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需求该不该满足?不恰当的做法,影响孩子一生|精选
文章授权转自 | 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作者 | 钱志亮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张图:一对年轻的家长,远远地站着看孩子趴在地上哭闹,全程“冷漠脸”。
网友们觉得好玩,也对90后父母的“冷漠式带娃”表示理解:孩子想要什么东西,父母不满足他,就会用哭闹来“要挟”父母,不能助长孩子的这种坏习惯。
的确,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希望父母能满足自己。
有些父母担心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孩子贪得无厌、不懂珍惜,养成坏习惯,于是常常故意不满足孩子、或是刻意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而有些父母则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可着劲儿地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生怕孩子委屈、难过、不高兴。
可想而知,这两种做法都欠妥。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儿童时期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或者家长满足孩子的方式出了问题,便会影响孩子成长后的思维模式和人格发展。
是否该满足孩子的需求,是家长带孩子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如何正确而又科学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家长们应了解这些——
01
不及时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会造成孩子的匮乏感
在一档节目中,演员张歆艺称自己有几百双鞋,引得在场嘉宾一阵羡慕。而当她讲述自己如此“疯狂”买鞋的原因,又让现场很多人心疼落泪。
“我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但想要一双小白鞋,妈妈答应我考到好的名次就买,最终我考上约定的名次之后,但也没有得到那双鞋。”
这段经历,让她下定决心在赚钱后,要给自己买很多很多鞋。
一些父母怕总是给孩子花钱会骄纵了孩子,不懂得勤俭节约,就会在物质方面限制孩子;满足孩子的愿望后还要叮嘱孩子珍惜,强调赚钱的不易;或者在孩子面前哭穷——“爸爸妈妈要特别辛苦地赚钱,才能给你买这个玩具,要爱惜哦。”
更有一些父母,会斥责孩子不该提出那些要求,怪孩子不懂事。
比如孩子想买一双班里同学都有的运动鞋,家长说:“不要爱慕虚荣,现在要以学习为主。”“我们家什么条件你不知道吗?怎么总是要这要那的!”
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一些小心愿,提出物质上的需求是很正常的,家长能力范围内,愿意满足孩子的,就痛痛快快地及时满足。孩子会产生确定感和安全感,反而不会执着于那些物质上的欲望,进而转向更高的精神层面的需求。
满足不了的或者当时不想满足孩子的,可以直接跟孩子说出真实原因,不要打压和否定孩子的需求,比如:“太贵了妈妈舍不得买”“这次出来没打算给你买玩具,下次吧”,可以说“我真希望可以给你买这件漂亮的裙子,但是爸爸妈妈现在能力达不到,你长大了可以努力工作,这样想要什么就可以给自己买。”
这样孩子也能明白,需求无法被满足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一些外在的客观原因,心理是可以健康发展的。
一方面我们认可了孩子的愿望,同时也展示给他一个真实的世界,“并不是你想要什么就马上可以得到”。
然而,如果孩子合理的需求父母总是故意不满足他,甚至斥责他提出的需求,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有需求是不对的、不应该的,自己配不上那些美好的东西,造成心理匮乏感,影响一生。
心理有匮乏感的孩子,长大以后,要么不断地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以填补童年时期缺少的那个空洞;要么就是舍不得花钱,买贵一点就焦虑、心疼。在个人发展和亲密关系中,也缺乏自信,不敢去追求美好的事物,畏惧挑战。
是否会给孩子造成匮乏感,不在于家庭贫富,而是家长对待金钱的态度,对待孩子提出需求时的态度。
不管能不能满足孩子,都应当给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你的需求是合理的、好的,你值得一切美好、珍贵的事物;现在无法满足的需求,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02
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
容易养出自私的“巨婴”
记得之前看到的一则视频,感触很深:一个16岁的儿子,因身为快递员的父亲没能给自己买上最新款的苹果手机,竟恶狠狠地罚父亲站在门外,甚至对其破口大骂:
“你瞅瞅你那个样,要多窝囊有多窝囊!”
“你给我记着,今年没有苹果手机,我就没你这个爹!”
当凶狠的儿子质问父亲“知道错了没”,父亲唯唯诺诺地说:“我错了,儿子。”视频中那个儿子,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顾家庭实际情况,理直气壮地向父亲索取的样子,让人觉得可气又可悲。
然而不得不承认,孩子不是生来就是这个样子,在家庭教育,家长一直对孩子有求必应,过于宠溺,才会造成这个少年如今自私、蛮横的样子。
生活中有不少家长,缺乏原则,对孩子无条件满足,百般迁就。
比如孩子在别人家里看上了别人的玩具,非要带回家,家长就想办法让别人送给自己的孩子,或者给孩子买个一模一样的;
比如家长炒好了菜,孩子一上桌就开始挑剔,说没有自己喜欢的,家长马上给孩子炒个想吃的菜;
比如家庭条件一般,孩子还要求家长买昂贵的手机,家长决定自己省一省,给孩子凑钱买……
这种方式同样是不利于孩子性格和身心发展的,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巨婴心理”,以自我为中心:我要什么必须得到;不满足我就是你的错。
尽可能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不是必须全部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
有时候家庭条件达不到,或者孩子提出的一些不切实际、不合理的需求,家长应当把握好界限,可以拒绝孩子,并说明原因。
满足不了的,也可以鼓励孩子自己通过努力实现心愿,尽量避免通过牺牲自我来满足孩子的需求。
这些自然而然产生的需求不被满足的”挫折感“,才是真实世界的样子,更有利于孩子的人格、身心健康发展。
此外,比起物质需求,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心理上的需求,主要有三方面:陪伴、探索、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比如孩子想要买班上同学都有的鞋,可能不是虚荣,而是寻求同伴的认同,渴望获得友谊。
家长多注重和孩子交流沟通,试着了解孩子提出某种需求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恰到好处地满足孩子。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本文转载于钱志亮工作室(ID: qzlzgs),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著有《入学早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学的140个汉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