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是个宝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粮食是个宝
作者:焦克志
老祖母活着的时候,常常说:“粮食是个宝,是人世间最重要、最珍贵的东西。摊上灾年,有粮食,能保命,饿不死人!有再多的金银财宝也不管事,换不来粮食,眼看着也能饿死人!”经历过灾荒和战乱年代的老年人,刻骨铭心地记着挨饿的滋味,到什么时候都忘不了饿死人的悲惨场景!他们比谁都知道粮食的珍贵,比谁都明白能填饱肚子的东西该有多么重要!在我的记忆里,只要一听到父亲去集上卖粮食,老祖母都会拿着拐棍挡着屋门不让走!可是,父亲又有什么办法呢,一家人吃盐打油,买布穿衣,看病上学,人情来往……到处都需要花钱,不卖点粮食换点钱,又如何来维持一大家人的生存呀!
祖母在世的最后几年里,她最关心家中还存着多少粮食。她总觉得:家里有粮,心中有底,日子才过得踏实。老老少少一家人能吃上饭,不饿肚子,是她最大的盼望。她经常这个面缸里瞅瞅,那个粮缸里看看,不停地提醒着父亲和母亲:瓮里的高粱该淘了,箢子里的瓜干该晒了,竹筐里的煎饼快吃完了。母亲总嫌她唠唠叨叨话太多,对家中的事儿有操不完的心。
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生产力还很低下的年代里,祖母时时刻刻都挂念着全家人的吃饭问题,她怕缺粮挨饿的日子卷土重来。她常念叨的几句话就是:庄稼人是靠天吃饭的,老天爷叫你吃饱,你才能吃饱。遇上风调雨顺的年成还好,摊上灾年,旱涝不保,雨大风急,眼瞅着到嘴的粮食烂到地里也会吃不上。还有,庄稼的脾气也是不容易琢磨的,今年高粱丰收,明年可能不结米;今年红薯满地都是,明年可能一个不长。老古语常说,五月六月好种田,七月八月乱抱怨。选错了苗棵,秋天减了收成,抱怨谁也没有用,天寒地冻的冬季咋熬吧?庄稼人过日子,不能光想好,要往坏处扣算。不然的话,饥荒很快找着你!
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她都让全家人节省。她怕多花钱,怕浪费。她觉得,年好过,春难熬。从开春到麦收,一连几个月,家家粮食只减不增,坐吃山空的日子不好过。到了年关省着点,春上吃孬点,搭配些萝卜、芋头、山野菜,凑凑和和就接上了麦收!学会细水长流过日子,即使年成孬点,受点窘,也能熬过去!几十年过去了,想想老祖母说过的那些话,想想老人家纯朴本真的忧患意识,确实也包含着很多的道理!
我的父亲是一位勤劳俭朴的农民,现在八十多岁了。他一生挚爱土地,他始终认为土地是人生存的根!人赖以糊口的东西都是从土地上长的,没有土地,打不了粮食种不了菜,人就没法生存!父亲喜欢种地,他说,自己只有和土地打交道时,心里才踏实!父亲赶上了包产到户的好时代,记得当时他四十多岁,分到土地时,竟然快乐得像个孩子!他滔滔不绝的对母亲说:“咱也有地了!咱下力气把地种好,多收粮食,让孩子们吃饱饭!绝不能让他们再受穷挨饿了!”记忆中,父亲整天早出晚归,在地里辛勤劳作。播种,施肥,灌溉,除草,收割……除了下雨刮风,他很少闲着。父亲的辛勤付出很快有了回报,他的地在全村里种得最好,产量最高。家里收的粮食,除去卖的,年年都是大仓满,小囤尖。玉米高粱很快淡出了我们的餐桌,細米白面成了家里的主粮。父亲高兴的不得了,整天哼着小曲儿,种起庄稼来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父亲喜欢种地,他更想把这种思想传承给他的孩子们。二十多年前,每到农忙季节,父亲都要打电话让我回家给他帮忙,还让带着孩子。他说,干干地里的农活,让荒了一年的身子出出汗,有好处;让小孩子到地里打打滚,晒晒太阳,知道庄稼怎么长的,怎么收的,有好处!
父亲和母亲现在都已年老了,依然在农村过着俭朴宁静的日子。虽然条件好了,但是节俭的习惯从没改变。他们深知“一粒米,千滴汗”的道理,从不浪费一粒粮食。有时候,我们回家和老人一起吃饭,小孩子掉个米粒饭渣,他们都捡起来填到嘴里。父亲吃饭有个习惯,馒头要剩最后一口,把喝干的汤碗擦一擦,再放到嘴里。我们有时笑话他,他也毫不在意。
年老的父亲有时出门遛遛,看到村外荒芜闲置的土地,看到山坡和湖边的土地都种了树,他就心疼。他常常念叨,老古语说的好,增人不增地,越过越不继。像这样损坏土地良田,终究不是个办法!有一次我对他说:“您别操心了,现在种庄稼不用地了。用营养液,建个大池子,倒上水,加上肥料,种的庄稼比土里长的都好。”父亲很疑惑:“真那样的话,庄稼怎么扎根?没有根,长高了怎么能站稳脚?社会能发展到那一步吗?人,有那么能吗?”其实,我也不知道营养液里能不能长庄稼,我只是想骗骗他,让他少生气,少操心。现在,我知道的事实是,农村确实出现了不少闲置不种的土地,田野里已经没有了中年人和青年人种地的身影;城市周边的土地也都开发了楼盘,不再种庄稼!城市,正飞速地包围着农村!等到父亲这一代人老去了的时候,中国的农村又该是怎样的情景呢?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虽然没有挨过饿,但也过过十多年相对困苦日子。后来考上了学,参加了工作,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以致到了现在衣食无忧的状态。但我一直秉承着勤劳节俭的家风,看不惯任何暴殄天物的浪费行为。对来之不易的一粥一饭,物力维艰的半丝半缕都怀有珍惜敬重的情感。其实想想,人生在世,衣食住行,真的没有必要追求奢侈高端,能达到维持基本的生存就行。衣不求华美,保暖即可;食不求珍馐,饱腹即可;房不求高大,温暖即可;车不求豪华,代步即可。无论经济怎样发展,生活多么富有都不能奢靡浪费,否则,再好的福气也会消耗殆尽。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似乎早已忘记了贫穷和饥饿的滋味!尤其是九零后,零零后的年轻人,已开始极力寻求物质和精神的享受,攀比过上更加富贵华美的日子,早把勤劳俭朴忘在了脑后!有时去学校的餐厅看看,一桶一桶的剩饭剩菜让人心疼。餐盘里的菜吃不了一半,泔水桶里飘着整块整块的馒头,免费发给学生的午间营养餐到处乱丢,餐桌上的浪费触目惊心!年轻的一代,吃饭过于挑剔,缺少对食物最基本的敬重!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粮食的损失和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全球粮食的损失和浪费率可能达到20%到30%左右。我想,这个数据中应该也包含着我们的“功劳”!
纵览历朝天下事,成由俭朴败由奢。节俭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们急需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良好风气,倡树勤俭节约的社会美德,反对任何形式的浪费行为,这是事关国家兴亡和民族存续的大事!节俭教育更要从孩子抓起,从点滴的小事抓起,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碗净福报”的道理。知道我们每天的饭碗里珍藏着一生的福报!珍藏着我们对做饭师傅辛勤付出的敬重,珍藏着我们对种粮农民洒下汗水的感恩,珍藏着对大自然馈赠食物的敬畏。惜食惜福,克勤克俭,杜绝浪费。惟有如此才能对得起这个衣食无忧、昌隆鼎盛的好时代!
作者简介:
焦克志,毕业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济宁师范专科学校,所学专业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微山县两城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工作勤恳、任劳任怨,笃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