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只是一种意义 ——《情绪跟你以为的不一样》│ 书海遨游 No.20042

书海遨游 No.20042

推荐指数:☆☆☆☆

   情绪只是一种意义   

——《情绪跟你以为的不一样

原书阅读:597分钟

本文字数:4,022

本文阅读:11分钟

你现在对于情绪的理解是什么?

以下三种理解中有没有说中?

1、情绪是被引发的

2、没有所谓的基本情绪

3、特定的情绪就该有特定的反应

如果你有其中任何一种理解,也许我会建议你来看看这本书。这是一本全面介绍情绪建构理论的书。会帮助你对于情绪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理解。

因为“我们会有很多日常幻觉,就好像这本来就应该这样的。”就像书中举的一个经典问题,“如果有棵树在森林中倒下而没有人在场听到,它有发出声音吗?“很好奇,你的答案会是什么?

有没有想过情绪也可以是另外一种样子,就比如“情绪只是一种意义”。

像作者这样如果要重构一个系统性概念,必须要从一些基本的前提假设中拓展,更重要是找到那些已经被我们快忽略的前提假设。作为情绪建构论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就是,“我们所见、所听、所触、所尝和所闻大多是对世界的模拟,而不是对世界的反应。”

我会把这看成是一种“概念”的游戏,那些我们经常使用的概念还真的不是那么能说清楚的。就像作者最后说的,“预测、内感、分类,以及我对你描述的各种大脑网络的作用,都不是客观的事实。它们全是科学家发明的概念,用来描述大脑内部的物理活动。”

基于不同的理解和假设,对于不同的概念就会有更深入的认知,甚至会有颠覆性的观点。就比如书中的几个主要概念会让我反思不少。

一、情绪指纹

“根据达尔文的说法,现在人类的情绪是由我们神经系统的古老部分所造成,各个情绪都有特定、一致的指纹。”进一步可以总结出情绪指纹的概念,“'情绪指纹’被假定是无论在哪个实例或哪个人身上都十分相似,不管他们的年龄、性别、人格或文化为何。”

当然这是达尔文的观点,作者也是通过很多研究表明“没有大脑部位含有任何单一情绪的指纹”。看到这种挑战传统研究时,是我最津津有味的时刻。

其实现在绝大部分人对于情绪的理解,或者说我们在用的基本情绪方法都是基于存在情绪指纹的假设基础上,而书中所阐述的“整体论、新与属性和简并性,完全都与指纹相对立”。

这也许是情绪建构理论颠覆性的一个主要突破的框架。

二、预测(身体预算)

“预测的意思是不需要任何外界刺激,这里的神经元(在大脑的这个部分)就可以微调那里的神经元(在大脑的另一个部分)。”

这是情绪建构理论推翻指纹假设后建立的一个重要假设,“你的大脑透过预测,建构出你经验的世界。”也就是说,“世界上发生的事仅仅是调准你的预测。”

这似乎就是在微观的时间轴上讨论“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按照作者的说法,“你的大脑猛烈发出大量预测、模拟预测的结果就好像它们真的存在,然后对照实际的感觉输入检查和校正这些预测。过程中,你的内感预测产生你的情绪感受。”

基于这种想法,“糟糕的感受并非永远代表出了什么差错。它只不过是表示你在支持你的身体预算。”以此也可以演绎出所有的心理问题乃至生理问题都可以是来自于“你的大脑不断错误预测你的代谢需要”。

三、内感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内感。“内感不是演化来让你有感受,而是要调节你的身体预算。”

参照作者提出的产生情绪必须要有三种原料:

1、内感

2、情绪概念

3、关于社会现实

可以看出,内感在情绪建构理论里的重要程度。

其实如果回到情绪只是一个概念的角度,也不难理解。“有时你会把强烈的内感感觉经验成情绪。这就是情绪建构理论的关键元素。”我的理解是有指纹的对象也许指代的是这种内感,而通过内在的一些处理和经验,演变成我们经常挂在嘴上的情绪。

做心理咨询多了以后会发现,现在很多人对于内感,或者简单的说感受这部分会缺少觉察,更多的会用想法去代替感受。

其实我们经常会忽略的情感和情绪的区别。“情感是你每天经验到的一般感受。它并不是情绪,而是具有’效价’和’唤起程度’这两个特征的更简单感受。”

四、建构

这就是整个理论体系最核心的部分了。“建构是把世界看作一张压扁的饼干面团,你的概念则是能切出界限的饼干模具,界限不是自然存在,而是因为有用或有可取之处。”

作者在书中展现的建构理论主要是来自于三种元素:

1、社会建构中认知到文化和概念的重要性

2、心理建构中考虑到情绪时由大脑和身体的核心系统建构而成

3、神经建构中汲取到经验串联大脑细胞的想法

按照作者的说法,整个建构过程是这样的,“在每一个醒着的时刻,你的大脑利用过去经验组织成为概念,以此引导你的行动,并且赋予你的感觉意义。当涉及的概念是情绪概念时,你的大脑就建构出情绪的实例。”

以此可以看出,建构是基于过去的,“你的瞬间经验是由过去建构,却没有被现在订正。”

也就是说,“你知道的概念越多,你能建构的实例就越多,你也更能有效地用这个方法重新分类,以此掌控你的情绪并且调节你的行为。”

从重新审视情绪指纹开始,对于基本情绪方法的基因遗传部分也做出了回应,“你所经验和知觉的情绪,并不是你的基因的必然结果。”进而作者认为,“情绪并不具有本质上的理想形式;喜怒哀乐,只是大脑建构出来的一些文化类别而已。”

五、情绪粒度(情绪概念)

基于建构的假设,作者对于情绪的关注点也从指纹转向了另一个概念,粒度。

这是从情绪概念中派生出来的概念,“人只有在拥有相应的情绪概念时,才能看出脸上的情绪,因为需要知识来建构当下的知觉。”也就是说“你需要情绪概念,才能经验或知觉相关的情绪。”

当能够辨识出越来越多的情绪概念时,情绪粒度就会越高。“精确性能带来有效性,这是情绪粒度较高的生物报酬。”

这些都是来自于简并性的研究和演绎。“单一组神经元之中的讯息流并不代表任一特定的概念,各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群实例,而代表这些实例的在各个情况下是不同的神经元模式。这就是简并性。”

或者说简并性就是“不同组的神经元能产生相同的结果”。提高情绪粒度也就是提高对于不同神经元的辨识,而不是简单的关注结果。

“情绪感念只能是目标本位。”是最终产生的结果,而情绪粒度则是在补足因为目标本位产生的缺陷。也是以此可以产生乃至应对“人的情绪概念不只因为文化不同,而且还会转变。”

基于以上的这些概念,乃至完整的一套情绪建构理论,作者也总结出了情绪的主要功能:

1、产生意义

2、指定行动

3、调节身体预算

六、本质主义

最后要说说本质主义,这也是被作者批判最多的一个概念。

作者指出本质主义主要有三个误解:

1、在讨论概念时,把它本质化

2、预设模式网络为各个目标都提供单一组神经元,就像小小的本质,即使概念的其余部分分布在整个大脑。

3、把概念当作’东西’。

可以看到,“本质主义鼓励人们相信,自己的感官能揭示自然界中的客观界限。”同时,“本质主义让自己免疫于反证,它也改变了科学实践的方法。”

作者还把布洛卡区的定义归结于本质主义的结果,“布洛卡区实际上是把心理功能定位到大脑斑块的失败之作。”

回到我们基本情绪方法,也就是传统的情绪观念也是一种本质主义。“基本情绪方法形塑了这门科学的样貌,也影响了大众对情绪的了解。成千上万的科学研究都主张情绪具有普世性。”

有趣的是“普世法性有个恼人的习性,那就是失去自己的普世性”。

以此反观我们周边的世界,远超过情绪的范畴,几乎充斥着本质主义的影响。作者引用史蒂芬·平克的一句话,也非常值得大家去深思,“现在我们完全被误导去追问,人类是灵活弹性还是早已编定,行为是普世还是因文化而异,行动是习得还是天生。”

书中作者还基于情绪建构论,对于司法体制和疾病系统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重新认知。

就比如“根据法制系统,意图是像被告脸上的鼻子那样简单直接的事实”。其实也是一种本质主义的体现。“法律不是关于真相,而是一致性。”

“神经科学和法制系统对于人类天性的基本看法,目前完全是各说各话。”就好像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一样。

另一方面,对于疾病,作者也引用了“反安慰剂效应,即你模拟了痛,因此你感到痛”。更有意思的一个观点是,“病毒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许有些这样的感觉,但从未如此清晰的阐述出来。

如果以此拓展出去会发现更多可以松动的信念。诚如作者所言,“你是不可思议的动物,有能力创造影响身体状态的纯粹心智概念。”

当然这本书不仅仅是在开宗立派,介绍一套新的理论体系。还有一些实在的掌控情绪的方法。比如

1、提高自己的情绪粒度,学着用更细腻的语词来表达感知到的情绪,包括他人的跟自己的。

2、重新分类自己的情绪。

甚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动动你的身体”

我会这么认为,这些方法其实很多学派都在有意无意的使用,而在情绪建构理论的框架下,这些方法更加有说服力,或者说为这些行为建立一套更有说服力的假设。

同时我也很喜欢作者的科研精神,她也很直接的表达了,“或许有一天,我们的核心原料(像是内感和概念)会被视为太过本质主义,因为我们发现幕后还有些更细致的建构在发生。”怀疑自己也是科学的基本精神。

也许看到这,很多人会产生一些不适,因为会和一些我们笃信的理念产生冲突。甚至有人会在想如何反驳作者,或者说捍卫自己的立场。其实这一切都只是用不同的视角在解释或认识这个世界。

借用作者的一句话做为一个结束,“对人来说,做出最正确的判断,或许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你是否真真实实的存在于这个世界。”

2020-9-15


作者:丽莎·费德曼·巴瑞特博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