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造像:北齐·响堂山石窟佛菩萨头像
六世纪 北齐 南响堂山石窟 佛首
尺寸:H. 39.4 cm; W. .4 cm; D. 30.5 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文/ 隆日编译
位于中国河北省境内的响堂山石窟佛像雕刻精美,构思巧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一反北魏中晚“深目高鼻、瘦骨清风”的人物造型模式,开拓出一种造型健壮、敦实厚重的风范;是由东魏北齐,向唐朝承上启下过渡的一种艺术风格,也推动中国的佛教文化更加繁荣昌盛。但在大约一个世纪以前,响堂山石窟开始遭受到大规模的盗窃和破坏,大量佛像被盗往海外。这里将与您分享的是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三尊精美绝伦的响堂山石窟佛菩萨头像。
此尊佛头像的头部螺发低平,面部肉感饱满,二侧大耳垂肩。双眉细弯,眼部细长,目光俯视,嘴部上翘,微笑慈祥。整个面部的雕刻精致而圆润,将佛相之好一一表达出来,完美而准确。从正面看佛像神情安详宁静,令人对佛教的神圣庄严肃然起敬。
北响堂山石窟 菩萨头像
六世纪 北齐 北响堂山石窟 菩萨头像
尺寸:H. 81.3 cm; W. 44.5 cm; approx. D.30.5 cm
这是卢芹斋1951年捐赠给大都会博物馆的响堂山菩萨头像,高81.3厘米。
菩萨所戴冠式不明。面部清俊,大耳垂肩。眼部细长,嘴角上翘,微笑慈祥。
眉骨及鼻翼的雕刻线条挺拔,刀法流畅。整个面部的雕刻精致而细腻,透析出金属质地光泽。
右脸部有一条明显的纵向裂纹,不知是否是当年剥离之时留下的创伤痕迹。
南响堂山石窟 菩萨头像
六世纪 北齐 南响堂山石窟 菩萨头像
尺寸 H. 38.1 cm; W. 28.6 cm; D. 21 cm
这尊菩萨头像是1914年通过该馆的罗杰斯基金(Rogers Fund)购藏。
菩萨所戴冠式不明,正中镶嵌有硕大的宝石,华丽庄严。面部俊朗,大耳垂肩。眼部细长,嘴角上翘,
微笑慈祥。眉骨及鼻翼的雕刻线条挺拔,刀法流畅。整个面部的雕刻精致而细腻,面部透析出金属质地光泽。
响堂山石窟草创于北魏,建于北齐(公元550~577年)。当时,北齐定都于邺(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一带),以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附近)作为别都。位于鼓山的滏口陉,就成为北齐王朝在两都往来的必经之道。北齐把佛教奉为国教,高洋皇帝不惜人力物力,选择石质优良、山水秀丽、风景美好的鼓山开窟建寺,营建行宫,遂造就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又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响堂石窟艺术。此后,隋、唐、宋、元、明均有续凿,所以响堂山石窟不仅是北齐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石窟艺术史的缩影。
响堂山石窟共包括南响堂寺、北响堂寺、小响堂寺(又称水浴寺)三组建筑群,分别位于风景名胜区内鼓山的南、北、东三侧,相距约30华里。这些建筑顺山势而造,洞依山深凿,佛依石造像,佛因山而弘传,山又依佛而扬名,现存石窟16座,大小佛像4300多尊,并有大量经文碑刻,其造型风格由北魏的俏瘦秀丽发展为后世的健壮厚实。不但继承了民族艺术的传统,同时也吸收了外来艺术手法,为隋唐写实雕刻艺术奠定了基础,为北齐时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形成承前启后的新风格,是研究佛教、建筑、雕刻、艺术、书法的宝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响堂山石窟可以与龙门宾阳洞、巩县第五窟以及云冈各大窟相比拟”。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响堂寺,位于景区北部鼓山西侧。这里山势突兀,山体雄奇,群峰耸峙,怪石嶙峋,北响堂寺就建造这半山腰的石壁之上。该寺现存石窟9座,其他小龛不在其内,大小佛像725尊。石窟分南、中、北三组。每组皆有以北齐造像为代表的一个大窟。
南响堂寺,位于景区南部古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西侧要隘处,由石窟、靠山楼阁、殿宇和古塔组成。据现存隋碑记载,始建于公元565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南响堂石窟现存7座,共有大小造像3700余尊,刻有记年题记的有38处之多。均凿于北齐年间,窟内外及附近岩壁上还有不少隋唐等朝代补凿的摩崖造像,其规模虽不及北响堂宏伟高大,但其造型小巧精微,别具一番特色。
附:小响堂寺(又称水浴寺)高僧礼佛图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