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怀不乱柳下惠
柳下惠“坐怀不乱”究竟什么情况?柳下惠后人有话要说
提到坐怀不乱,人们就必然想到柳下惠,柳下惠已然成为“坐怀不乱”的代名词。其实在历史上,做到“坐怀不乱”的不止柳下惠他一个,但最出名的一个却是他,而且柳下惠本人人品贵重,“坐怀不乱”只是他人生履历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件事。那柳下惠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甚至就像有人问的:柳下惠究竟是不是男人?
先谈谈“坐怀不乱”的事,首先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柳下惠“坐怀不乱”确有其事,最早记载这件事的是《诗经·小雅·巷伯》。讲的是,在鲁国有一位独居的女子,隔壁住着一位单身男。有一天夜里,雷雨交加,女子的房子被摧毁,万般无奈下,他去敲了男子的门,请求对方能收留一晚。结果是被果断地拒绝了,女子不服气啊,就跑到窗户处问个明白:为什么呀?男子说:“我们都还不到60岁,不可以共处一室,请原谅我不能收留你。”
女子依然不死心,追问道:你可以学柳下惠啊,柳下惠用身体温暖冻坏的女子,别人也没有说他有轻薄的呀。”男子答道:“柳下惠当时选择了开门,而我选择不开,其实就是在学习柳下惠。”很明显这不是“坐怀不乱”的典故出处,但却是最早记录柳下惠“坐怀不乱”这件事的。
直到元朝时,胡炳文在《纯正蒙求》中正面记载了此事。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女子敲开了柳下惠的门,柳下惠为了迅速帮助女子驱寒,便让其坐在自己怀中,以保存体温。二人就这样坐了一夜,期间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之后的各种版本都是根据这个演绎的。
柳下惠一生做过最大的官,不过就是个狱官,就是这样,还因为他刚正不阿,被罢免过三次。隐居后,在民间广收门徒,备受乡邻敬重。孔子和孟子对他评价极高,将他列为“被遗落的贤人”。秦国攻打齐国时,经过柳下惠之墓,秦王特意下令:有敢到柳下惠墓地砍柴者杀无赦!光绪年间,一个泰安的知县,在柳下惠墓的周围建起土堤,种植上千株垂柳,自此柳下惠墓地变得蓊郁有生机。
柳下惠的后人如今已经达到了1.5万人,在今山东省平阴县孝直镇展洼村一带,柳下惠并不姓柳,而姓展,名获,字禽,因为当时他的食采在柳下,也就是今展洼村一带,谥号为“慧”,故被称为柳下惠。展洼村附近十几个村子,居民大都姓展,据说他们都是柳下惠的后人。其中一个村子还藏有一本《展氏族谱》,上有柳下惠绣像,第一句话便是:“始祖和圣讳获字季禽,鲁公族上大夫食邑柳下谥曰惠,生于故县长于堰头葬于故赵村... ...”
柳下惠的后人希望人们能尊重历史先贤,那些侮辱祖先的不敬之词,让他们很痛心。
闭门不纳鲁男子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名叫鲁男子的人,他既无伯叔兄弟,又无妻妾子女,因而独居一室。他的邻居是个寡妇,也是堵居一室。夜里突然袭来了一场暴风雨,寡妇的两间茅屋被风雨掀翻,跑去敲鲁男子的门,风雨中他隔窗告诉鲁男子自己的茅屋倒塌,无法安歇,乞求他看在老街旧邻的份上,开门借宿一夜,以避风雨。鲁男子也隔着窗劝她快些离去,以免招惹是非。寡妇说:“君室中无他人,借宿一夜,谁人能知?”鲁男子说:“正因无人作证,才不敢开门。否则,传扬出去,岂不是跳进黄河也难洗清吗?丧身事小,失节事大,与其事后后悔,不如现在请你快快离去,不要在檐下受那风雨之苦。”寡妇苦苦哀求,鲁男子始终不肯开门。
秉烛达旦关云长
传关羽下邳兵败后,为保刘备的甘糜二位夫人,归附曹营入许.曹赐羽宅第一处.羽避其嫌,将一宅分为两院,两位皇嫂居内院,自己住外院,晨夕问安,夜读春秋,秉烛达旦,传为美谈,后人为昭彰关羽忠义,建庙以祀之,庙内兴建一楼,名曰"春秋楼",俗称"秉烛达旦处".
关羽在曹营思念桃园弟兄,希望有朝一日能与弟兄团圆。也叫《破壁观书》。秉烛达旦:看书看了一夜,点着蜡烛到了早上。也叫通宵达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