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心中的淅川民歌(淅川文化探索之五十一)

编者按:这篇文章刊发于2005年9月14日《河南日报》(农村版),迄今已经十五年了。

昨天晚上,与几位朋友在一起聚餐,从门缝里忽然发现十五年曾经采访的那位淅川民歌歌王,依然白发如银,神采奕奕……,我急忙离席出门寻找,却不见了踪迹。

那年采访的时候,他71岁,屈指算来,今年已经八十六了……我想,他一定会像淅川民歌一样,永远青春……

刘歌(化名),男,71岁,系淅川县一位退休干部。大背头。红脸膛。灰夹克。精神饱满,热情、奔放。一见面,就握住了我的手。那是一双热乎乎的大手。

听说你们要来采访,我昨晚一夜都没睡好。仔细琢磨,觉得有一种东西,最值得写。那就是淅川民歌。淅川是楚始都所在地。老县城亦有500多年的历史。远到范晔、李衮,近到余杏雨、黄廉声,数十位文坛巨将为淅川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民群众在其影响下,创造了民歌。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县城的沉没,淅川民歌也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收集、整理、倡导,对发展淅川旅游,打造人文南阳,都是一件有益的事。

先说丹江号子。丹江,给旧时的淅川带来了繁华与财富。淅川的荆关、白亭、老县城、双河镇、李官桥、埠口等都是丹江的重要码头。仅老县城,就有三个大型码头,供来往船只靠岸。纤夫拉纤成为丹江岸边一道亮丽的风景。“嗨哟—嗨哟,嗨哟—嗨哟,使把劲哟,嗨哟——,脚蹬稳哟,嗨哟——,努把力哟——,嗨哟——,嗨哟,嗨哟嗨哟嗨哟……”声音洪亮,气壮山河,唱出了男子汉的阳刚之气。现在,双河镇、狮子岗等丹江岸边的石板上,还留有纤夫们深深的脚窝……

丹江情歌是淅川民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自古淅川出美女。旧时有县城的“腰”,荆紫关的“头”,李官桥的“脚”之说。县城的女人腰纤细,好看。荆紫关的女人脸蛋漂亮,耐看。李官桥的女人脚裹得好,八寸金莲,步履轻盈,迷人。丹江孕育了淅川,孕育了水灵灵的淅川美女,孕育了淅川的情男情女。我唱两句,你听听。“河中荷花开/妹从岸边来/双桨荡进荷花淀/阿哥可愿来?”“妹儿家住在江园/十七八岁正当年/听到阿哥排哨响/划着船儿跑出来”……月光,渔船,情歌,构画出一个温馨的夜。当然,情歌中也有些比较直白、泼辣的。“太阳下山坡哎/鸡鸭进了窝哟歪/摸摸床头凉哟/谁来暖被窝哟”……

疯秧歌。淅川县有顺阳川、淅川、板桥川三大川系组成。水源充足,物产丰饶,实乃鱼米之乡。秧歌是群众在劳动中创造发明的。春末时节,秧苗青青。趟熟的秧地里,人们边插秧边唱:“阳光暖暖照四方哎/四月水牛把地趟哟歪/趟得水田如平镜哟/横插竖插都成行……”哪位爱开玩笑的小伙子,逗“恼”了插秧的大嫂们。几位大嫂跑过来,把小伙子按到田埂上,往嘴里喂奶,往裤档里塞泥,搞得小伙子羞也不是,恼也不是,笑也不是,哭也不是。秧田里,发出一阵爽朗、欢快的笑声……后来,秧歌发展成为一种舞蹈,一种说、唱、跳为一体的艺术,固定下来。

妇女翻身歌。解放后,淅川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淅川民歌的内容也烙上了时代的标志。以妇女翻身歌为代表的民歌唱红老县城内外。“妇女不出门/婆母真恨心/她把亲儿媳/ 当成老外人”“三月二十三/解放到淅川/阳光照大地/妇女把身翻/砸开了铁索链/心里好喜欢”,反映了淅川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的喜悦心情。“爹妈生俺在山窝/姑娘命根连着坡/自从小平掌了舵/山里姑娘闯世界/头上梳着卷卷发/脚下登着高跟鞋/白天抹着红嘴唇/晚上跳着迪斯科/眉梢挑起坍坍颤/屁股拧得打哆嗦/呼妹妹儿喊哥哥/一样平起又平坐……”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淅川群众顺应时代潮流、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淅川民歌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可清唱,可锣鼓伴奏。平日能高歌抒情,节假日能登台表演。我知道的不多,会唱的更少,要想全方位了解,那可是一项大工程哟!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