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兵种,发达的后勤通讯,征服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有多先进?
文/商学野
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最常被歌颂的,代表着古代文治武功的巅峰。古人评价帝王常看“文治武功”两个方面,只有文武双全的帝王,才会流芳千古。
但有这么一位帝王,他的名字虽然不常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出现,但是后世没人能忽视他的成就,在“武功”方面他甚至超过了上面几位皇帝,打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版图,这就是元太祖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国的建立者,后来他的儿子们东征西讨,纵横欧亚,建立了巨大的蒙古帝国。他的孙子忽必烈灭亡宋朝,建立了元朝,统治华夏大地90年。所以成吉思汗也像中原的皇帝一样,有庙号,谥号。
成吉思汗是个马背皇帝,他活了60多岁,征战了40多年,可以说戎马一生。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最多时只有10万出头,但是却战无不胜,接连攻灭西夏、西辽、花拉子模、金等等政权。要知道这些国家的军队数倍于成吉思汗,金国曾在一战中就摆出45万大军,但是依然被蒙古军队打败。
那么,成吉思汗的铁骑为什么所向披靡?蒙古大军又是怎么配置的呢?
一、蒙古铁骑——游牧民族的军事改革
蒙古铁骑被军事学家誉为古代世界最强大的骑兵,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征服者集团。成吉思汗作为蒙古铁骑的缔造者,在建军之初就为这支军队注入了灵魂。蒙古人在历史上是以部族为单位的,军事组织也一样,以部落为号,部落贵族作为将领。
部族式的军队战斗力堪忧,小部族实力太差,难当大任;而大部族则尾大不掉,容易各自为战,难以指挥。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之后,在军队里实行千户制,蒙古铁骑最基层的组织是“十户”,之上有“百户”、“千户”、“万户”。在成吉思汗晚年,蒙古共有“千户”120多人,按照每“千户”下面1000士兵算,蒙古大军人数在12万以上。
这一改革把蒙古高原的百姓和军队量化,超越了部落的界限,只认一个大汗。而且军队统一了编制,粮草、武器、后勤更方便调度,蒙古铁骑一改往常的劫掠作风,成为能打能守的正规军,这在游牧民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其中,“千户”又是蒙古大军的中间阶层,为了维持这些人的忠诚,成吉思汗建立了“怯薛军”。怯薛军在历史上威名赫赫,这支军队是贵族子弟组成的,千户要将自己最优秀的儿子派来组成怯薛军,保护成吉思汗,这种制度被称为“质子”。有怯薛军在中央作护卫和人质,贵族就不敢怀有二心。
二、蒙古铁骑很先进
在后世的文艺作品中,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往往被形容为野蛮的军队,一路烧杀抢掠,打起仗来也是横冲直撞。人们印象中的蒙古军队以骑兵为主,配备强弓硬弩,善于打野战,打运动战,但是不善于攻城和关塞。
其实这只是后人对蒙古大军的想象,真实历史上的蒙古军队兵种丰富,光骑兵就分为重骑兵、轻骑兵、侦察兵等。除此以外,蒙古人还有工兵、炮兵、步兵、弩兵,后来为了打败南宋,蒙古军队还建立了水军。水军以汉人为主,参与了灭南宋的战争,以及后来的元日战争。
成吉思汗时代,蒙古铁骑常年保持着10万人编制,其中主力骑兵部队在5万人以上,后勤部队3万人,工兵、步兵、弩兵等2万。
蒙古骑兵分轻重两类,轻骑兵以弓弩为主,穿轻甲或无甲,奔袭速度很快,善于袭扰敌军。重骑兵则是人马皆穿盔甲,主要武器是马槊和弯刀,在轻骑兵用弓箭破坏敌军阵型之后,蒙古重骑兵用冲锋来解决战斗。
蒙古人从小生活在草原,人人都是骑马长大的,骑射是每个蒙古人的必备技能。欧洲人记载,蒙古人在进攻和撤退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放箭,让欧洲士兵进退两难。正当欧洲人疲惫的时候,穿铠甲的重骑兵杀出,如摧枯拉朽般毁灭了步兵阵型,战争就会沦为一边倒屠杀。
此时的蒙古铁骑与传统的游牧骑兵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善于攻城。
成吉思汗的军队里专门设有“工兵”,数量保持在万人以上,这都是中原的金人或者汉人组成的。工兵在大军驻扎的时候负责修建营寨,而大军攻城时,工兵负责挖堑壕、地道,或者修建云梯、攻城锤,这些工兵是蒙古铁骑的制胜法宝。
当年蒙古攻金时恰好天气大寒,金国军队又几倍于自己,蒙古大军进退维谷。在这关键时刻,成吉思汗派工兵挖战壕隐匿人马,蒙古工兵两天就挖出隐藏几万人的战壕让大军避寒,等金人放松警惕后,成吉思汗才发起反击。
在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又得到了回回炮这种武器,于是建立攻城炮兵部队。久攻不下的南宋襄阳城,就在回回炮的威力下宣布投降。
除了这些大兵种外,行军打仗时信息的通畅至关重要,成吉思汗为此专门建立了“箭速传骑”,在打仗的前线到自己的“汗帐”之间设立驿站,让轻骑兵随时传递战场信息。这些“箭速传骑”是古代最快的驿马系统,一天能行进200里。蒙古西征时期,成吉思汗随时能得到前线的最新信息,调配军队歼灭敌人。
三、超越时代的后勤
最后,成吉思汗缔造的军事奇迹,和蒙古军队强大的后勤能力密切相关。后来蒙古人能远征到非洲和欧洲,不仅依靠蒙古骑兵强大的作战力,出色的后勤更是关键因素。
在古代战争中,军队的后勤是非常重要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古代兵家的名言。古代军队的构成中,负责后勤辎重的民夫比例很大,一般占有军队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这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而且辎重过重会影响军队行进速度。
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在后勤方面是超越时代的,因为作为游牧民族,蒙古人的辎重就是畜牧,其移动速度远远超过农耕民族的民夫。蒙古骑兵一人配备多匹马,军马上带着士兵的口粮和武器、被服,蒙古人军粮多是奶酪、肉干,体积小热量高,方便携带。
而且一旦粮草不济,马匹本身就是粮食,可以应急杀马为粮。除了随身携带的干粮外,蒙古大军每次出征会有3成的人员负责后勤,这已经少于大部分军队的后勤人员比例。蒙古军队的后勤部队赶着牛羊和骆驼助战,跟在大军后面,负责做饭、扎营、制作装备,甚至紧急时刻还能上前线打仗。
若是战线太长,蒙古人还会在行军过程中劫掠物资,或者打猎来充实军粮,这让他们到哪里都没有后顾之忧。辎重后勤压力的减轻,让蒙古骑兵来去如风,这支军队的奔袭速度和二战时期的装甲部队不相上下,在古代那种落后的通信条件下,蒙古军队打仗就是闪电战,经常能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参考资料:
1、《防护力、机动性和杀伤力的平衡 蒙古铁骑:重甲骑兵的典范》,虎符
2、《古代骑兵编制和训练之刍议》,孟古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