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博士第317期机器人行业早新闻2016.12.13
2016年12月13日
欢迎大家收听语音版早新闻:
★德国研制出快速精准定位和引导活检取样针的机器人手臂
中国机器人网12月12日讯,德国弗劳恩霍夫生产技术和自动化研究所和医学图像计算研究所的医疗和生物技术自动化项目组利用机器人共同巧妙地攻破了医生精确定位和引导探针的难题,未来有望通过机器人手臂自动完成。医生可借助这种机器人手臂准确插入取样针,而且整个定位过程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到最多5分钟。为了能看到肿瘤的位置,需要先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据此再确定取样针的插入位点和路径。借助CT影像和MEVIS开发的一套软件,经过分析、校准和模拟后,机器人手臂能够确定取样针的导入路径,再引导医生逐步完成取样,达到机器人的精准和专家的经验形成了互补。
★国内首款实名机器人医生面世,可提供对话看护等服务
TechWeb报道12月12日消息,专注人工智能工具开发的北京万物语联技术有限公司今日正式推出了首款医生实名机器人产品,以及配套看护服务和智能设备方案。据了解,首款实名机器人医生作为一款工具型产品,集合了人工智能、认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3.0核心技术,以“机器人”的形式,提供对话、看护功能和设备辅助方案,帮助医生完成院前和院后90%以上的重复性强、可替代的工作。万物语联CTO宫辉演示了实名机器人医生的服务。整个过程,除了医生前期参与知识的储备和看护计划的制定,后期的问询问诊、看护随访流程大部分由机器人完成。
★日媒:人工智能研究竞争激烈,中美领跑日本落后
日本经济新闻网12月12日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下属的科学技术和学术政策研究所的分析显示,从主要国际学会的发表成果来看,中美占据压倒性优势,同时两国的联合研究报告也在增加。此外,还出现了中国企业向美国大学提供研究投资的案例。日本政府将AI定位为增长战略的支柱,但日本在基础研究方面进展缓慢。要卷土重来,或许需要根本性的应对措施。AI研究此前由麻省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美国大学在基础研究上领先世界,最近谷歌、Facebook和微软等IT企业也在大力推进。与此同时,中国的大学和企业的研究能力提高也开始突出。
★陶大程:最快一年机器人将实现人脸识别
网易新闻12月12日讯: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近了,这从人才的流向便可窥探一二。对于学界与业界双向合作,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者、悉尼大学教授陶大程持肯定态度。值得注意的是,陶大程所从事的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研究正推动着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的发展。从人脸识别到多角度学习,从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的商业化到对技术奇点的看法,在陶大程的讲述中,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的发展状况被勾勒得更加清晰。他认为最快一年,人脸识别就能在机器人身上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