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防治,手机千寻学术网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俗称“烂肺病”。是一种由山羊丝状支原体(Mycoplasma mycoides var.Capri)引起的山羊特有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郝培珍,李镇虎,2003)。 该病病程呈急性,有时呈慢性经过,其特征是高热,咳嗽,肺实质、小叶间质及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肺膨隆,高度水肿并有明显的肝变(王梅芝,杨富业,2004)。
本次研究对一例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进行了确诊。
1 发病情况
2014年4月沂源县某养羊户从外地引进波尔山羊80只混养于原有羊群中,20d后部分羊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咳嗽流鼻。起初以为羊感冒,用青霉素、磺胺嘧啶钠、安乃近、安痛定、地塞米松等进行治疗,用药3d后仍未见好转,而且患病羊逐渐增多,至5月中旬,共有163只羊发病,死亡86只,发病率达52.3%,死亡率达30.7%。
2 临床症状
病初体温高达41~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当减少,呆立一隅,不愿走动,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随即咳嗽,流浆液性鼻漏。4~5d咳嗽逐渐严重,干咳,痛苦,鼻漏变为粘脓性,呈现铁锈色,常粘附于鼻孔周围及上唇,口半张开,流出有泡沫的唾液。呼吸困难,腰背拱起,腹部紧缩,高热稽留。眼睑肿胀,流泪或粘液性分泌物。病羊多在一侧出现胸膜炎变化,肺部叩诊有浊音区。触压胸部,病羊表现敏感、疼痛。听诊有罗音和胸膜摩擦音。病羊在濒死前体温降至正常以下,卧倒于地,发出微弱的哀鸣声。最后伸颈、窒息而死。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羊血液呈黑红色;肺脏发生肝变部分化脓,呈黄白色脂肪状;肝脏变黄、肿大,胆囊肿胀。胸腔积液,色泽淡黄清亮,有继发感染的,或为灰自色石灰水样液体,心包积液,心肌松弛、变软。肾脏肿胀,被膜易剥离。
4 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学检查
无菌采取肺、心血、淋巴结等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显微镜检查。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料通常可观察到较为细小的多形性菌体。
4.2 病原分离鉴定
鉴定程序:剖检病、死羊,取病料接种于液体增菌培养基,转接至选择性液体培养基,再转接至选择性平板划线,然后挑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如发现多形性疑似支原体的菌落,将其于增菌液体培养基内作纯培养增菌。取培养物进行生化检验、生长抑制试验、代谢抑制试验,记录结果。之后将增菌液体培养基内的培养物接种健康易感山羊,采血作间接血凝诊断,并剖取病料重复一次病原分离鉴定程序,记录。
分离鉴定结果:①菌落直径0.51.Omm,肉眼可见,白色稍凸、部分呈现煎蛋形。挑取典型菌落涂片,自然干燥,火焰固定,石炭酸复红染色,镜检见双球状、短链状、梨状、逗点状及球杆状等多形性支原体。②生化检验分离出的支原体均发酵葡萄糖,不水解精氨酸,不分解尿素,还原美兰,不吸附鸡红细胞,液化血清,溶解绵羊红细胞,膜斑形成试验呈阳性。间接血凝诊断结果,生长抑制试验和代谢抑制试验均为PG3阳性。
4.3血清学实验
采集病羊及临床健康羊血液,分离血清,用96孔板进行山羊肺炎支原体间接血凝试验,被检血清4倍及以上稀释,凝集呈“ ”的,判为阳性。被检血清中,15份病羊血清均为阳性,5份临床健康羊血清中,2份为阳性。
5诊断
综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可以确诊病羊患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6 预防措施
6.1 隔离病羊
及时对羊群进行逐头检查,把病羊、疑似病羊进行隔离和治疗。
6.2 做好消毒
对羊舍、食槽及周围环境用消毒液每日消毒1次。被污染的场地要严格消毒,用2%一3%烧碱喷雾消毒。病羊污染的环境、用具及栏舍等严格清洁、消毒。病死羊进行焚烧和深埋处理(宁新蕾,2003)。
6.3 免疫接种
对健康羊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苗颈部皮下注射,实行紧急接种。
7 治疗
7.1 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10毫升、维生素C注射液10毫升、10%安那加注射液5毫升、10%氯化钙注射液10毫升、碳酸氢钠溶液100毫升,1次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张来宝等,2006)。
7.2 卡那霉素800-1000 mg,甲硝吟注射液100~200 mL, Vc注射液1- 2 g、5%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3~ 5 天(王辉,卓国荣,2007)。
7.3 中药疗法:荆芥300g、薄荷300g、银花500g、连翘450 g、桔梗300g、芦根350g、黄菩300g、神曲350g、山检200 g、目一草200 g研细共末,煎熬给羊群灌服,1天1剂,连用2剂(王辉,卓国荣,2007)。
8 结论
本研究通过典型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初步确定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通过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实验最终确定为传染性胸膜肺炎。
病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该养羊户从外地引进羊只,其中有带菌病羊,而导致发病。羊只缺乏营养,羊舍潮湿,羊群密集拥挤,空气混浊,通风不良,加上羊只经过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当,羊机体抵抗力降低,致使羊群感染率升高。
该病最大特点是潜伏期长,病程有的长达1个月。病羊夜间11~12点钟咳嗽最明显,根据这一特点,饲养人员应在夜间11~12点钟观察羊群,如发现咳嗽羊只,立即隔离、消毒,给予病羊治疗(万一元,2001)。引种时加强疫病防范意识,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勿从疫区引进种羊,引种后要隔离观察,严格检疫确定健康后才能混群。