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人生理想的现实性与人才开发
一、理想要从现实出发
理想不是空想,也不是幻想,而是一个人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愿景。理想是属于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的,是属于特定现实的主体产生的理想愿景。每个人都应该根据现实条件和事实,具体包括年龄、性别、个性、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甚至家庭和经济条件等,通过对现实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把理想与生涯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个人奋斗与发展规律的有机融合,而不能把理想简单化和随意化,也不能把理想变成个人一厢情愿的审美乌托邦。
个人的理想要从现实出发,组织的愿景也要立足现实,从现实出发,而不能凭长官意志和唯心主义来设置组织的发展目标。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经济浮夸风完全背离经济发展规律,一味地超英赶美,号称亩产万斤,结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实,1958年的“大跃进”已经在各个领域广泛发动起来,查阅中国知网1958年发表的文章可见,大跃进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有公安工作、统计工作、气象科学、思想解放、中医工作、司法工作、工农业生产、人民公社、教育工作、历史教学、小学体育、水利科学、茶叶生产、勘测设计、力学工作、水文工作、政法工作、新民歌大跃进等,可以说是各行各业都在“大跃进”。
在大跃进中竟然有亩产10万多斤的报道。《中国农业科学》杂志报道:“广西僮族自治区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城关大队在9月9日收了一块中稻田,面积1.075亩,共收干谷140217斤4两,折合亩产干谷130434斤10两4钱,创造了全国水稻丰产最高纪录。”(伍肇铨:《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移植中稻亩产突破十三万》,《中国农业科学》1958年第12期)“曾以发射早稻卫星扬名的超美人民公社太安大队(原太安乡)。10月26日又射出了一颗晚稻大'卫星’。由大队长徐春元、副大队长徐银太等八人所培育的1.004亩试验田,共收得干谷162501.3斤,折合亩产161853.12斤。从此,晚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又向前跃进了一大步,突破了16万斤大关。”(中共江西省乐平县委员会:《江西乐平县超美人民公社晚稻亩产16万斤的经验》,《华中农业科学》1958年第6期)还有关于小麦放卫星的宏伟理想设计:“小麦是人民最爱吃的粮食,为争取1959年小麦大丰收,把小麦变成全县人民的主要食粮,根据小麦根系发达,植株壮,喜深耕细擦耙的特点,达到水肥充足双保险,增粒密植主茎多,优良品种区域化。狠抓根、棵、穗、粒、除虫防病,力保亩产万斤,元帅升帐,卫星成群上天,在总结1958年小麦丰收经验的基础上,并吸取外地有益经验,制订了本县1959年小麦亩产万斤丰产技术操作规程。”(中共安国县委办公室:《安国县小麦亩产万斤丰产技术操作规程》,《中国农业科学》1958年第13期)以上记载有的是对大跃进“经验”的总结,有的是对大跃进美好愿景的憧憬和希望。但假的就是假的,在历史检验面前,所有的谎言最终都不攻自破,因为这些所谓“理想”并不是真正的理想,而是幻想、空想,甚至是谎言。
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革命的理想也不是从当时的中国现实出发做出的科学决策,而是严重违背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不但没有从传统文化的发展中推陈出新,反而基本上从整体上全面否定了传统文化,把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仁义礼智信统统视为封建毒素予以清除,即使古代文学的四大名著也未能幸免。可见,我们发展经济和文化革命,都应该从实际出发,把理想建立在坚实的现实基础上,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才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二、现实要趋向于理想
在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上,一方面,理想应该从现实出发,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另一方面,现实也不能仅仅永远是现实,而是应该与时俱进,今天的理想应该成为明天的现实。由此可见,我们应该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彼此互动中的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在促进人才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生的幸福和多种价值。
休谟在《人性论》中对人性、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揭示了“是与应该”的矛盾范畴:“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时期中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进行的,确定了上帝的存在,或是对人事作了一番议论;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通常的'是’与'不是’等联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变化虽是不知不觉的,却是有极其重大的关系的。”(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09页)实际上,在对待“是与应该”的关系问题上,确实体现了我们对人生和未来的选择,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黑格尔曾经深刻地揭示了现实与合理之间的辩证关系。诗人海涅曾经听过黑格尔的课,对于黑格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句话表示疑惑,黑格尔对海涅说:“也可以这么说:凡是合理的必然都是现实的。”(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95页)黑格尔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现实与理想的辩证关系,非常有启发意义。他说的第一句话“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是指特定社会现实存在的事物都具有存在的现实性,也就是必然性;“凡是合理的必然都是现实的”,是指能够代表事物发展方向的新事物必然转化为新的现实存在。他之所以如此阐述社会发展观,实际上一方面他承认特定现实存在的某种合理性及其必然性,这体现了他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但他辩证法的革命性在于,他还看到新生事物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必然性,这样他就从历史哲学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双重高度出发,不仅看到新与旧的历史冲突,看到封建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现实冲突,还高瞻远瞩地看到社会的发展趋势,揭示了社会发展变化中先进一定战胜落后的历史规律。
黑格尔深刻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马克思也非常关注社会发展的合理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其中对“是与应该”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是—应该’问题是马克思哲学发展的基本主题。马克思在这一问题上的独特贡献有三:第一,揭示出社会历史事实本身蕴含着'应该’的维度;第二,将'实践’建构为能是与本应的统一,从而起到沟通事实与应该之鸿沟的作用;第三,从对资本主义的科学认识中生发出资本主义本身的内在批判力。”(高飞:《论马克思对“是—应该”问题的解答》,《长白学刊》2017年第3期)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对人性的异化,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
20世纪80年代,中国哲学界曾经探讨过“应该”与“是”之间的关系问题。“应该”指事物应该发展的趋向;“是”指事实、存在、现实。笔者认为,我们一方面应该从现实出发,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未来愿景;另一方面,还应该把对理想的吁求转化为自己的现实行动,所谓心动不如行动。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一定要正确认识现实,分析可能影响未来发展的诸多主客观因素;二是一定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应该”的内涵。笔者认为,“应该”的内涵可以包括三个维度:道德、法律和规律。我们设计和放飞理想时,在认清现实、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应该遵循社会公德,遵守各种法律,尊重各种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既要心怀梦想,又要通过努力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