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的情商课》:为你自己活一次

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书,关于情商又或者说话之道,蔡康永似乎是很好的代言人,多年的综艺秀场,机智幽默的谈吐,恰如其分的提问,温婉体面的反驳,难得的清醒、温暖又独树一帜的媒体人。

所谓情商,曾被高高吹嘘,八面玲珑也罢,如鱼得水也罢,那些表面春风得意的“工具人”,也不见得是真正的“高情商”。希望这本书,可以给你一些启发或安慰。

01我们要互相依靠,而不是互相控制

世界充满了与我们无关的事,但“心”的每件事都与我们有关。

世界永远不会属于我们,但“心”永远属于我们。

世界的强大,可能令我们感受不到自己,但“心”的强大,就是我们的强大。

我们人云亦云地推崇乐观,根本不管硬撑的乐观要付出什么代价;我们也盲从地逃避悲伤,根本不管悲伤在关键时刻有多么重要的作用。我们常常瞧不起自己,又常常对自己生气。我们什么都想要,可是一旦要到了,又立刻觉得不够。

情商,从头到尾就是一件自己对自己的事。如同每晚我们睡着,都是一个人入睡;做梦,都是一个人入梦;肚子饿或肚子痛,也都是一个人饿、一个人痛。人生最根本的事没什么可以赖给别人,都是自己经历、自己得失,只是我们有时候喜欢幻想别人能分担很多事罢了。

02负面字眼,其实蕴藏蓬勃生机

感到自卑,不要只检讨自身的条件,而不检讨别人评鉴你的标准。如果你只顾检讨自身的条件,那是检讨不完的。因为只要评鉴的标准有问题,再怎么好的人,也永远不够好。

那个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的标准,到底是谁定的?

恐怕就是我们自己定的。

得过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西蒙,以及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都各自做了研究,证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叫作“有限理性”理论。意思是我们判断事情之前,虽然会搜集线索,可是我们的能力有限,脑容量也有限,就会在所有线索中优先选择那些我们一听就认同、一看就顺眼的线索,然后依据这些线索做出了的判断,当然也就只会符合自己的偏好了。

03 让山是山,让我们是自己

没有人能追求“所有的幸福”

这种东西不存在

只有一种东西,是“我”的幸福

我们有情绪要表达时,最好只针对某件事表达情绪,而不是对整个人宣判结论,不管是对别人或对自己,都试着这样做。如果今天上游泳课,没有学会换气,就说自己“今天没学会换气”,而不是“我根本不会游泳”。同样跟伴侣起争执时,试着说,“我真的很气你忘记我的生日”,而不是说“你根本不在乎我”。

我们训练情商,追求的是什么?

不是追求冷漠,而是追求冷静;不是追求无情绪,而是追求恰如其分的情绪;不是扭曲自己去讨人喜欢,而是因为做自己做得很自在,令身边的人也放松了,而讨人喜欢。

结语: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处处讨喜的人,有的人是性格使然,有的人是谋略使然。回答的机巧不足以断定一个人情商高,而一个人时可以处之淡然,一群人时可以与之自在,熙熙攘攘中仍不失本我,跌跌撞撞中不忘初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