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谈对父母的孝敬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子女孝敬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孔子倡导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价值的思想。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忧愁而不怨恨。”
【评析】
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孔子这里的意思不是让子女对父母愚忠愚孝,而是子女在批评父母的不当之处时,要讲究策略和方法,态度要恭敬,语言要委婉。
孔子要求子女这样对待父母,是基于两种考虑:一是君子修身之道,他认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在这九思中,其中就有“色思温”和“貌似恭”的要求:“色思温”,就是要求君子为人处世脸色要温和;“貌似恭”就是容貌态度要考虑端庄恭敬。
现在仍然流行着一种说法:“糊涂天,湖土地,糊涂老的没法治。意思就是说,你的父母如果比较糊涂,你作为儿女,也不能与父母计较,因为他们是你的生身父母,儿女们仍然要尊重父母,理解和关心父母。有学者认为孔子这里表现了愚忠愚孝的思想,笔者认为,这是对孔子的误解。从人生哲学的角度来看,长辈批评晚辈、上级批评下级都应该讲究方法,那么,很显然,反过来,晚辈批评长辈,下级批评上级,难道不是更应该讲究一些策略和方法吗?比如态度、语气、批评的时间、地点与场合等情境,都是应该有所考虑的;否则,很容易好心办坏事,事与愿违。
【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明确要去的地方。”
【评析】
孔子这里说的“游”,是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方”,这里是指出游要明确去的地方。孔子认为,这也是儿女对父母孝敬的一种具体表现。
那么,我们从今天的角度出发,对孔子的时代进行换位思考,就不难发现:孔子的时代,科技还非常落后,子女们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非常不容易,吃住行都很困难,估计那时的宾馆饭店都比较少,骑着毛驴或骑马就是很奢侈的交通工具了,没有现在的飞机和高铁,而通讯联系更是非常困难。因此,儿女们一旦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就像失去了联系一样,彼此音信渺茫,亲人的思念之情难以释怀,即使生老病死,有时也难以见面。所以,基于当时客观条件的局限,基于对人性人情的深刻思考,孔子主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说,父母在的时候,儿女们不要离开父母太远,即使要外出,也要有明确的目的地,以便于联系。
对孔子这一思想,我们即使放在现在考虑一下,也是合情合理的。以报考大学而言,很多中学生填报志愿大多数还是填报本省本市的高校,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离家离父母更近一些。当然,好儿女志在四方,一个立志干大事业、做大学问的人,也可以周游世界,但仍然需要“游必有方”。如今我国很多青少年到外国留学,虽已远游,但做到了“游必有方”。
【原文】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对于父亲的合理部分,三年不加改变,可以说是尽孝了。
【评析】
孔子这段话与《学而》篇相同,此处评析略。
但是,我们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孔子这句话还具有深刻的历史哲学意味。从历史继承性的角度来看,每个新的统治阶级都需要从以往的统治阶级中汲取其合理之处,通过科学的传承,逐步完成历史的新老交替。同理可证,子女对待父亲的传统,不应该在父亲去世后马上离经叛道,彻底否定父亲的一切,而是应该尽量保留父亲的合理因素。
【原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年迈衰老而恐惧。”
【评析】
孔子这段话还是讲“孝”。他认为子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父母,要时刻记住父母的年纪,既要为父母的健康长寿而感到高兴,又要为父母的年迈衰老感到忧虑。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因为父母健康长寿本身就意味着年事已高,意味着可能突然会有一天会离开子女们。
我们反思一下当今很多青少年的所作所为吧!不少孩子只会向父母索取,甚至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但是自己的生日却记得非常清楚。问题主要在于,很多子女只记得父母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却很少对父母表现出应有的关心,更谈不上孝心。更有甚者,媒体已经多次报道了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案例,此处不再赘言。
责任编辑:高雪
好 书 推 荐
简 介
薛永武《中西文论与美学研究》一书凝聚了作者二十多年的心血与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作者以视域融合与思域融通的方法,对中国文论、西方文论和美学进行了融通性的研究。第一部分包括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影响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主体性原因,比较全面系统研究了先秦音乐理论对《乐记》的影响、《庄子》《乐论》《吕氏春秋》与《乐记》的比较、《乐记》天人相谐的和合精神、《乐记》对乐的生命本体论阐释。第二部分研究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郎吉弩斯、狄德罗、康德和黑格尔的文艺思想。第三部分研究审美价值与主体性等重要的美学理论,对人才美学、审美与人才开发、审美经济和海洋美学等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