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浦·坂·墘·兜——方言常见地名古字小集

□陈锦

本文标题所列五字,均为常见于本地传统地名、而又为现代方言所鲜用或不用的传统方言字。

“埔”是后期汉字,音“pǔ”或“bù”,在现代汉语仅作地名用字;方言音为“bou(阴平)”(方言“模”之阴平声)或“pou(阴平)”(同方言“麸”)。方言运用常见于与坡地有关的传统地名,并以之取代“坡”字。方言“坡”平读音为“bou(阴平)”,前代老乡在用汉字表达地名时,为求字形与读音直接关联,遇到平读“坡”即以“埔”取代之。因为“埔”有“甫”旁,能让人更直接地联系到它的方言读音。例如,仙游西乡有地名叫在宋末编纂的《仙溪志》中作“留坡”,而在清乾隆36年刊印的《仙游县志》中则作“留埔”。可见,“埔”就是“坡”。

“浦”是传统汉字,古音与现代汉语音均同“普”。现代汉语释为“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汉语运用多见于地名;其在方言习惯读同“埔”音,并与“埔”混用。本文认为,“浦”与“埔”在早期方言应该是各具字义,“浦”与水有关,“埔”就是坡地。例如,方言“溪浦”通常是指濒临溪流的平坦地块,而不体现“坡”的特征;如果表达作“溪埔(坡)”的话,就会变成“溪边的坡地”;还有,方言谓“沼泽地”曰“湳浦”(“湳”为表音字,去声,指泽湿的地方),所指的肯定是平地,而不是坡地,如果以“湳埔”表达,显然是用字谬误……面对地名的混用,我想我们可以根据地势和位置加以厘清判别,与“坡地”有关的就是“埔”,与溪流有关的平坦地块就是“浦”。

“坂”是古汉字,亦作“阪”,汉语音同“板”,字义同“坡”。汉语运用多见于隋唐之前,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成语“阪上走丸”和《三国演义》中的地名“长坂坡”;其方言文读同方言“板”,平读音为“buam(上)”(平读“盘”之上声)或“bam(上)”(平读“平”之上声)。“坂”在早期方言的运用频率较高,因而得以在许多传统地名中存留下来。

“墘”是现代汉语有收录的方言字,音同“乾”,指“旁边”或“附近”;方言文读同“乾”、“权”,平读作“hiam(阳平)”(平读“兄”之阳平声),字义同汉语(与方言“兜”相近。——见后文),方言运用亦见于传统地名。由于“墘”属方言鼻音韵母,而在地名词组中又多为词尾字,在实际运用中经连读变音和口语讹读后,出现了众多很难让人念准的歧音,除了原音韵母“iam(阳平)”外,还演变出“am(阳平)”、“üam(阳平)”(零声母读同平读“赢”)等韵母,而且有时体现为零声母音,而有时又带有明显的“g”声母倾向……委实让人难读难懂。如涵江区白沙有一个地方叫“走墘”,根据字面,可读同方言“走行”(跑走)之连读,亦可读作“走am(阳平)”之连读,还可以读同“走赢”(跑赢)之连读……反正本文作者没有把握读准。

“兜”是方言多音、多义字,文读音为“diao(阴平)”(音同方言“刁”),其平读音之一读作“dao(阴平)”(同汉语“刀”)。“dao(阴平)”音的字义之一是作名词或形容词后缀,方言运用如“身兜”(指身上)、“合兜”(近处;附近。“合”音的方言反切为“刻毒切”;“兜”变音后体现“l”的声母)等。用作地名之“兜”即读此音,均为连读变音词组的词尾字,所体现的字义为方言之“合兜”(近处)。鉴于“兜”字不含“近处”的方言字义,在地名中的“兜”应是“合兜”的省称(如“塔兜”原叫法可能作“塔合兜”,省略“合”字后才成今名)。

“兜”的字义和运用均同“墘”字,可能是后期方言用来取代“墘”的新地名用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