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 | 那些“不洗头之交”
最近迷上了简·奥斯丁的著作-《傲慢与偏见》。
其中有一幕是伊丽莎白·利兹独步去宾利家中看望生病的姐姐简·贝内特。由于从家到梅里顿镇有三英里的路,并且路途泥泞。因此,利兹到达宾利家后,袜子溅满泥浆,头发凌乱,俨然一副仪表不佳的状态。
用赫斯特太太和宾利小姐的冷嘲热讽的话来说,便是跟疯子一样。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一幕场景描写。
十八世纪的英国上层社会似乎极其看重礼仪服饰,穿戴高贵优雅便认为是绅士和小姐,即使有些人口中毫无遮拦,毫无教养。这与当时英国的风气有关,外表便是评判人的一切指向标。
然而《傲慢与偏见》的描述是十八世纪的英国,而现在近三百多年过去,以貌待人的丑相也应该随时代变迁而消逝。
很不幸,事与愿违,这一指标并没有像我们所想象的一样被抛弃。
《傲慢与偏见》中宾利小姐对伊丽莎白外表的批判,让我想起了与此相反的一个词“不洗头之交”,这是我在《格言》上随意翻阅时记下来的一句话。
我认为这个词很有趣味,并且用在这里恰到好处。
“不洗头”可以看出交往者随性坦然的交往态度,向另一方展现出真实的自我,而无需用华丽的外表去装饰修饰自我。
当然,“不洗头之交”当然不是纯粹指“不洗头”,而是代指与人交往之前不必特意装扮,意显隆重。
我很向往这种“不洗头之交”,因为不知不觉中发现与人交往似乎变成一种“困难”的事,难在并非是无朋友可交,而是在于似乎每个人的外表上都有全套的面具,将自己掩饰在面具中,而不是展露在外。
又拿《傲慢与偏见》中的那一幕来说:宾利小姐在简·贝内特生病时,经常会去看望她。当然,这只是在简·贝内特面前的逢场作戏,因为当宾利小姐离开简后,听到简的病情并没有多大的好转,便说患重感冒有多可怕,她们对生病有多讨厌,这无疑是敷衍的“外交辞令”。
她们内心实际对简的漠不关心,可怜的简·贝内特只有在小说最后才明白过来。这便是宾利小姐的“假面”。有些“假面”是迫不得已,但有些“假面”是有意的,当发觉时被害者会受伤。
《傲慢与偏见》中最令我欣赏的便是伊丽莎白·利兹。可以说,简.奥斯丁对她倾注了所有美好形象使她成为了我,或许不仅仅是我一个人,都渴望交往的对象。
伊丽莎白·利兹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完全符合“不洗头之交”。
“不洗头之交”更准确的说是一种自信吧,就像伊丽莎白她有着那种“无论我性格如何,也会有人爱着我”的强烈自信。
伊丽莎白的自信是正确的,因为她赢得了心爱的姐姐的尊重与达西先生对她的爱慕与尊重。小说中达西先生在没有改变他傲慢态度之前对伊丽莎白的表白,伊丽莎白就用率真个性拒绝了他的求爱,而并非是看重达西的利益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