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咨询,都有小伙伴问我:“老师,我的对象是一个回避型,怎么相处呀?”
我就问:“你是怎么知道对方是回避型的?”
她就说:“我看网上的描述症状他都符合。”
我哭笑不得。
很多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种贴标签的行为,正在慢慢“杀死”你的感情呀。
今天想和大家展开聊下,贴标签这个行为会带来什么危害:
- 标签会引导你去理解陌生事物的方向,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做不到客观看待问题;
- 一旦贴上标签,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往这个标签去发展,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这个标签,无论这个标签的性质是好还是坏。
贴标签本身就是一场大型的主观评价车祸现场。给自己贴标签,就是在主观评价自己;给别人或者感情贴标签,就是在主观评价他人和感情。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玻璃心,容易敏感的人。那么【玻璃心】和【敏感】就是一种标签。每当我遇到了糟心的事情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的敏感和玻璃心又犯了。这种本能反应,会让我一直沉浸在【玻璃心】和【敏感】这两个标签当中,无法做到客观理智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次,当我遇到敏感事件时,我会允许自己去变得像个一点就爆的炸弹,因为这样的行为更加符合【玻璃心】这个标签。你没看错,我自己正在慢慢成为了标签本身,这是标签化自我认同的过程。心理学家克劳特在1973年就做了一个的实验,他在做慈善的人群中,找到一批人。根据他们做慈善的金额,分别贴上了【慈善】和【不慈善】的标签。而到了第二次捐款的时候,明显第一次被贴了【慈善】标签的那一批人,捐款金额更大。而被贴上了【不慈善】标签的人,则捐款更少了。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清晰观察到,标签是如何对一个人起到引导和定性的作用。比如你和伴侣相处过程中,你们总是吵架。面对吵架这件事,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就会觉得:我们是不是不搭?或者三观不合之类的。而【不搭】和【三观不合】就是一个标签,属于偏贬义性质的词汇。一旦贴上了这两个标签,这段感情就压上了一座宿命论的大山。以后你只要遇到类似的吵架,都会定义成三观不合或者是不搭。如果有机会吵架,你们还会主动去吵,因为这样才能证明你们是真的三观不合。这个时候,你们就只是为了证明这段感情是三观不合的,才去吵架。只要能够吵起来,就会在心里默认,看吧,我就说我们三观不合。再也不会去考虑,到底为什么会三观不合?甚至,你不会去思考,三观不合到底是哪三观了。直到吵无可吵,分手为止。我之前有位来访者,她的对象天天就知道加班,不知道陪她一下。然后她去网上发帖问:“姐妹们,我的男朋友天天就知道加班,也不懂得陪我一下,该不该分?”接着她就发现,评论区一片倒地说:“这个人眼里只有工作,没有你”“工作比你重要。”看到这些评论后,她心中隐约坐实了一些朦胧的想法。接着就在心里,默默给她的对象贴上了一个【工作比我重要】的标签。从此加班这个行为,和【工作比我重要】这个标签,建立起了强关联。之后只要对象是在加班,不陪自己时,就只有【工作比我重要】这个解释。标签化一但形成,我这位来访者的思考方向也就定型了。她不会去了解对方为什么会这么做?也不愿意去思考,是不是他爱一个人的方式就是去加班赚钱,为自己身边人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条件呢?而现在我可以做到客观去看待自己玻璃心和敏感,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我停止给自己贴标签了,我不会主观认定自己是一个玻璃心又敏感的人。我已经可以清楚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对于外界评价很在乎的人,仅此而已。对待事物进行客观评价,而非主观感受评价,是摆脱标签化最重要的一步。“我只是一个对他人评价很在乎的人”这是客观中性词汇,没有好,也没有坏,是不带有任何评价的属性。如果你用这种客观的方式来评价自己,你不会有太多的心理负担,你可以坦然接受这个事实,因为它本来就是事实。而【玻璃心】和【敏感】这是偏贬义的评价属性词汇,你看到这两个词的第一感觉是不是觉得有点反感?如果你用这种主观感受的方式来评价自己,你会进入内外不一致的心理状态。你看到自己的行为符合玻璃心和敏感的标签,但是内心深处又不认可它们。长期处于这种内外不一致的状态下,人就容易“变态”。两句话,同样的意思,传递出来的感觉则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这类的话,长期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长大后,他可能就会对贪吃这个标签非常敏感。而感情中的三观不合或者不搭这种情况,用更加客观的方式说出来就是:“我们只是生活中的相处模式,和面对事物思维模式不一样,仅此而已。”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有相处模式和思维模式的差异所在,这种差异是每个人不同的生活背景,成长环境所造成的。所以三观不合是一个常态,因为大多数人的成长环境都是独一无二的。偶尔遇到了三观一致的人,也只是因为对方的成长环境和经历跟你比较接近而已。这种宿命论一般的思考方式,是不是让你进入了一种,我渴望改变,但是又无能为力去改变,甚至变得越来越玻璃心,敏感的绝望状态,然后越来越焦虑了。“我们只是生活中的相处模式,和面对事物思维模式不一样而已”如果是这种客观写实的角度,是不是又觉得这些宿命一般的问题,好像也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大呢?同样的一件事,是不是客观的评价会让你觉得,更有解决的欲望呢?在一段关系中,我们都可以随意给对方,或一段感情贴上标签。但是有没有想过,在贴标签的同时,你也在无形中杀死了这段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