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被动独处”吗?有一种孤独,是自己强加的,来自自我厌恶
文章编号:20210713
自我成长专刊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语小组翻译 第 505 篇文章
1高质量独处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每天回家前,都喜欢在车里坐一会儿再上楼,为什么?网友@王涛这么回答:
关上车门,你是你自己,你可以是肖邦,可以是钱学森,可以是张大千,可以是葛优,可以是三毛,可以是张爱玲,你有你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只有你一个人,也可以有很多人,全凭你的意愿。
打开车门上楼,你也是你自己,你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儿子,你有你们的世界,你需要考虑房贷,工资,柴米油盐,儿子学费,年度旅游……
我们选择独处,有时是需要属于自己的时间,或者是远离他人才能最好地成就自我。
矛盾的是,有时我们独处是为了能和他人在心智上产生联系。独处时更能做到这一点。比如,诗人很难当着爱人的面写一首情诗。物理上的分离有助于凝聚最纯粹的爱意。
更重要的是,他人陪伴时,我们很难感受到独处带来的那种自由感,他人的存在限制了我们的自由。
尼采曾经写道:
有些人偷走了我们独处的时光。却没有给予相应的陪伴。
这话不假。
放弃独处是否值得,在于人们能得到什么样的回报。
用自由换取更亲密的联系通常是值得的,但用自由换取浮于表面的交流可能仅适于某些特定性格的人。
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交流无法提供媲美独处的价值,充满敌意、缺少亲密感的关系也不是人们想要的。
人群中我们更加孤独。那些定期独处的人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这群人很可能意识到,他人的陪伴是一笔以个人自由为代价,却可能无法获得等价回报的交易。
2你是“被动独处”吗?
独处也分积极的独处,和消极的独处。
有时候,独处并非人们自愿的。也不是人们想要的。
奥古斯都∙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短篇小说《孤独》(Alone,也译作《孤独的日子》)中描绘了一名孤独的中年男人,孤独令他痛苦不堪,以至于透过墙壁传来的年轻家庭的生活日常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如果注定孤老一生,至少他还听到过别人家庭相聚的声音。
这样的人能找到陪伴吗?也许吧。
但这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独自生活的人可能已经习惯了这种无拘无束的状态,需要更多的回报才会放弃。
即使不独处,人们也会感到孤独。
例如,心里藏着许多不能和别人说的秘密,或压力。即使身边都是爱你的人,但有时再多的爱也没用。无论是秘密还是艰辛,这些沉重的负担只能自己扛着,让人感到孤立无援。
就像一个人快死了却无人知晓,在他看来,自己和他人之间被一道天壑分隔。
这些情况下,如果有人可以共同承担还有所帮助。但必须承认,有些负担,例如死亡,是没有人可以完全分担的。尽管快要死的时候,所爱之人握着我们的手会有所帮助,但我们仍是独自死去。
3自我厌恶
然而,有一种令人痛苦的孤独几乎是人们自己强加的,它来自自我厌恶。
自我的负面感受令人想要独处并感到孤独。
尽管短期内,自大增强了自信,令人充满活力并对生活满怀向往,这些都是大家很喜欢的特质,但长远来看,没人喜欢自大狂。
而那些位于另一个极端,常年给自己消极自我评价的人,也同样很难维持友谊。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如果别人不喜欢自己,那么他们就会把别人说的一切要么当作认可,要么当作否定。
和这类人相处时,我们本能地绷得很紧,担心自己所说的一切都会被他当作轻视,缺乏尊重或关爱。这令人精疲力竭。很少有人愿意为另一个人定期扮演咨询师,这种需求会令友谊失衡。
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消极的自我评价让人在独处时感到孤独,这导致人们厌恶孤独,破坏了它能带来的价值。
人们无法享受其中的自由自在,而实际上,人们也失去了那种自由自在的感受。
独处对自我厌恶者来说反而成了一种束缚。自我厌恶来自内心,让人无法逃离。
自我厌恶者在关心自己的人的陪伴下,也许能够暂时压制内心的声音,但一旦只剩自己,又会回到精神上的自我惩罚中。
4我们能做些什么?
有时候,我们对自我的认识是扭曲的:我们无法正确地看待事物,总是过度关注自己,觉得身上有严重的瑕疵。
换个角度看,我将这种倾向称为“对瑕疵的固着”(固着: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在性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过分的满足或者受到挫折会导致固着,固着将导致无法正常地进入性心理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更客观地看待问题,我们可能会问自己:
“为什么我们一边觉得忘记某人生日的自己很糟糕,一边又认为若是其他人犯了相同的错误却无关紧要?”
思考此类问题有助于打破消极的自我评价。
当然,我们的感受不会随着看待问题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尽管最终影响我们幸福与健康的是自身感受,但改变想法是关键的一步。
另一些时候,我们发现自己需要改正的地方,却将精力用在自责上。比如,为自己浪费时间不停责备自己数小时:
“我刚刚一直在看手机,要是用这些时间工作该多好啊!”
而他应该做的仅仅是立即开始工作。
有人会为与好朋友闹翻而深深自责当初为什么没有息事宁人。
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呢?我猜,是因为我们不自觉地进入了自我厌恶的模式。
我们像是处在一种自我虐待的关系当中,而且已经习惯了它带来的冰冷安慰。我们对它再熟悉不过了。这种熟悉成为了我们的避难所,我们宁愿陷入自虐的恶性循环中也不愿冒险改善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个死循环。
我们得到惩罚后,别人会原谅我们。而自我厌恶者不会原谅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我惩罚似乎永远也不嫌多。自我厌恶者不想停下来,终结这一切会让他无所适从。
直到那时,他不得不问自己“现在该往哪走?”而他也必须面对自由带来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您还想看到“心理信息共享”“自我成长”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