山头,隋立玉洲,洲址在此。《湘中记》云:“屈潭之左玉笥山,屈原栖此作九歌。”说明屈原到汨罗后就居住在这个地方。离磊石山七里多水路,中隔三里多长的汨罗山;屈原故宅就在此山。经屈潭后名汨罗戍,就是汨罗驿站所在地,元代将此地称为汨罗山,唐代后三闾屈原正庙汨罗庙就建在此汨罗山上,明清两朝称屈原墓在汨罗山上,正是此山,此山离磊石山七里多水面,北有名凤凰台的山头。
《明史》《湖广通志》等很多文献,都将玉笥山、汨罗山、屈原潭定位在“县北七十里”的一个地方。(今玉笥山查地距位于县东北约六十六里,今汨罗山在县东北方位约八十二里,方位和距离均不对等。)
清《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湖广六记载:“玉笥山,在县北七十里,汨水西流经其下,有屈潭,亦曰罗渊,屈原放逐自投于此。隋置玉州, 盖以山名。其相连者曰汨罗山,以下临汨罗江也。又磊石山……”此据说的玉笥山和屈原潭在一起,地理坐标排列上是从东到西,玉笥山三里后屈潭(罗渊、玉洲地)三里后汨罗山零距后汨罗江七里后磊石山。
而今天从东到西的排列是汨罗山,十五里后玉笥山,二十里后屈原潭(河泊潭),十里后磊石山。
历史真相就一目了然了。
汨罗,这是古人定位屈原自沉的具体而确切的地点,是一个潭名,按照历史脉络而言,屈原在此时,罗人叫罗渊,《水经》云“春秋之罗汭。”是楚国湘水中所建的第一个驿站,罗渊为磊石山与凤凰山之间的水域之地,后有磊石港,也称凤凰港。罗城北到此的河流则统称为罗水。屈原在此沉江后,当地民众为纪念屈原,把罗渊改称为屈原潭,简称为屈潭。贾谊、司马迁到此吊屈原后,将屈原潭称之为汨罗,并见于国史。确定了汨罗这个潭名。北魏《水经注》称之为“汨罗渊”,罗城北到此的水仍然称之为罗水。唐代诗文中都称沉沙处为汨罗,还是一个潭名;水则称为罗江,所以《通典》称:“罗江有屈原墓。”《元和志》称:“屈原墓在县北七十一里”。宋代称之为汨罗、汨罗江,而经过汨罗江的水在张舜民的《画幔记》中,称之为归义江。明清《一统志》都习惯称屈原潭,而水都称之为罗水或者汨水。《湘阴县图志》的图示中也是将罗水一直从岳阳县境标注到河泊潭,河泊潭后标注为汨罗江。屈子祠前的河流民间称为名山河,《湘阴县图志》记此处有名山市,没有人称汨罗江,民国地图上把汨罗江记在了河市河、灰滩河、河泊潭(均在今屈原区境内)。这是水名变化史。
而地名变化史,经考应为光绪年间(1871年—1908年)将罗山更名为汨罗山始,就产生了1918年的汨罗火车站地名。此前用汨罗名地的地方只有北魏时的汨罗驿,在汨罗(今河泊潭)北,汉代在此建屈原庙,唐代始此地的屈原三闾庙相沿称之为汨罗庙,确立了这个地名,元代则称此地之山为汨罗山,唐代的屈原墓就在此汨罗山上,因之明清两代都称:“汨罗山上有屈原墓”;清光绪年后,因为疑冢之故,汨罗山被讹传到罗山,罗山也改称为汨罗山。
以上可见,屈原潭和磊石山才是汨罗江一东一西的定位坐标,是解读汨罗江的两个核心元素,而玉笥山是解读屈原故宅的元素。三个重大元素均在今天屈原管理区境内的凤凰乡。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汨罗江。《楚辞》关联磊石山就没有一点奇怪的了。
知道了汨罗渊源,下面介绍磊石山。
磊石山,旧为洞庭湖中唯一一座石头山,呈东南走向,四面环水。主山在屈原区凤凰乡境内,余脉延伸至汨罗市磊石乡,考其旧域东南长约四公里,宽约一公里多,主峰海拔90.8米。
西南五公里水域处就是琴棋望,湘阴县城首立之地。旧名琴岐,水中长岛,形如古琴。棋为音变,传说此地是二妃居磊石洞庭山时弹琴望九疑思念舜帝之处。唐代此地建有青草庙,琴岐应为青草山,是青草湖的标志之地。
南边二十多公里是黄陵山(营田),上有三湘七泽第一胜迹黄陵庙(二妃庙、二妃墓)。
东边就是凤凰山,与之相隔的是屈原潭,故而古人形容为:“两山对峙,一水萦回,是谓汨罗。”西南角的汨罗山、玉笥山,西北角的凤凰台均是凤凰山上的小山名。其中的汨罗山、玉笥山清代后因为此地的屈原庙移址于名山和出现了十二疑冢的传说,故而将名山改称玉笥山,罗山改称汨罗山;凤凰山上此两山名消失。
《水经注》记载,磊石山旧名万岁山、五木山(山上五峰),后又称之为累石山、垒石山,最后称之为磊石山,宋代也称龙寿山,因为龙王寺洞庭庙在此;磊石山名可能是依据屈原在此地作的《山鬼》中有一诗:“石磊磊兮葛曼曼”而定名。
考历史记载,万岁山是因黄帝登“熊湘”山,张乐洞庭之野而来,传说黄帝登上磊石山作韶乐,六对凤凰集于凤凰台以应律侣,故有凤凰山上凤凰台名留传于今。虽然“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磊石山风貌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但历史源流却在史册中潺潺流淌。
磊石山,根据《山海经》记载就是洞庭神山,《拾遗记》称之是浮于水上的洞庭山,怀王在此作仙乐,屈原在此披香草,在此沉江,楚人在此立庙纪念屈原。故而唐代将磊石庙封了昭灵侯、威显公等称号,成为中国第一座屈原庙所在之地。
先秦时代,此山有祠祭山神,有龙寿庙,说明屈原到此地的时候,是在此祭龙神的。这儿有在五月初五祭龙的传统,所以屈原沉江时便有祭龙船打捞屈原,后来端午划龙舟习俗就交给了纪念屈原。根据《长沙府志》所记黄帝在磊石山运转矿石(所以出现累石、垒石之名),在汨罗神鼎山铸鼎,鼎成后在此地乘龙升天的记载来看,此庙的前身是祭黄帝龙神的。
万岁山是磊石山最早的旧名,纪念黄帝道理充足;后有龙寿山之称,是因为龙王柳毅在“洞庭之阴(南)”的龙窝传书,后当上铁面龙王,龙族呼之龙寿万岁,故而有此名。大概柳毅的传说来自磊石山一带的民间传说。查找历史,中国第一座洞庭庙竟然也在磊石山上。
汉代所建的磊石庙,唐代将之改建为洞庭庙,原是认定洞庭山的地位吧。
根据历史记载,洞庭在唐代前是原野之名,故“轩辕张乐洞庭之野”,说的是河网密布的湖泊之地,古有九江入洞庭,唐代前洞庭内只有一个湖名,就是《荆洲记》所说的青草湖,因此我们也找不到《荆洲记》对洞庭湖的记载,屈原诗歌中出现洞庭,只是“上洞庭而下江”,“洞庭波兮木叶下”,也没称洞庭湖。
洞庭湖名的产生是在南北朝之后,我们看到写洞庭与湖挂上钩的第一首诗是南北朝阴铿的《渡青草湖》:“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显而易见,“春溜满”指的是洞庭原野的草色青青,充满春天嫩绿的气息;“锦帆张”是指青草湖上的景观。湖水是看不到春色的。杜甫很喜欢此诗,到青草湖时写下《宿青草湖》:“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他的另一诗有“青草洞庭湖,东浮沧海漘”将两湖并于一体。是洞庭湖续的青草湖名,还是青草湖续的洞庭湖名?对照阴铿的诗和《荆洲记》只有青草湖名的记载,就不难得出洞庭湖是因为青草湖叫湖,后把洞庭原野叫成洞庭湖,此名唐代后才产生。后来则将两湖并成洞庭湖,所以洞庭湖古人有时叫重湖。
我们可以看看洞庭湖三字同现诗歌中的作品,第一首是唐无名氏的《渔父词.其八》:“ 洞庭湖上晓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快,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第一首以洞庭湖三字为诗题的是中唐刘长卿《岳阳馆中望洞庭湖》:“ 万古巴丘戍,平湖此望长。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所以作为洞庭原野之中的湖名,青草湖比洞庭湖苍老多了。
作为今天东洞庭湖的中心之山、远古青草湖的地标之山,汨罗江的标志之山,历史上第一座洞庭庙诞生在磊石山,就没有任何疑问了。
《永乐大典》《古罗志》记:释子(和尚)在磊石山筑小招堤,立龙寿寺(万岁寺)纪念黄帝,说的是汉前之事,宋代后恢复此寺。洞庭庙则移到河泊潭东,后称尹公庙。明代再在磊石山建洞庭庙,清代鹿角也增建了一座洞庭庙,则是认定洞庭湖的中心之地在这两个地方了。
磊石山上曾经有过众多的古迹和传说,除了龙神庙、屈原庙、洞庭庙、万岁寺,则还有帝女台、洞庭山、柳毅传书、洞庭君、药师潭、棋盘山、伏马坡等神话传说;有穆溪春涨、大陂秋月、水涨山高、龙窝、龙潭水、祭风台、连天楼、墨庄、烂排沟、磊石钟亭、抗日哨所等古迹遗址。
尾章将集中解说。
自然风景上而言它处于三江(湘沅汨)两湖(青草洞庭)的交汇中心,潇湘八景尽可一揽无余。特别是磊石观海、观夕照、观候鸟、观芦荡、观雪浪、观翻流、观秋月等等,都是绝佳之地方。看完诗歌里的磊石山,也许你还会引发其它的联想。
我们先看第一章:楚辞里的磊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